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把曹氏的权利夺走的呢?
司马家族篡魏在历史上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后世相关的评价也是有很多,那么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将全力转移到自己手中,成功夺取的呢?
的避让让越发趾高气扬,肆无忌惮。他任用宠信自己的亲眷兄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而自己则是饮食车服,皆如皇家;家中珍玩遍地,妻妾盈户,十分骄奢。不仅如此,为了享乐,他竟然作假诏,“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把的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等人一道作为自己的私人伎乐,又“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与等人在其中寻欢作乐。何晏更是因公报私,他素与廷尉卢毓不合,找了个借口,命人先收了卢毓的印绶,而后才奏闻朝廷。如此先斩后奏,如此大不敬,令朝中大臣十分不满,连曹爽的弟弟曹羲都觉得自己的哥哥行为太过,“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曹爽不听。不但不听,他还在何晏等人的劝说下,打算伐蜀以建立功勋。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西至长安,征六七万人为兵士,不顾民怨沸腾,大举伐蜀。屡次与蜀汉交锋的司马懿认为当初入汉中,几至大败,而如今蜀汉又占据险势,所谓天时,曹爽出兵,无一满足,反倒是蜀汉抢了先机,曹爽“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以为不可。但曹爽不会听从司马懿的劝告,执意出兵,果然大败而归。
曹爽的行径是司马懿所不能容忍的。此时曹爽炙手可热,善谋略的司马懿不会选择地与之抗争,更何况曹爽时时关注司马懿,恐怕他做出什么威胁自己的举动来。司马懿故技重施,采用了当年对付曹操的办法——装作一病不起以示弱。正始九年(公元248年),曹爽的爪牙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命其前去拜访司马懿。这一次拜访,在历史上相当有名,也成为司马懿“狡而多诈”的一个典型事例。司马懿“令两婢侍边,持衣,衣落;复上指口,言渴求饮,婢进粥,宣王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不仅如此,即便李胜多次重复自己出任本州,但司马懿都假装自己年老耳聋,以为李胜将任并州刺史,后又以“令师、昭兄弟结君为友,不可相舍去,副懿区区之心”相托,李胜不由长叹,回去复命时对曹爽说“太傅大概已经不行了,那副模样看上去真令人怆然”。曹爽这才放下心来。但事实上,司马懿与已经在筹备诛杀曹爽了。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拜谒曹叡的陵墓高平陵的时候发动政变。事发前夜,司马懿告知两个儿子此事,大惊失色,夜不能寐,而早已参预此事,并阴养三千死士的司马师则沉着应对,安然就寝,第二日根据司马懿的布局屯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曹爽闻讯十分惊慌,后不顾大司农桓范的反对,听从了侍中许允、尚书的劝告,向司马懿请罪,以为自己还能作一富家翁。桓范对曹爽短浅的政治才能感到痛心疾首,大骂“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曹爽仍然心存幻想。对于曹爽的不加防备以至于后的局促,以及“可做富家翁”的幻想,有人认为其实曹爽对司马懿并无加害之心,我以为这样的观点可能稍显片面。因为曹爽之局促反应,包括之前对司马懿权力的架空(他将司马懿转为太傅,却并没有过多削弱他的兵权),加上自己为政不良,以至于当时有童谣说“何、邓、丁,乱京城”,其实都是其缺乏足够的政治才能与政治经验的体现。回到洛阳后,曹爽被软禁起来。家中无粮,他写信给司马懿后,司马懿看到书信后假装大惊失色,回复曹爽说,我竟然不知道这件事,实在非常抱歉,并命人给曹爽送了一百斛米,及肉脯、盐豉、大豆等吃食。司马懿的举动让曹爽以为自己有活命的生机。
与他同样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还有何晏。司马懿将诸人关押下狱后,何晏将所交游的党羽系数供出,希望能获得宽宥。司马懿并不满意,说参预者有八姓;何晏数来数去,都只有七个,被逼急了,便说“难道还有我吗!”司马懿然之。事实上,司马懿既然筹划已久,决意起兵,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不久,便以曹爽身受辅命之大任,却肆意妄为,与何晏等人共行大逆不道之事为由,“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司马师因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后加卫将军,而司马懿则被擢为丞相,增封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前八县,邑二万户,屡加九锡,固辞不拜——在这个时候,曹魏已不再是从前的曹魏,司的天下,渐渐拉开了帷幕。
虽然曹爽死后,朝中大权渐渐一归,但我并不赞同后世皆以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必为曹魏之反臣这个说法;还是那句话,后来读史,难免以结局推断之前的人物行径心理,其实十分主观。纵观司马懿一生,北抗巴蜀,又平辽东,协助登上帝位,两次托孤受命辅政,除了发动高平陵事变以外,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谋篡之心,而高平陵事变,从政治角度上,也是,曹爽诸人在朝中,视皇权于无物,早已引起诸多不满,加上对司马懿的压制,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司马懿又怎么会甘心自己被夺取权力呢?但反过来说,司马氏对曹爽诸人夷三族的处罚,的确过重,我们可以推测,在被免官不任的十年内,司马氏与诸人之间的确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以至于双方关系不可挽回,从后来的夏侯玄之死也可略窥一二。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因病去世,时年七十三,朝廷以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辅政。第二年春正月,司马师升任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这个时候,“、、、陈泰、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邓艾、典州郡,卢毓、李丰裳选举,傅嘏、虞松参计谋,钟会、夏侯玄、王肃、陈本、、赵酆、张缉预朝议,四海倾注,朝野肃然”。在这一份名单中,以李丰为首,反对司马氏执政的人不在少数。相较于自己父亲是受命托孤,司马师执政,一无名正言顺的政治托付,二无足够的政治经历,第三,取曹魏之心已昭然若揭,朝中的曹魏故臣必然心怀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师只好通过建立军功来为自己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