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他的子女结局如
是元末明初,开国功臣,他真的是被害死的吗?徐达死后他的子女结局又是如何呢?下面趣怪网趣怪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徐达+蒸鹅”这个梗引起热议,按照其中说法,朱元璋在明知徐达患背疽,且“疽最忌鹅”的情况下,仍派人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含泪吃下蒸鹅后,因背疽发作而身亡。那么,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食蒸鹅而死只是野史传说,徐达乃是患背疽而死
关于徐达之死,《·徐达传》明确记载,“(徐)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其中并没有关于朱元璋赐徐达蒸鹅的记载。
那么,朱元璋派人赐给徐达蒸鹅,最终导致徐达因疽发身亡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该说法其实最早出自于的《剪胜野闻》,其中写道,“徐公达病疽,疾甚,帝数往视之,大集医徒治疗。且久,病少差,帝忽赐膳,魏公对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医工逃逸。未几,告薨。”
不过,这里虽然提到朱元璋“赐膳”,但并未明确提到所赐之物便是“蒸鹅”。而正如《总目提要》对《剪胜野闻》的评价“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作为一本野史笔记,《剪胜野闻》的可信度实在不高。
到了明朝末期,王文禄才在《龙兴慈记》中对这种说法进一步予以了完善,其中写道,“徐达病疽,帝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达流涕食之,遂卒”,开始明确指出,朱元璋当初赐的食物就是“蒸鹅”。
到了、年间,赵翼在书写《廿二史札记》时,虽然作者本人也认为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但作者为了考较历代修史得失后,认为“《明史》立传多存大体,不参校他书,不知修史者斟酌之苦心也”,并以《龙兴慈记》中的记载列举了出来,认为《明史》并未参考这种说法。
而至今影响最为要命的,恐怕要当属近代历史学家的《朱元璋传》,其中写道,“徐达为开国功臣第一,小心谨慎,也逃不过。洪武十八年病了,生背疽,据说这病最忌吃蒸鹅,病重时却特赐蒸鹅,没办法,流着眼泪当着使臣的面吃,不多日就死了”。
那么,朱元璋到底有没有赐给徐达蒸鹅,导致其病体加重而死呢?个人认为没有,原因有以下四点
,朱元璋没有杀徐达的必要。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不假,但原因却主要出自两点其一是部分功臣居功自傲、屡屡犯禁,典型便是、周德兴、等;其二则是由于太子早亡,为了确保皇孙顺利即位而扫除威胁。,徐达一来没有违法犯禁,而来早于朱标而死,并不对朱允炆构成威胁,朱元璋并没有杀徐达的必要。
,朱元璋没有必要用此手段。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位强势的皇帝而言,他杀了那么多功臣,哪一个不是公开处死,哪一个不是说杀就杀,何曾想过后人非议?哪怕是要杀徐达,也根本没有必要用到这种阴谋诡计。更何况,在得知徐达去世之后,朱元璋“为(徐达)辍朝,临丧悲恸不已”,朱元璋显然是极为悲痛的。
,《明史》可信度相对较高。要知道,《明史》可是清朝修撰的,如果朱元璋真的阴谋害死了徐达,这完全可以作为抹黑朱元璋的一大罪状,清朝又有什么理由替朱元璋对此事予以遮掩呢?,个人认为,相较于以上野史杂记而言,《明史》的可信度反而相对较高。
,“背疽”死亡率本就极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所谓“背疽”,其实就是金色葡萄球菌入侵毛囊或皮脂,导致背部大面积急性化脓感染。这种病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感染,基本毫无治愈的可能,的结果只能是死亡。由于古代医疗手段和医疗条件极为有限,得了这种病几乎毫无治愈的可能,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例如的和曹休、诗人、大将、明朝的杨一清等名人均是而死。而且,“疽最忌鹅”这种说法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朱元璋赐“蒸鹅”杀死徐达之说其实并不可信,徐达完全是因病而亡。至于朱元璋以“蒸鹅”杀死徐达之说,虽是由野史杂记所引发,但由于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恶名,这才导致这种说法广为流传。
由于史料记载极为有限,子女人数、齿序、结局难定
其实徐达的子女结局,也能作为朱元璋没有杀害的徐达的侧面证据。要知道,凡是被朱元璋诛杀的功臣,大多都是举家受到牵连,即便没有被族灭,也难逃夺爵流放,而徐达的子女却并未受到牵连,且大多善终。
1、长子徐辉祖被幽禁至死。原名徐允恭,后因避讳朱允炆,改名徐辉祖。徐达去世后,徐辉祖承袭了魏国公爵位。“”期间,徐辉祖坚决站在朝廷一方,不仅曾作为南军主将,在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撤退,更是在其眉山大胜燕军,哪怕在燕军渡江以后,仍带兵坚决阻击燕军。
进入南京城称帝之后,徐辉祖仍然坚决不合作,朱棣念本想将其处死,但念在徐皇后的情分上,这才勒令其返回私宅,夺爵停俸。在被幽禁于宅邸数年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另说被勒令自裁),终年四十岁。
2、次子徐膺绪善终。另有徐达第三子、第四子之说,正史关于徐膺绪的记载极少,根据其墓志记载来看,徐膺绪曾在朱棣登基后,曾先后担任尚宝卿、大同中卫指挥佥事、中军都督佥事等职,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病逝,终年四十四岁。
3、三子徐添福早卒。另说为徐达次子,正史关于徐添福的记载同样极少,大多以“早卒”一语代之。不过,根据有心人的分析,徐添福曾担任过云南临安都指挥使,而关于去世时间,则有永乐三年(1405年)和永乐二十年(1422年)两种说法。
4、四子徐增寿被朱允炆所杀。另有徐达次子、第三子之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跟随燕王朱棣出征胡寇乃儿不花的关系,在“靖难之役”时期,徐增寿与大哥的立场完全不同,竟然坚决的站在了燕王朱棣一方,经常为其传递情报,南京城防空虚的消息,便极可能源于徐增寿的告密。燕军渡过长江后,朱允炆召其当面对质,徐增寿面对质询无法回答,结果被朱允炆亲手持剑杀死。
朱棣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阳武侯,从而成为朱棣登基后首个被封赠的功臣。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加封其为定国公,由其子徐景昌承袭爵位。定国公爵位共传九代,一直到明末一位定国公徐允祯被大顺军所杀。
5、长女徐皇后善终。本名无记载(另说徐仪华、徐妙云),自幼天资聪颖、贞洁娴静,因喜欢读书,素有“女诸生”的美誉,自幼入宫的她,很早便被朱元璋选为了朱棣之妻,后于洪武九年(1377年)正月正式被册立为燕王妃。朱棣与徐氏夫妻关系极为和睦,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为徐皇后所生。
“靖难之役”期间,徐皇后与世子镇守北平,这才使得在外征战的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朱棣称帝之后,徐氏被册立为皇后,并开创了明清两代册立皇后时单独昭告天下的先河。徐皇后为后五载,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崩于南京,终年四十五岁,“仁孝皇后”。徐皇后去世后,朱棣,遂决定不再立皇后。
6、次女代王妃善终。本名无记载(另说徐妙清),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被册封为代王朱桂正妃,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生世子朱逊煓。宣德二年(1427年)去世,从时间上判断,应当是善终。
7、三女徐氏真实性待考。本名无记载(另说徐妙锦)。有说法认为徐达仅有三女,但也有说法认为徐达有四个女儿,由于《琴轩集》中的《中山武宁王第三女徐氏圹铭》是孤证,而《罪惟录》真实性太低,关于此女是否存在,目前仍有争论。有传闻称,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曾意图纳“徐妙锦”为妃,但被其所拒,此说法多出自野史,可信度相对较小。按照《琴轩集》的记载,徐妙锦于正统五年(1440)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岁。
8、四女安王妃不详。生平史料并无记载,按照徐家子女后来身份逐一排除和推断,应为安王朱楹妃,未生子,卒年不知。
如上,由于史料记载有限,导致徐达四子齿序难定、女儿人数难定,而其子女之中,除了少数有明确记载的,其余生平大多不见于史料,目前仅有的资料可信度也难以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