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板子是什么?
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很多电视剧中,官员上朝手里都会拿一个“板子”,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好奇,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板子”有什么用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块“板子”的作用。我们所说的“板子”名字叫做笏(hù),也叫做笏板,由于是大臣上朝时用的,所以也称为朝笏。感兴趣的读者和趣怪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笏板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周代时被写入礼制规定,诸侯上朝执牙笏,这个规矩一直沿用到了,直到满清入关才被废除,各朝代所用笏板的材质并不相同,有的是用玉做的,还有的是用象牙或者竹片,根据《礼记》记载,笏板长度一般为两尺六寸,宽则为三寸,由于古代尺寸与现在的尺寸不同,所以《礼记》中所记载的两尺六寸要比我们现在的短。而且早期的时候,不仅是诸侯大夫们执笏,连天子上朝也是需要拿笏的。《》第六十五回中曾这么写道且说,急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玎珰玉佩,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可见就连天上的神仙,上朝也得拿笏。
关于笏板的作用,总共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就是备忘录,大臣上朝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汇报工作,有时候需要汇报的工作多了就容易忘记,所以就把需要汇报的事情,记在手中的笏板上面,防止遗漏,在《释名》中记载笏,忽也,备忽忘也。第二个作用就是记事本,除了自己需要上报的事情,皇帝也会给大臣交代工作,大臣们为了防止遗忘,可以把命令记在笏板上,《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板的第三个作用呢,就是挡住自己的脸,上朝时大臣们的眼睛是要望着笏板的,表示对天子的敬意,古代仰面视君是大不敬,没有皇帝的允许不能抬头直视皇帝。
总体来说,笏板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么三个,在纸张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笏板是大臣上朝重要的记载工具,纸张发明出来之后便成为了礼节性的用品,在时期,笏板开始有了品级之分,五品以上官员用象牙制的牙笏,六品及以下的用竹笏,且不同品阶笏的形状也不同。时期,五品以上官员用牙笏,五品以下直接不用笏,满清入关之后,笏被直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