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吴质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考古发现 2023-08-16 11:00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天趣怪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30年夏,吴质去世,被谥为"丑侯"。儿子吴应觉得冤枉,一再上书申辩。终于在二十四年后,被改谥为"威侯"。

  时间回溯到204年。这一年,攻占邺城,平定冀州,开始招贤纳士。这时,吴质应召而至。

  因为他肚子里确实有些墨水,他很快便受到曹操父子的赏识,和曹丕成了勾肩搭背的死党,和成了以文会友的伙伴。

  公元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总是感觉父王会偏心的曹丕,为了巩固太子地位,常常拉着吴质商量对策。

  曹操亲率大军出征,曹丕和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当场就念起了诗,盛赞曹操的功德。而站在一旁的曹丕则怅然若失,不知说什么好。眼见输了气势,吴质凑到曹丕身边耳语道"与魏王辞别时,你只管动情哭泣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要说。"

  曹丕按照吴质说的,哭得非常伤心。曹操和其他随行的将领很受感动。他们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再加上曹丕善于伪装,平时会严格控制自己内心的想法,表现出一种温良敦厚的样子。而曹植则经常放飞自我,恃才傲物,恃宠骄纵。因而许多人反感曹植,十分待见曹丕。曹操也最终打消了改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

  这一次,曹丕完胜。

  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闺中密友"吴质一路高升,先是当上了中郎将,后来又封他为侯爵,让他持节度幽、并诸州军事。

  226年,曹丕去世,继位。吴质被征调入朝,担任侍中,成为辅弼大臣。他认为司空是个平庸之人,实力不行,不能委以重任。而很有才华和远见,是国家栋梁,吴质力荐了他。不知道曹叡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反正他采纳了吴质的意见。

  如果吴质和曹叡在地下相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觉得吴质至少会被曹家一群人打个十顿八顿的。

  一向喜欢结交权贵的吴质,变得更飘了。本来就不愿意搭理乡里百姓的他,本来就在家乡名声不佳。当了大官后,倚仗着曹操父子的权势,作威作福,横行乡里,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终究,吴质变成了另一位曹植。

  公元230年,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

  根据谥法的释义,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这很符合吴质的性格。不过他的儿子吴应一再上书申辩,为父叫冤。直到吴质死后二十四年,才同意将他改谥为"威侯"。

  吴质和司马懿、陈群、朱铄并称为"太子四友",为曹丕夺嗣成功立下。他又喜好文学,和""走得很近。不过他的文学才力不能与建安七子相提并论,不能以文学实绩显名于建安文坛。

  如果他没有那么飘,再能够努力提升文学才干,或许会得到一个美谥,而不是"丑"这个恶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