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如果能实现迁都,北宋就不会出现靖康之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怪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别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他也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对于北宋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是非常清楚的。宋太祖在位期间,一方面推行内部改革,另一方面进行对外战争,来实现天下的统一。宋太祖赵匡胤在死前的几个月,曾打算实现一项战略规划,如果他能够实现这项计划,那么北宋绝对不会出现“之变”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率领百官来到了洛阳,这里是他的出生地,还是北宋的西京。看到洛阳的宫殿依然壮丽,赵匡胤很高兴,于是他向文武群臣说出一个在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也可以说是一项影响北运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迁都洛阳,“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
可是赵匡胤没想到,他提出迁都洛阳的计划后,居然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反对!担任起居郎的李符向皇帝上书,提出迁都有八项困难,“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盛暑从行,八难也。”
赵匡胤没有理睬,在完成祭祀活动后,依然留在洛阳,根本没有回开封的计划。就在这个时候,担任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也站了出来,他是的高级将领,他对宋太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不过,赵匡胤然没有任何回应,他一心想要迁都洛阳,来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计划。在群臣劝谏无效的情况下,晋王出面了,他认为“迁都未便”。赵匡胤当即回答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可见,在赵匡胤心中,洛阳还不是最终的都城,他最终的目的是迁都长安!
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这才说出自己的迁都的原因,“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原来,开封地处平原地区,四面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庞大的军队来维持都城的安宁。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冗兵”的问题。虽然,赵匡胤在位时期,冗兵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但他已经预料到了。
关中地区有山河之险,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赵匡胤想通过迁都,依靠着山河之险,来消除“冗兵”问题。赵光义却说“在德不在险!”听完弟弟的话,赵匡胤没再说什么,他的迁都计划至此破灭。当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赵匡胤对侍从们说道“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没想到赵匡胤一语成谶,由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奉行受内虚外的政策,军队数量急剧增长,宋太祖时有19万人,时有35万人,时增长到43万人,时达到82万人,全国军队的总数居然有百万之众。别看军队多,战斗力却很低,他们极大的消耗了北宋的国力。而开封地区无险可守,最终酿成了“靖康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