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的主导人是谁?揭秘背后真正的主谋
今天趣怪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明风华》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精品古装剧,其中演绎的孙若微更是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在电视剧中,孙若微对于策划夺门之变的明显是惊愕甚至是反对的。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大明风华的演绎是否正确?孙果真反对吗?
说起夺门之变,我们要从事情的源头说起。朱祁镇作为的第六任本来是好好的,在他的任上瓦剌开始入侵明朝边境。对于年仅二十来岁,正值热血的皇帝来说这种事情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就在王振的怂恿下,企图一展拳脚,扬威中华。
朝中大臣对于皇帝亲征自然是反对的,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作为皇帝的母亲,孙太后也是不愿意儿子涉险。为了摆脱后顾之忧,明英宗就把两岁的儿子立为皇太子,并且让异母弟郕王监国。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明英宗就从京师附近匆忙聚拢了20万左右的精锐军队,准备对瓦剌作战。
这次皇帝亲征并不顺利,不仅碰上了连日大雨,而且由于准备匆忙,粮草供给也出现了问题,军心也出现了动摇。眼见着大同附近横尸遍野,皇帝决心撤军了事。
这时候王振却跳了出来,心想咱家皇上出征这才几天就回去,到了京师岂不是被人笑死了?于是他就建议皇上绕道自个儿的家乡蔚州,顺便还能给自己长长脸面!明英宗对于王振也确实宠幸有加,虽然群臣反对,还是遂了他的愿。
另一边瓦剌的追兵也不是闹着玩的,本就迅疾,加上明军撤退缓慢,最终被追上。由于应对不当,明军大败,明英宗也被俘。
京师群臣闻讯大惊,但还是那句话,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等人就建议孙太后赶紧立新君来稳定当前局势。这样,名义上正在建国的朱祁钰就被立为了新皇帝,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则成了太上皇。
瓦剌一方很是恼火,本想着手里捏着可以大肆敲诈一番,如今算是怎么回事?于是就派大军进攻北京城!
此时的北京城军队虽然少,而且几乎都是老弱病残,于谦等大臣布置得当,加上各地勤王军队陆续开入,瓦剌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开始求和,说是愿意把被俘虏的太上皇朱祁镇放回去。
此时的自然是不愿意的,自己大哥回来了这个皇位到底是谁来坐呢?这时候于谦又出来说话了,说现在天命已定,哪里还能有朱祁镇做皇帝的道理?现在应该赶紧派人把太上皇迎接回来。景泰帝无可奈何,说随你便吧。
此后,景泰帝特意派李实、杨善去查探自己大哥朱祁镇的状况,内心里自然是不希望大哥归国的。不过景泰帝自己也不知道派出去的杨善竟然私自把太上皇迎接回来了。此中想必有孙太后的背后指使,太上皇虽然误国,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血浓于水啊!
话说两兄弟的会面究竟是如何,历载不一,《大明风华》中的拍摄可能比较接近历史事实,话可能多了,毕竟现任皇帝对于前任皇帝应该没多少话可说,提防、猜疑、不满、顾忌该占主导才是。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现任皇帝景泰帝对于自己的大哥是十分不放心的,太上皇回来之后就被他幽禁在南宫。为了防止他出现复辟,不仅把南宫的大门上锁灌铅,周边的树木也全砍了,连送饭都是专门的小洞。,还禁止任何人和朱祁镇联络,并命令严加看管。
为了自己一脉做皇帝,不久后景泰帝又把朱见深的皇太子位给废了,立了自己儿子。可惜的是黄天对他并不好,自己的儿子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这对其打击很大!
这时候的孙太后呢?自己儿子回来后不仅被囚禁了,自己还见不着面,还被从皇太子的位子上撸下来了,自己的权势也是日渐稀薄。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孙太后深感危机!于是开始了密谋自己儿子复辟的事宜。
加上景泰帝在儿子死后深受打击,不久后又病倒,于是孙太后一方的机会就到来了。虽然说表面上主导的是、、等人,没有孙太后的懿旨,单靠这些人还是难以成事。
于是,在1457年的正月十七,石、徐、曹等人就率兵控制了皇宫,并撞开了南宫大门,迎接明英宗复辟,一场宫变如此简单就结束了,景泰帝竟然没有做出什么反抗。
明英宗复辟后先是杀了于谦等人,并为生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自己的弟弟朱祁钰也重新被废为郕王,并且被幽禁了起来。朱祁钰的命不够硬,被囚禁后月余就死了。
那么为何明英宗复辟后不久就为生母上了这么一个徽号?显然孙太后在此次复辟的过程中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作为夺门之变的幕后策划者,孙太后才果真是第一号功臣。至于《大明风华》中的演出,不过只是演绎罢了。
自开始的早崩确实如其所述,毕竟及朱祁镇、朱祁钰没有一个活过40岁。可能真如电视剧中汉王所说,夺天机甚多,难以长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