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国功臣多没有好下场,为何萧何却能善终
怀疑是非常正常的。说老实话,萧何也非常值得刘邦怀疑。为什么这么说呢?
,萧何是与刘邦一起起事的老革命,而且最早萧何成为领袖的呼声,比刘邦还高。当时沛县起义的这个集团中,论学问论资历论出身,萧何都远远高于刘邦。当时很多人也推荐萧何为将领。
,在刘邦南征北战的时候,萧何一直身处大后方关中,为刘邦筹集粮草的士兵。后来刘邦打下江山,解甲归田的时候,才回到朝廷。而实际上那时候的朝廷,已经是萧何的朝廷,因为萧何在这个朝廷中经营多年,朝堂上下,大家都是习惯执行萧何的命令。
第三,开国后萧何是朝中宰相。自古帝相之间就矛盾重重,权力很容易失衡,造成帝相之间的矛盾。刘邦必然会怀疑萧何。
第四,萧何清正廉洁品德高尚。刘邦最大的特点就是品德有污点。比如他贪图美色,比如他,比如他不重人才,比如他与民争利等等。而萧何刚好相反。萧何一直是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这样的人,自古以来都能得到大家的敬重和爱戴。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萧何的领袖气质肯定更强。
照理说,这样的人,他对刘邦构成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刘邦是一定要把他拿下来的。而且,刘邦拿下他,其实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不像等人那样手中有兵权。可能只需要先把他的手下剪除,再宣布他不当宰相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刘邦虽然多次怀疑他,可是从来就没有撤换过他的宰相职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萧何在好几次非常关键的节点上,坚定地向刘邦靠拢,因而逐渐取得了刘邦的信任。哪几次关键节点呢?
一、沛县起义时坚决推举刘邦为首领。
前面我们讲到了,沛县起义时,作为首领,萧何的呼声是比刘邦大的。萧何坚决地推举刘邦为首领。
萧何为什么要这样做?《》上曾讲,萧何等人是害怕起义失败后,自己受到牵连。才推举刘邦。实际上这种说法,只能是的一种猜测,而且他猜的还不对。因为实际上不管是不是首领,只要参加了起义,肯定是杀头之罪,萧何等人是免不掉的。我认为之所以坚决推举刘邦,是因为萧何有清醒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当最高领袖的料,才决定拥戴刘邦。
二、刘邦在多次全军覆灭后萧何给予积极支持。
刘邦打仗能力,实际上真不行。他一生打仗,都是败多胜少。甚至一开始打仗的时候,连雍齿也打不过。和作战,更是多次全军覆灭,狼狈逃窜。
当时萧何驻扎在关中大后方。当刘邦打败,以后,萧何如果有一点私心,想自己做大当领袖,刘邦也毫无办法。萧何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每次他都是征集粮草和兵员,给刘邦送去。而萧何之所以能够在关中之地获得这些兵员,最关键的因为萧何非常关心关中的老百姓,让老百姓对他非常信任,才会把自己的子弟交给他。
萧何几乎把关中的青壮年都征集光了,后来连老弱之人也都送到了前线。可见,萧何是如何坚定地站在刘邦身边的。
三、萧何坚决帮助刘邦拿下好友韩信。
韩信是萧何举荐给刘邦的人,可见,他和韩信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互信友好的关系。可是,后来当刘邦与韩信发生矛盾的时候,萧何坚决站在刘邦身边。
当时刘邦出去打了,而利用这个空隙,准备杀韩信。这事是刘邦和吕后合谋的,还是吕后自作主张,谁也不知道。,当吕后让萧何去把韩信请出来的时候,萧何坚决站在吕后身边。实际上也就是站在刘邦身边。配合吕后把韩信给杀了。
四、萧何自污矮化自己向刘邦看齐。
萧何在关中,本来是非常廉洁自律的。当他发现自己受到刘邦的怀疑以后,为了防备刘邦担心自己,也就强占老百姓的良田。这样一来,老百姓等刘邦回来后,就告给刘邦听。
萧何这样做,实际上就是通过矮化自己,自污自己,降低自己在老百里的威望,从而让刘邦不再怀疑他。
而萧何的这个做法,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刘邦果然从此后不再怀疑他,一直都让他当宰相。直到刘邦去世前,也没有担心萧何会对儿子的皇位构成什么威胁,并没有撤换他,让他干到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