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惊蛰有什么风俗,惊蛰要注意什么

民俗节日 2023-08-28 07:38www.nygn.cn民俗节日
节气惊蛰有什么风俗,惊蛰要注意什么?一年经历四季才算是完整的一年,一共十二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一个季节都是三个月,农历二月正好在春季的中间,也就是第二个月,在的每一天的日子如何,可以来水墨网进行查看。

节气惊蛰有什么风俗

(一)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二)吃梨
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在陕西、山西及苏北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个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惊蛰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三)蒙鼓皮
惊蛰来临之际是伴随着雷声,于是古人认为惊蛰是由雷声引起的。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雷神一手连击天鼓,一手持锤,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雷声,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要注意什么

夜卧早起去“春困”
惊蛰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夜卧早起”,这里的夜卧并非指熬夜到凌晨才睡觉。春季时节昼长夜短,等到天黑时候已经较晚了。古时的“夜卧”其实是指天黑不久便睡觉,大约现代7-8点左右。所以“夜卧早起”是提醒人们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也是养肝血最好的方式。
春捂养肝防疾病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肝气旺,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惊蛰养生,就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惊蛰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发生。惊蛰时节的气候乍暖乍寒,变化无常, 在气温上升或是出汗的时候,不要立刻脱去过多的衣物,防止人体受寒而导致体质下降,从而遭受各种春季流感病毒的侵袭,引发疾病。
养阳护脾少吃酸
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从而损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春季肝气正旺,易伤脾气,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大葱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