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之战是怎么输的?为什么会输
面对元军大举南侵,中的南廷下诏各地起兵勤王。郢州守将、江西安抚副使入临安勤王,分别被委以保康军承宣使、浙西江东制置使之职。特别是张世杰,一度被朝廷上下寄予很大希望。
张世杰其实是蒙古的“叛兵”。据《》记载,他是涿州范阳人,前期,范阳一直属金国管辖,金被蒙古联合南宋所灭后,又纳入蒙古版图。张世杰出身行伍,年轻时因获罪,不得已投奔南宋。
被委以保康军承宣使一职的张世杰“总都督府兵”,可谓重兵在握。张世杰认为,要想守住临安,必须收复临安周围的失地,然后组织兵力,与元兵。按照这一想法,张世杰部署兵力,很快从元兵手中收复了广德、常州等失地,一时间,朝廷上下似乎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常州收复了,接下来就应该收复镇江了。此时是德祐元年(1275)七月,距离镇江城陷已整整四个月。怎么夺回镇江城呢?这时江北扬州、真州(今仪征)等地仍为南宋据守,张世杰于是联系两地的守将,打算合围夺下镇江,但这两地的兵力却是。原来,元兵分别屯兵瓜洲和西津渡,已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封锁住了长江。江北之兵根本无法渡江驰援。在此情势下,张世杰决定,结集一万多艘战船,在焦山水面与元军决一死战。
这是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战前张世杰做了充分准备,他除了将战船屯扎于焦山南北江面外,还分别和常州守将张彦、扬州守将相约,让他们分别从发兵,这样“三路交进,同日用事”。
可惜的是,布阵时,张世杰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令战船以十艘为一方阵,系上索链,沉碇于江,横截于江面。通晓“”的人,对火烧赤壁肯定很熟悉,这和所献 “连环计”有什么区别?如果元兵用火攻,这些索在一起、系于江中的船只,哪里还会有一丝战斗力?这是很危险的。张世杰下令,非有号令,不准发碇,以示非胜即死。虽然的决心令人钦佩,但从布阵开始,此战已经埋下失败的阴影了。
指挥这场战役的元军统帅是平章。据《续》记载,阿术登上与焦山隔江相望的石公山(即今象山),大喜地说“可用火烧,宋军即败!”于是,他招来一千名善射的健壮士卒,准备乘船以火箭两路夹击宋军战船。阿术自己居中,对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这场焦山大战发生于七月初二这一天。出乎张世杰意料的是,原本约定同日起兵的张彦、李庭芝,此时却没有如约发兵。这样一来,张世杰从开战起,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什么张彦、李庭芝没有发兵呢?研究者通常认为,他们出于自身考虑,按兵不动。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如果焦山一战不能取胜,南宋灭亡在即,他们又不准备降元,何来自身考虑呢?在《》中,我读到一个细节,张彦并未按兵不动,而是发兵袭击丹阳吕城,结果阿术遣将将其击败。想来李庭芝当时也是发兵的,不过由于瓜洲驻守大量元兵,才没能及时驰援。
焦山大战拉开序幕后,张世杰布阵的弊端就显露了出来。元军驾驶着小型战船,在江面上往来如飞,而宋军的战船却因环环相扣,显得很不灵活。当元军的弓箭手向宋船顺风发射火箭后,一时间,宋船篷樯起火,烟焰蔽江,阵势大乱。此时宋军虽然极力死战,但战船却是前行不得,欲退不能,混战中万余人丧命江中。张世杰眼看大势已去,逃奔圌山。经此一战,元军共夺得战船七百余艘,“宋人自是不复能军”。
《元史》关于这场焦山之战的记载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当时元军驻守镇江的董文炳,带着儿子董士选,乘船奔赴战场。弟弟的儿子董士表也要同行,董文炳对他说“我弟弟就你一个儿子,我不忍你和我们一同前往。”但董士表坚持要去,董文炳只得同意了。董文炳乘船居中,旌旗招展,士选、士表乘船居于两翼,大呼突阵。众将士受此感染,奋勇争先。江面上一时声震天地,横尸漂浮,惨烈至极。读至此,怎能不令人?无论宋军还是元军,谁又没有妻儿老小,谁又不是血肉之躯?
有关焦山之战,后代史家各有看法。明柯维骐在《宋史新编》中认为,张世杰没有据守瓜洲和镇江两岸,这是失败的原因。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则指出,并非张世杰不肯据岸而守,而是“其势不然也”,当时两岸元军重兵把守,宋军徒叹奈何。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引宋京学士刘九皋等伏阙上书中的话说“张世杰步兵而用之于水,指挥失宜,因以败事。”这也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张世杰此战大败,和指挥失当固然有关,但此时南宋很多城池已沦陷,各地兵将如一盘散沙,张世杰以一人之力,怎能挽狂澜于既倒?
焦山之战是南宋继丁家洲之败后的另一场大败,至此南宋军队彻底失去了对元兵的抵御能力。当年十一月,元丞相率大军三路进兵,直逼临安。眼看元军,南宋朝廷决定奉表乞降,并派文天祥出使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