不自觉地发出太息声,中医诊断听诊中听声音的主要内容(一)音哑与失音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中医养生学专家,(六)错语 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多属虚证,属虚证,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久病音哑或失音者。
中医师黄宗隆先生,台湾著名中医临床实践家,提出中医整体治疗新理念——“正骨、柔筋、调气、和血、养精神”的五部养生治疗法创始人,中医养生学专家。出生于医学世家,幼蒙家学惟爱岐黄,七岁起师从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习禅练武,系统学习国学,深谙儒释道精髓,研习中医理论。及长,远赴加拿大学习西医,并获得脑神经内科学士学位。
介绍
http://.marieclairechina./beauty/health/health/yangshengjiaren/node_71659
叫黄宗隆
他开了家上海琉璃光中医诊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114
费用RMB300(挂号100,诊治200;若是黄总隆医生的老师张医生诊治费300-400。)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
(一)音哑与失音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二)太息
又称叹息。不自觉地发出太息声,太息之后自觉宽舒者,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
(三)谵语
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四)郑声
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五)独语
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六)错语
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