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元显是东晋宗室之子,为什么会被杀?

考古发现 2023-08-15 20:09www.nygn.cn考古学家

  司马元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怪网小编告诉你。

  说到司马元显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结局却十分的不好,他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和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一起被杀的,有的网友也问了,他不是东晋的宗室吗?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而且是全家都被杀这样的,下面趣怪网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司马元显被所杀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儿子有多大,可想而知。桓玄把未成年的小娃娃都杀了,对司马元显一家是多大仇、多大恨,可想而知。

  桓玄与,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要提到司马元显,还得说说他的父亲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是东晋时代著名权臣,长期把持朝政。不过,东晋一朝,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对抗始终没有停止过。为了压制地方势力,司马道子不断向各州郡渗透自己的势力,激起地方实力派的不满,终于引发兵变。青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南郡公桓玄等地方大吏联合起来,起兵对抗朝廷。

  在这场朝廷与地方的对抗中,司马元显粉墨登场。这年他只有十七岁,史书称他“虽年少,而聪明多涉,志气果锐,以安危为己任”,少年英雄之形象跃然纸上。与父亲的软弱相比,司马元显相当强硬,力主以武力平乱。老爹司马道子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索性把军政大事都交给儿子司马元显去处理。

  司马元显被朝廷任命为征讨都督,他虽然年轻,果真是有几分本事,颇有机谋。他暗中派人秘密收买王恭部将、北府军名将刘牢之,唆使其倒戈。刘牢之呯然心动,遂倒戈相向,攻打王恭,将他俘虏后,送往建康斩首。

  桓玄等人上书为王恭鸣冤,认为王恭不是晋之乱臣,而是忠臣,要求诛杀刘牢之以谢天下。为缓解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司马元显让老爹卸去司徒与扬州刺史之职,自己出任扬州刺史。

  为了对抗桓玄等地方诸侯,司马元显拼命扩充实力,企图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为了扩充军队,他做出一个决定发东方诸郡免奴为客者,移置京师以充兵役。这命令激起东方诸郡的大动荡,在此背景下,爆发了东晋历史上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大、影响深远的孙恩、卢循起义。

  在司马元显被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桓玄与以前的盟友殷仲堪、杨佺期反目,经过一番较量,消灭对手,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地方大吏,兼任荆州、江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

  桓玄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不仅是政治上的敌人,也有私人恩怨。桓玄的父亲就是东晋一代权臣,父亲死时,他年龄还很小。按理说,以家族之显赫,桓玄长大后出任军政要职是再正常不过了。,司马道子对桓玄极尽压制,桓玄二十三岁时,才给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官职。不仅如此,有一次他还当着桓玄的面说“你老爹桓温当年来京师,想篡权当国贼,你怎么看?”从此以后,桓玄对司马道子怀恨在心,寻思报复,恒氏与司从个人仇恨上升到家族仇恨。

  司马元显对桓玄的坐大非常不安。公元400年,司马元显兼任扬州、徐州刺史,都督十六州诸军事。这十六州,包括桓玄的所有地盘。也就是说,司马元显准备接管桓玄八个州的兵权。很明显,摊牌的时间到了。司马元显控制的朝廷将以强硬的手段对待不臣的地方诸侯。

  桓玄不甘示弱,上书朝廷,抨击司马道子父子所用非人,“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小人当道,才导致“今日之祸”。他还不无讽刺地写说,朝中大臣怕惹祸上身,谁都不敢说真话,我桓玄远在外地,才敢披露这样的事实。

  到这个时候,口水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用拳头解决了。

  司马元显自恃手中拥有刘牢之北府军这张王牌,打算先下手为强。

  公元402年,朝廷发布诏令,宣布桓玄之罪状,并以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主持讨伐事宜。桓玄上书朝廷抗辩,历数司马元显的罪状,以攻代守,率领舰队浩浩荡荡地沿长江而下,兵锋直指首都建康。

  “成也,败也萧何。”对司马元显来说,成为刘牢之,败也刘牢之。当年他收买刘牢之,击破王恭;如今事情倒过来,桓玄收买刘牢之,坑死司马元显。刘牢之突然倒戈,完全打乱司马元显的部署。这时他已经无力阻止桓玄的进攻了。桓玄兵临建康城下,朝廷军一战即溃,司马元显束手就擒。

  司马元显搞政治阴谋是一流的,自从他执政后,确实给桓玄吃过不少苦头,因而桓玄对他恨之入骨。桓玄控制朝廷后,大开杀戒,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及其子均遭毒手。司马元显死时只有二十出头,这么年轻就执掌朝政多年,可谓是少年英俊,可惜他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他是政治权谋的高手,但政治权谋不等于政治智慧。政治智慧是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政治权谋是通过整垮别人来成就自己。他的出发点都是私利,而无公心。你都想着私利,别人自然一样,你能出卖别人,别人也能出卖你。只知权术而不知行仁政,最终还是被小聪明给害死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