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如果没有分裂的话 晋国能吊打秦国吗

考古发现 2023-08-15 15:15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天趣怪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秦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国如果不分裂,秦国要考虑的恐怕不是会不会被吊打,而是要考虑会不会亡国,能不能守住关中的问题!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吞并周围数十个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流亡回国,继承君位,在中,大败楚军,开了晋国的霸业。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霸主国,其称霸时间最长,其军力最强盛。三百年春秋史,有二百年都是晋国在称霸。

  那么如果晋国没有分裂为、、,晋国在战国时期,能不能吊打秦国,甚至统一战国呢?

  晋国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人才输出基地呢?

  大家都在调侃,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人才输出基地,战国早期的、,中后期的卫鞅、、、等人,都是在魏国进修过的。

  中后期的战国,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传统,魏国出名士,赵国出名将。

  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情况,韩国出产天下闻名的兵器,韩国是战国时期最大兵器生产大国。

  那么为什么在战国时期,三晋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人才呢?虽然都没有被三晋好好运用,但不可否认晋国的人才培养能力。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晋国文化的兼容并济。

  晋国在强大的过程中,吞并周围的国家,其中不乏像翟国、骊国、狄国、狐国这样的戎狄国家。

  戎狄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在晋国内部率先兴起,晋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春秋时代就遥遥领先于各国。

  第二是晋国不断吸收优秀人才进入上层。

  春秋时期,有个典故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说的杞梓、皮革等人,都跑到了晋国得到了重用。

  随着领土的扩张,晋国也在不断的吸收这优秀的人才进入晋国朝堂,参与国家的治理。比如献公的重臣狐突出自狄族,的大臣翟璜出自翟国。

  第三是晋国有主动和接受变革的思想。

  晋国是春秋时期,国内最动荡的国家,先是“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没多久又是献公屠灭公室,然后是晋文公改革的世卿制度。

  所以晋国人整个春秋时代就没消停过,一直在变革,对各种各样的变革早都见惯不怪了。

  晋国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出现纯步兵作战的国家,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夫魏舒率军与狄人交战,山西的山地较多,不适合车战,于是下令“毁车步战”,从此诸侯各国纷纷效仿。

  ,春秋战国的晋人,并不是现代山西人固执守旧的形象,而是开放好战,热衷于变革,不排斥新事物。

  第四是晋国各世卿的争斗十分激烈残酷。

  晋文公进行举贤良,赏功劳,作三军六卿,使晋国迅速强大,在城濮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

  “六卿制度”就成为了晋国政治的基础,执掌晋国军政大权。晋国的卿位只有六个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而竞争卿位的氏族却有十一个狐氏、先氏、、、、、、智氏、、、。

  这完全就是一个落后就要被淘汰的竞争关系,所以各家族之间都是挖空了心思强大自己,削弱对手。

  这就使得各个氏族不得不在自己的封地里面搞事情、闹变革,因为封地是有限的,你不提升,就要被别人超越,甚至被吞并。

  正是因为这样多方面的因素,让晋国有了极为开放的政治环境,各家争相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提升家族的竞争力,从而夺得更好的卿位,晋国积累下了大量的人才。

  如果晋国不分裂,能否阻止人才的流逝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以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来看,数据显示,清华北大每年出国留学回国的不到十分之一。

  作为第一强国的美国,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人才?因为人家有更好的平台,有更加开放的学术氛围,有更好的实验室等等。

  同样的理由,如果晋国不分裂,作为春秋和战国的第一强国,晋国同样有更加开放的政治氛围,也有更加广阔的平台给人才施展自己的机会。

  这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本性,即使是最顶尖的人才,也不能避免这样的俗气。可以预见,如果晋国不分裂,像张仪、范雎这种喜欢为强国效力的人才,恐怕并不会离开晋国,去到较为弱小的秦国吧。

  如果晋国不分裂,三晋霸权并不会衰落

  三晋霸权的衰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事件是一个是,重新重用贵族,导致吴起离开魏国。第二个是,三晋两次大规模内战,被拉下马。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封为诸侯,经过魏文侯的改革治理,魏国政局及霸主之位逐渐稳定,从而滋生了继任的魏武侯的虚荣之心和惰性,不再开拓进取,有了守住霸主之业的心思。

  如果晋国没有分裂,魏斯就不会是晋国的一位正卿。魏氏之后,三晋之中还会出现一位正卿,以论资排辈的规矩,正卿之位大概率还会回到赵氏手中。

  那么魏氏就必须要保持自己在晋卿中的竞争力,面对韩赵两家对正卿之位的竞争,继承魏斯家主之位的武侯魏击,恐怕会依然实施其父的改革措施,持续提拔寒门出身的有识之士,这样晋国的霸业恐怕会持续下去。

  魏国霸主之位的跌落,来源于连续进攻赵国、韩国,三晋内耗严重,被齐国抄了后路。如果晋国没有分裂,那么三族的争斗将集中于朝堂内部的正卿之位争斗。

  将直接避免大规模的内耗战争的产生,这样的话齐国很难找到机会把晋国从霸主之位上拉下来。

  除非齐军正面进攻晋国的军队,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孙膑领兵,也很难对晋国占到便宜。更不用说,晋国不分裂,孙膑也未必就有机会为齐国效力。

  晋国如果不分裂,“商鞅变法”并不能挽救秦国

  秦国强盛的根本是商鞅主持的变法,使得秦国有了强大的机遇。如果晋国不分裂,秦国是否能找到深彻变法的机会呢?秦晋两国在河西的争夺,是数百年的恩怨。

  多次趁魏国与赵、韩交兵,偷袭河西之地。如果魏氏没有从晋国分裂出来,作为封地紧挨着秦国的一个家族,他是将自己的家族带入中原强国林立的争霸大潮中,还是专心内修,紧着软柿子捏,在关中扩大自己的封地呢?

  如果魏氏失去正卿之位,就很难在晋国在中原的扩张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魏氏势必要再度积蓄力量重夺正卿之位。

  那么继续魏斯时代的河西扩张战略,必然成为首选。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机遇,来源于深陷中原的争霸泥潭之中。晋国如果始终存在,秦国恐怕就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晋国东面的齐国和南面的楚国,晋国一时半会也啃不动,而且这俩国家也经常联合对付晋国。

  唯有西面的秦国,属于一个软柿子,还时刻想着夺回河西之地,那晋国和齐、楚停战之后,不得翻过头来收拾秦国。

  在这样连年征战的情况下,秦国很难集中精力搞变法,难免会成为历史上的韩国。

  从地理优势来看,晋国的地理并不比秦国差

  一统天下之后,历史上占有关中的政权,就获得了统一的天然优势,这就是地缘优势。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河东自古就是关中的屏障,河东丢失,关中必然危机,北魏的统一北方、李渊的都是鲜明的例子。

  而且秦国还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就是晋国与它共有关中之地。《》中,说,得河西者,得函谷,河西丢失,如同虚设。

  这就是晋国压迫秦国的地方,所以从秦穆公起,就一直心心念念地把晋国赶出河西,终究没有实现。

  所以说,如果晋国能够始终如一,秦国应该考虑的不是被不被吊打的问题,考虑的是能不能守住关中,亡不亡国的问题。晋国不分裂的话,秦国很有可能,将步的后尘。

  后,晋国分裂的命运不可避免

  历史没有如果,晋国发展到后期,国内最大的分裂势力,其实一直都是赵氏,晋国公室和其他氏族,都没能看出这个情况,或者说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实。

  晋国的两股代表势力,一股是赵氏的分裂派,另一个是智氏的统一派。晋国唯一的一个能够避免分裂的机会,就是晋阳之战,很可惜,智氏失败了,晋国分裂成为定局。

  假使晋阳之战,智伯能够获胜,晋国完全可以避免被分裂的命运。恐怕也会如齐国一样,被智氏取代。

  智氏也是自取灭亡,与中行氏同出荀氏,却不能同心同力,共抗强敌,竟然还主导了灭亡范氏和中行氏的行动。

  难道不知道,在赵氏恢复卿位的过程中,魏氏、韩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狂妄的智伯,让智氏的失败成为定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