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唐朝时期的酒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朝代。今天趣怪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说到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李唐天下不得不提,空前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有的盛世景象,还有风流包容的开放风情。唐朝的独特文化,其中酒文化更是。
时期的文人墨客大都嗜酒,常常借着酒意提笔舞墨挥斥方遒,唐代涌现了许多关于酒的诗篇,像是《醉乡记》、《月下独酌》、《将进酒》……中唐时期就记载有酒中豪客“醉八仙”之说,将历来爱酒的文人称作酒仙,并以为榜样。其中八仙大都纵酒自适,且文章风格自成一脉各有豪放与风流。
据《》记载,、贺知章、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焦遂为“酒中八仙”。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爱酒世人皆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李白这里无酒不诗,无酒不欢,李白和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酒激发了李白的灵感,李白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诗篇,名篇无数,而《将进酒》更是难得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借着酒意,面对滚滚的黄河水,望着明月直抒逸兴!这是一种绝对的自信,一种飘逸洒脱的自由豪情。
“李白斗酒诗百篇”已经成为了唐朝文化的一个符号象征,更是在中华民族人们心目中成为了一个逍遥动情的神仙故事,甚至流传最广的李白之死都有着浪漫到极致的传说。据《》传李白被赦免后自长江返回到金陵、宣城等地,上元三年(676)李白泛舟游于江面,饮酒大甚,山风吹过月色空灵,天上月与水中月相互呼应,李白醉后江中捉月,捞月落水而亡。纵观历代文献记载考证,对于李白之死有大致三种说法,但只有醉后捞月这种说法流传最广也最深入人心,或许这才是大家心中最配得上李白的浪漫致死的死法吧。
而比起诗仙李白,白居易显然就晚了一辈,但他的才气也一点不输李白,嗜酒如命也颇有李白风范。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后人更愿意叫他,而我们的诗魔大人更是有酒万事不愁。诗魔白居易曾经写过一篇《酒功赞》自比“”刘伶的《酒德颂》,在文章中描述饮酒之乐,将饮酒后微醺而不烂醉的感觉称为一流。后来更是写出《对酒》一诗“未济卦中休卜命,参同契里莫劳心。无如饮此消愁物,一饷愁消值万金。”白居易认为人人都有忧愁烦闷的时候,自怨自艾是会伤身体的,而此时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约着朋友三杯两盏一起喝酒,几杯酒下肚烦恼忧愁统统都消散了,这种心境是很难的,简直价值万金呢!
唐代的酒文化不同于以往,单单借酒狂欢放浪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文人骚客更喜欢借酒抒情,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更注重于领略酒中之趣味,不在乎金钱、名利等物质的层面,反而是追求更高的一种精神享受。这一点“酒中八仙”都深以为然,贺知章有过“”的故事在文人骚客中传为佳话流传甚广。
据说天宝元年(742)李白来到长安小住,一天他去到附近山上的一座紫客道观游览,恰逢贺知章也在游玩,两人偶然相逢相谈甚欢,贺知章极为赞赏李白的豪迈和才气,而李白也十分欣赏贺知章的爽朗大方,两人从山上聊到山下,从白天聊到黄昏时分,一时兴起来到酒馆喝酒。酒过三巡贺知章才想起来今天出门似乎没有带钱,这可怎么办?贺知章想也没想,直接把腰间用黄金做的龟样饰品解下来递给老板作为酒钱,李白看见了很是吃惊,因为金龟实际上是贺知章按照为官品级发放的饰品于是连忙阻拦,贺知章大笑道“区区一个金龟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于李兄一同饮酒切不可因为一只金龟阻碍!”这便是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从唐代流传至今也是酒文化的一则趣事。
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在每朝每代都有各具特色的趣事轶闻,而在唐朝时期经过唐代文人的延伸和发展又有了新的故事和意义,除了“酒八仙”和酒不得不说的故事,唐代还有许多文化名人都与酒有着不同寻常的缘分,《全唐诗》中收录的五万多首诗歌,与酒相关的有上万首也曾写过《》的诗篇来记载这一段历史,、也作《渭城曲》、《过故人庄》这样的名篇来侧面印证酒在唐朝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身份。
酒文化在文化史中就已经是很独特的存在,而唐朝诗酒文化更是酒文化中最别具一格的一门。唐朝诗酒文化在各类酒文化中超凡脱俗的方面或许更可能来受到自于那个风流开放的大唐气象影响,唐代的诗酒文化是及其独特的存在,既有“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恬静淡雅之美;也不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豪迈;更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伤感之情;也不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边塞杀敌的雄心壮志;更有“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的失意人生。唐代文人们在酒中享乐,也在酒中释放快意和豪情,更在酒中品味人生的苦闷和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