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察举制在魏晋南北朝是如何最终衰落的?

考古发现 2023-08-17 14:00www.nygn.cn考古学家

  之后是魏晋,从公元220年到581年,长达300多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分裂纷争,政权交错。这时的选官制度,针对后期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及控制选举过程的流弊,改行「」。但察举选士的办法仍在实行,不过退居次要地位。九品中正与察举本质上代表着两种选官导向。由于以九品中正为主,所以察举受到它的制约由察举入仕者,也须经过中正品第,而且,入仕者的成分、升迁、地位等也受到相当的限制。这时期的,仍以举荐为中心环节,而当中有所变化

  (一) 除岁科和常见的特科,如孝廉、茂才、、能言极谏等继续延设外,其特科的设置更为灵活,范围扩大,增加了许多特诏科目。

  (二) 察举的对象,由原来的儒生、文吏两途,融合为一,儒生成为主体人选。这改变是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开始的,规定「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 考试范围扩大、黜落程度加深。东汉时仅对孝廉一科的考试、黜落较严,西晋时扩大到秀才科。

  (四) 门第限制较宽松。魏晋南北朝时,下层人士通过察举入仕者,占了接近一半,在汉代仅占四分之一。至于高官子弟入仕,另有途径,不再通过察举了。,察举制的门第因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呈下降趋势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