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身为一介妇人 慈禧手中的权力为何无人动摇
对的权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怪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晚清落后挨打的时代里,“慈禧专权”的这段历史,堪称中国封建政治史上的奇景象从“”起,这位“老”就坐上了大清权力的巅峰,接下来的四十七年里,大挨打不断,割地赔款一拨接一拨,还一度被人端了京城。可哪怕受了这么多“洋罪”,签完不平等条约的慈禧,依然还是继续。一幕幕耻辱景象,也叫多少读史者看得憋屈都把国家糟成这样了,怎么这老太后,就是没人“动得了”?
若论这其中的原因,后人常的,是她圆熟的“权谋”风格,特别是对恭亲王奕的“打个巴掌揉三揉”,叫这位的能臣服服帖帖,主动退出权力中心。但如果只靠这些“权谋手段”,慈禧至多也就独霸个后宫,眼前那“百年未有变局”,几天都撑不下来。
所以,比起那么多槽点来,说到慈禧“权力没人能动摇”这事儿,也必须先说她一条优点慈禧,确实是晚清半个世纪里,一位极有眼光胸襟的政治家。
行事手段时常狠辣的慈禧,“胸襟”究竟如何?可以先看桩“辛酉政变”后的小事。当时的慈禧,刚刚处决了死对头肃顺。可先前肃顺整顿科考案,处死了营私舞弊的柏葰,于是肃顺前脚刚上刑场,柏葰的家属后脚就托御史喊冤,想逮这个机会翻案。但恨肃顺入骨的慈禧,却是大笔一挥“柏葰不能为无罪。”硬是在这大事儿上,还了“老仇人”肃顺清白。
的爱子,曾以卓越口才手腕力挽狂澜,逼着沙俄吐出伊犁的杰出外交家曾纪泽,也在其《曾纪泽日记》里,还原了“老妖婆”慈禧的另一面当时三十六岁的曾纪泽,奉命出使英法等国,行前在觐见。一番谈话里,深感“”太难的曾纪泽,借机大倒苦水,哀叹“难处在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慈禧也深有感触地接了一句“可不是么,我们此仇何能一日忘记,要慢慢自强起来……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单看这一句话,再比比那些满怀“电线杆是吸管”“日斯巴尼亚是日本”“跑火车会破坏风水”“学英语导致干旱”等荒唐认识的晚清“顽固派”们,就知慈禧的认识,确实高出不少。
甚至比起洋务运动时代,那些忙活着“买船”“买炮”的“洋务运动骨干”们,慈禧的眼光,有时也看得更远。典型就是“平远舰事件”。1885年,一些痛感马尾海战惨败的有识之士们,提出了“自造铁甲舰”的新主张。谁知奏折刚送上去,就被“顽固派”和“洋务派”们“团结一致”,一道骂了个。
特别是在此时“洋务运动”领军人物看来大清有的是钱,洋人有的是货,军舰这玩意花钱多工期长,想要军舰砸钱买就行,自造铁甲舰简直是“闽厂学生之蛊惑”,于是李鸿章,劝慈禧“勿任虚掷帑金”。
可就是这么个在他看来“不靠谱”的事儿,慈禧却看得更远一些。于是在慈禧的下,福建船政局终于获得了资金。四年之后,一艘由福建船政局自行制造的国产铁甲舰,终于下水成功。这就是那艘编入,并在甲午海战里大显身手的铁血战舰平远号。
而比这一艘军舰更深远的意义是虽然这艘战舰,并未换来甲午战争的胜利,但完成这个重大突破的福建船政局,成为了近代中国军工业的“火种”。虽然庚子国难后,福建船政局也如诸多晚清近代工业一样,遭到了“断血”的困境。但其技术与产业能力,到底艰难保留了下来,并在年间转产成功,成了中国近现代航空业的“摇篮”。这深远意义,不吹不黑说,真有慈禧的一份“功劳”。
单看上面这几桩事,慈禧确实称得上晚清统治阶层内部,一位少见的明白人。那既然如此“明白”,为何还把国家治成这样?因为她所有的“明白”,都是建立在她的私欲之上。
身为晚清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私欲”有多可怕?看看甲午战争就明白,虽说“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等事儿,扣在慈禧头上有些冤枉,但丝毫不冤枉的是慈禧“万寿庆典”的开销里,确实包括了“边防经费”和“铁路经费”。这些大战在即时绝不能省的钱,就这么在吹吹打打里糟蹋了。甚至甲午战争“宣战”当天,慈禧还在命人强行挪用户部军费,前线的八月十五日,大清皇宫里的庆典,依然热热闹闹……
这场对面日本人赌上全部家当狠打的“国运之战”,在当时慈禧眼里,分量一度还不及自家“万寿庆典”。仗打成那个熊样,也是丝毫不奇怪。
而甲午战败五年后的“庚子国难”,更折射了慈禧极度自私的嘴脸。在北京沦陷前撒腿“西狩”的她,虽说一路受了不少苦,但只要稍微稳定下来,就立刻不停搜刮。比如她逃亡山西时,一路就骚扰地方。仅在一个山西闻喜县,就被勒索了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地方州县,也恨不得地皮刮尽。宣化知县因为地方太穷,实在备不起慈禧的“伙食”,竟自尽身亡。
官员都被逼到这地步,老百姓更难。而且当时的陕西山西各省,正发生空前旱灾,本就盼着赈济,慈禧往这里一跑,赈济是泡汤了,还得勒紧裤腰带供应她。待到《庚子条约》签了字,慈禧也动身回京,结果仅她从西北带的财物,就装了三千辆车子。就算“庚子国难”,也拦不住她享受。
而对这享受水平,当时的慈禧,还特“谦虚”,以她给岑春煊的话说“今可谓省用”。国家都水深火热了,她还觉得自己节俭。
身边的官员,也跟着“沾光”。慈禧狼狈西逃时,身边跟随她的官员,每人每天都拿津贴。像跟在身边的亲王贝勒,每天就能享受三十两白银的津贴。于是“从官渐集”。而后站稳了脚跟,太后要享受,官员们要敲金分肥,慈禧随行的太监兵丁,也沿途肆意侵扰。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大肆勒索地方,这一趟逃难,各个赚得盆满钵满。效忠慈禧?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是必须的。
如此私欲,就算看事情再“明白”,又有何用?慈禧治下的晚清王朝,她固然充当了顶梁柱角色,可是这上行下效的腐朽,已让晚清从头烂到脚。她倒是顺顺利利掌了四十八年大权,却也把这大清,彻底糟到不可救药的境地。终于在她去世四年后,淹没在辛亥革命的愤怒烈火里。
看懂了慈禧的优点与槽点,也就看懂了晚清,这个落后挨打的时代,耻辱背后的多少教训!
参考资料异鸣《晚清那些事》、孙丽萍,陕劲松《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王卫华《裴荫森和中国第一舰》、沈渭滨《细说甲午战争前后的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