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记得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宁王?他可是明朝最悲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小说,说到唐伯虎总是会带上造反的宁王。作为造反失败王爷,他真正的克星是明朝神一般的存在——。
明朝“一哥”王阳明是如何将宁王的造反事业成功“拖累”的呢?
一悲催王爷
如果说看中最冤的是建文帝,那第二冤屈就是第一任宁王朱权。作为的第十七子,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被老爹打发到蒙古去守边疆。
后来建文帝登基,无论四哥怎么想,朱权还不想“欺负”自己的大侄子。可是他实在太招眼了,手里握着朵颜三卫这等战力强劲的蒙古骑兵部队,任谁都不会轻易绕过他。
于是朱棣在十七弟家游玩了一个月,蒙古部下就被策反了,不想造反的朱权被强架着和四哥绑在一起。可是造着造着反就造成了,打着打着四哥就成。之前自己的部下和战友全成了功臣,该升的升,该赏的赏。
可是只有朱权自己,地位升无可升,财物赏无可赏。那我回家吧。四哥微微一笑不行!
那我去江南水乡颐养天年。还是不行!
那我怎么办?去江西南昌吧!
于是的大功臣,被打发到江西。那个地方不说风水不说民风,起码四面都是朱棣的眼睛在看着自己。郁郁寡欢之中,朱权撒手人寰,留下一腔积怨由自己的后代朱宸濠帮忙发泄。
同样不爽的还有王阳明,作为内心光明的一代思想家因为看不惯专权而被贬斥。后蒙兵部尚书王琼赏识被提拔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这个升迁是有代价的,王阳明的职责包括巡抚江西、福建境内的几个州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里有叛乱。
二阳明除匪
正德十二年,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一带盗贼蜂拥而起,陈曰能、高快马、龚福全等人占山为王,谢志山、池仲容干脆攻占了县城。
这些山贼踪迹飘忽、无章可循,官兵剿不能剿、平不能平,颇为头疼。巡抚文森看到匪患不可治干脆称病不办公,一副“天塌下来爱砸死谁就砸死谁”的心态。
这个当口,王阳明的升迁意味着他必须进山剿匪。当时盗贼之所以猖獗,是由于当地很多乡民为其报信,甚至军队中都有其卧底。所以每次军队组织进攻,山匪就提前得到风声,以至于每每扑空。
找到关键所在的王阳明先从清除内奸入手。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县衙内有个老吏一直将官府的信息报给山贼。经过一番审问,王阳明没有贸然以通敌罪杀了老吏,而是免除了其死罪,给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老吏被策反,开始将山贼的动态报给王阳明。这下起到了好效果,山贼的情报为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之后,王阳明撇弃掉当地兵丁,从广东福建一线调兵进剿,一战攻破匪寨四十余个,斩杀七千多。
接着,大军转向赣州。看到官军势大,卢珂、郑志高这种势力小的望风而降,只剩下池仲容这最大的一股。同伴的投降让池仲容非常生气,他对手下说与卢珂、郑志高之流不共戴天。
敏锐捕捉到这一点的王阳明故意责打疏远卢珂等人,然后派人给池仲容送去礼物,摆出和谈的架势。将信将疑的池仲容带着几个手下以答谢为名去就见王阳明。
王阳明知道对方已经上当,然后假装很生气地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大家却不敢来,是不相信我吗?”说着将池仲容一行引入祥符宫盛情款待。这样的动作让池仲容十分感动,慢慢放松了警惕,当他的手下聚拢在一起的时候,大军围而歼之,彻底清除了江西福建交界的匪患。
三破除叛乱
宁王朱宸濠经过长期准备之后,终于起兵造反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攻占南京称帝。
王阳明发现如果叛军从江西顺长江而下,很容易在南京爆发战斗,这样对经济和政治会产生非常坏的影响。可是起初他手下的队伍并没有多少,如果硬碰硬的话胜算并不高。
思维异于常人的王阳明决定,不和宁王打,只让宁王晚些打。他先放出风声,说朝廷已经组织兵勇十六万前来剿匪。然后对李士实、刘养正分别写信,用蜡丸包好送出,却故意被宁王的人截获。
这两人是朱宸濠身边的智囊,已经在“南昌政府”中封为权相了。在信中,王阳明对他们投诚的想法表示赞同,然后催促他们立即发兵东下。
对书信内容将信将疑的宁王找李士实、刘养正商量下一步计划,李、刘异口同声地要求其尽快率兵攻打南京。这与密信中的内容完全一致!如此说明他们一定是与朝廷暗中勾结,怂恿自己出兵了。于是朱宸濠产生疑心,不仅停止了进攻南京的计划,而且对此二人失去信任。
半个月之后,按兵不动的宁王发现根本就没有官军来打自己,这才明白上了当。于是急急忙忙率领六万大军按照原来的计划袭击南京。
王阳明发现南昌守军极少,于是召集部下奇袭南昌。南昌被顺利收复,王阳明料到宁王一定会回救,于是在沿途设置伏兵。,朱宸濠听到大本营丢失立即率兵回防,在路上被伏兵杀了个措手不及,自己以及李士实、刘养正全被活捉。
“宁王之乱”就此彻底平息。后面不平静的便是一行的胡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