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苏轼是怎么成才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怪网小编带您走进成才的故事。
苏轼出身,父亲是北宋颇负盛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颇多。他的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苏家在当地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美誉。在父亲的教导之下,苏轼自幼喜欢读书学习。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作文、绘画。
等到苏轼刚懂事,父亲就给他讲经论道。苏轼7岁的时候已经通读了“”,8岁开始写诗,喜欢上了、等人的文章。10岁时苏轼已然出口成章。
有一天傍晚,苏轼正在花园里玩耍,忽然见父亲对着花丛沉吟,就地走到父亲背后。他听见父亲吟道“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正要夸好,父亲叫住他“轼儿,这哪里算得上什么佳句,你把每句话各加上一个字,把它们变成佳句吧。”
苏轼略一沉思,说“前句加上一个‘摇’字,后句加上一个‘映’字。把它变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父亲只说了一个字“俗!”苏轼低下头,一会儿,又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父亲面露喜色,说“有了点意思,但还差得远。”说着,他又板起面孔。苏轼这下犯难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父亲说“回屋里歇息去吧,记住。”苏轼悻悻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苏轼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在。朦胧之中,他想到了两个字。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跑到父亲的书房,对父亲说“我想出好句子来了,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父亲大喜,说“妙,‘扶’字道出了杨柳柔弱的姿态,还形象地刻画了轻风的绵绵情意;‘失’字表现出月色和梅花交映成趣、融为一体的情景。”
听了父亲的夸奖,苏轼有些得意。过了些日子,京城里来了一位学者,这人重面子,更重学问。听说有这么一位能人,苏轼要去看一看。这一天,老先生在家中以诗会友。他拿出一首叫作《鹭鸶》的诗念给大家听,诗中有“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两句。他念到此处,不由得放慢语速,捋须而笑。
在座所有人都用崇敬的目光望着他。这时,苏轼过来躬身施礼,谦声说道“此句虽妙,但若改成‘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会有更好的意境鹭鸶被渔人惊起,又被风卷着,雪片一样落于蒹葭之上。这一起一落显然,而且对仗更加工整。”说完,苏轼退回到座位坐下。满座皆惊,有的人对苏轼侧目而视,并小声嘀咕,说这个自不量力,不知道天高地厚。
老先生揣摩这两句诗良久,认为苏轼改得有道理,于是当众宣布将“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之后,他谦虚地说道“汝堪当吾师矣。”此言一出,对苏轼侧目而视者立即转变了态度,对他青眼有加,苏轼则谈笑自若。不久,他拜张易简为师,继续学习诗文词赋。
经过几年努力,他确实读了不少书,家里的藏书和眉山亲朋好友的书都让他读遍了。他感到颇为自豪,就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每天出入家门之时,都要在对联前面驻足片刻,这时脸上总要浮现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后来,一位垂垂老者拿出一本书站在他家门口,恭候着他。苏轼远远地看见,还以为是乞丐呢。走到近前,老者说向他请教几个字,他才露出会心的微笑。他想,肯定是这个老头儿不识字。正当他准备一展才华时,却见书上的字自己一个都不认识。这下可糟了,他窘得满脸通红,不一会儿脸上汗水都淌下来了。
苏轼支吾了半晌,只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老者却不慌不忙地说“苏公子莫要谦虚,这不是明明写着嘛,‘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的脸已经红到了耳根,他当即拿过笔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过了很长时间,他心里还惴惴不安。
苏轼从老者的教诲中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一改过去恃才傲物的作风,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做学问,最终成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