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成为春秋“四霸”之一后 为什么会在
你真的了解衰败吗?趣怪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被很多人当做自我激励的励志名言。关于这句话,很多人了解的版本是,越王在战败被俘之后,励精图治,痛改前非,最终带领越国将士,将强大的打败吞并,促使越国成为了春秋“四大霸主国”之一。
这样的理解本身并没有错,所以看上去,越王勾践实在是一个值得人们赞颂的英雄人物,可实际上对春秋历史感兴趣的,并且对吴国和越国之间的恩怨纠葛,有深入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越王勾践虽然有着吞并吴国的光环加持,可他本身的性格缺陷,决定了他并非明君。这也是越国成为春秋“四霸”之一后,为何有在战国时期快速衰亡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这么说,还得从越往勾践和范蠡、文种等人的关系说起。在与吴国大战之前,勾践的品行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昏君,“亲小人,远贤臣”用来形容勾践是再合适不过的。
勾践上位之后,一直听信大夫石买等人的谗言,贪图享乐的他,在这些佞臣的怂恿下,也有了争霸一方的想法,恰巧当时吴国国君阖庐得知勾践新上位,又是个贪图享乐之人,便准备起兵攻越,就这样越国和吴国发生了第一次激烈冲突。
这次交锋,勾践年轻气盛,一鼓作气竟然将阖庐击败,阖庐战场受伤后不久,便一命呜呼。其子继位成为新君,在夫差心里始终记着与越国的杀父之仇。两国之后一直冲突不断。而彼时夫差有着的辅佐,吴国整体实力要强于越国。
不过勾践身边此时也不乏人才,其中尤以范蠡和文种二人最为优秀,可惜勾践此人听不得忠言,尽管范蠡一直在强调,让勾践韬光养晦,不要和吴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可勾践在小人的怂恿下,还是和吴国展开了第二次的大规模决战,此战的结果就是勾践被俘,成为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
被俘之后,享乐惯了的勾践,多次试图自杀,幸亏范蠡一直追随在他身边,对他良言相劝,这才让勾践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有了誓灭吴国的决心。在范蠡的权谋之下,吴王夫差将勾践放回越国,卧薪尝胆的故事,也是从此时正式开始。
而在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过程中,范蠡始终陪伴其左右,为他出谋划策,经历过一次失败,勾践对于范蠡的谏言都十分相信,表面上,范蠡此时已经得到了勾践的绝对信任,也成为了越国除勾践之外,最具实权之人,
可实际上,范蠡却十分了解勾践的性格,他深知勾践是那种可以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之人,而且还有一件最让范蠡失望的事情,就是勾践在失败之后,将所有责任推给了那些佞臣,全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在勾践吞并吴国之后,范蠡就主动请辞,离开了勾践。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勾践卧薪尝胆的过程中,吴王夫差有些飘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竟然赐死了打败越国的第一功臣伍子胥,自此夫差身边再无可以与范蠡一较高下的谋臣,此消彼长之下,吴国的失败已经成为必然。最终勾践经过数年的,率军打回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亡,吴国被越国湮灭,此一战成就了越国的强大地位。
可惜的是,勾践胜利之后,范蠡请辞,勾践并未真心挽留,这般忘恩负义的行为,也成了越国国运衰退的伏笔。因为自此之后,越国也再没有范蠡、文种这样的贤臣。再加上勾践之后,越国的几代君王,都完美继承了勾践性格上的缺陷,最终导致春秋晚期才崛起的越国,在战国初期便被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