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羹的来历:唐朝一美女送羹婉言拒客

民俗节日 2025-02-07 11:13www.nygn.cn民俗节日

闭门羹的含义与历史起源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兴致勃勃地拜访他人时,却被婉言谢绝,甚至有时只得到一碗羹作为回应。这其实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闭门羹”究竟是何物呢?其实背后隐藏着一段有趣的传说。

在唐朝的宣城,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史夙,她不仅容貌出众,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无数青年男子慕名而来,希望能与她结下友谊。但她的会客规矩十分独特:要求客人首先献上一首诗。如果诗作让她满意,她才会与客人相见;反之,如果她不喜欢客人的诗或者客人无法作诗,她就会让家人以一碗羹招待,婉言谢绝会客。久而久之,这碗羹成为了拒绝的代名词,人们称之为“闭门羹”。

在古代,“羹”最初指的是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素食也开始被称为羹。任何以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的浓汁食品都可以称为羹,比如我们熟悉的粟米羹、莲子羹等。以羹待客,相较于直言拒绝,更为婉转和客气。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拒客时往往只有“闭门”而没有那碗象征性的“羹”了。

湖北蕲春县的陈细怪便经历过这样的情境。当他考中约士轰动乡里后,即便那些平日里看不起他的富豪们也纷纷前来奉迎。当陈细怪决定不见来访的富豪陈凌霄时,尽管他没有以羹相待,却写下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门本不高,要进且将头低下;屋原甚黑,想看该把眼睁开。”这副对联的深意让陈凌霄知难而退。这也是一种“闭门”而无“羹”的拒绝方式。

“闭门羹”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碗羹的婉拒,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它教会我们在拒绝他人时,可以更为婉转和尊重对方,展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