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结之最后之人(人才的结局)

考古发现 2023-08-24 10:15www.nygn.cn考古学家

人才的结局

肖哲

选 自网络

人民创造历史,人物改变历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非凡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会在历史需要的某个节点闪亮登场,尽管他们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杰出人物高级人才,是绝对的“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结局甚至还不如普通人,别说荣华富贵,就是想有个善终都是奢望。

选自网络

先说韩信

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事家,事奇才,是之最,不是之一,他为刘邦的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奇功。不夸张地说,汉朝三分之二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可谓居功至伟。

,这么一位杰出人物却有着尴尬的过去。他的家族本属贵族,但早已败落,所以在他的骨子里始终残存着自负和孤傲的贵族本性,他穷困潦倒却常“仗剑”而行,他曾忍受过一个无赖的胯下之辱,也曾接受过一位“漂母”的施舍之恩,身强体壮却身无分文,每天只有靠吃噌饭度日,由此招来无数鄙视的目光。

但他胸有大志,就在声势浩大的反秦浪潮中他开始了传奇的人生。他投靠项梁,项梁后跟随项羽,原本想大显身手,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但实际上他的才华却始终得不到重视和重用,于是在项羽分封天下如日中天之时他毅然选择了离开,投奔到了势力弱小的汉王刘邦中。

可没想到刘邦也没能重用他,不过,他在这里却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大贵人萧何。萧何非常欣赏韩信的才华,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是“国士无双”,所以在刘邦面前没少推荐他,尽管如此,韩信在刘邦中也仅仅做了一个治粟都尉的小,这让韩信渐渐地失去了耐心,于是,韩信选择了离开。萧何得知韩信离开,没有向刘邦报告就单骑追赶,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的千古美谈。萧何追回了韩信,向刘邦举荐,刘邦便答应给韩信一个将职,萧何仍然觉得重用不够,强烈要求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刘邦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纳萧何的意见,筑台拜将,拜韩信为大将,统领各路人马。

选自网络

韩信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和刘邦的信任,挂帅不久就上演了“明修栈道,暗陈仓”的好戏,之后一发不可收,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最终全歼楚,战必胜,攻必取,纵横驰骋,决胜千里,韩信轰轰烈烈地实现了自己的平生抱负,创下了丰功伟绩。可以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日就是楚汉战争拉开大幕之时,韩信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关键先生”,刘邦因为拥有了韩信这一大才,胜利的天平才完全向他倾斜。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霸天下,项羽放走了韩信,结果失去了江山,刘邦重用了人才,最终成就了帝业,可见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其实项羽并非不重视人才,他的叔父项梁向他推荐了范增,他不也是屈尊请来范增并尊其为“亚父”吗?只能说他没有发现人才的慧眼,刘邦起初也并不重视韩信,只是他身边有个好谋臣萧何,才成就了这一旷世佳话。

在刘邦夺得天下之后,本该重赏功臣共享富贵,他忌惮韩信的功绩和才华,时时感受到韩信对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的严重威胁,视其为心腹大患。于是他开始了铲除异己的计划,将韩信由齐王降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实话实说,刘邦并不忍心处大功臣韩信,所以他睁只眼闭只眼地让吕后干,最妇人心,最终吕后与萧何密谋,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年仅35岁。

后人在评价韩信时是这样说的“成败一知己,生两妇人”,其中知己是指萧何,韩信的成功缘于萧何的力荐,而他的失败也是萧何一手操作的,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在他忍饥受饿之时,是漂母施舍饭给他吃,而他最终又是于吕后这个妇人之手,所以说是“生两妇人”。韩信的悲惨结局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他的错误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他不该称王,“王”永远是皇帝所疑忌的,皇帝只有除之才心安;第二是他不该仅仅称王,他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他的手下谋士蒯通在他的鼎盛时期曾劝过他,让他自立单干,但他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因为他是一名职业人而非政客,他不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到当他哀叹“兔狗烹,鸟尽弓藏”时,也是为时已晚,这是一个历史悲剧。

选自网络

再说岳飞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去,至此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国不可一日无君,同年,康王赵构顺应天意在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政权,是为宋高宗。岳飞便是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最杰出的事统帅、民族英雄,他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被誉为南宋的中兴四将,岳飞位居首位。

如果说韩信重在“谋”,那岳飞就是文武双全,他的岳家在抗金战争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是南宋抗金的重要力量,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在朝廷里却并不受欢迎。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不仅不支持岳飞的抗金主张,反而百般阻挠,在岳家势如破竹,眼看国土失而复得、国耻指日洗雪之时,宋高宗害怕岳飞破坏了与金国的 “和平”大局,便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让即刻到手的胜利化为泡影。此时的岳飞欲哭无泪,不禁仰天长啸,以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写下了不朽词作《满江红》,他的这首词和他那精忠报国的情怀,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选自网络

岳飞把“收复河山,迎回二圣”作为自己的理想,可他不明白,宋高宗赵构提出的这个口号不是本意,这是政治需要,因为他有了这个目标做幌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做皇帝,如果真的迎回了“二圣”,那他的这个皇帝还当得了吗?难道可以“三圣并尊”吗?所以岳飞太心眼了,他没有洞悉宋高宗的真实心思,宋高宗趣怪网希望与金国讲和,哪怕只有半壁江山也无所谓,“二圣”是不能迎回来的,什么国土沦丧?什么主上蒙尘?这些都不要紧,自己过太平日子才是硬道理。所以岳飞力主抗金实际上是违背了圣意,违背圣意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是。尽管岳飞没有错更没有罪,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了确保与金国的“和平共处”, 宋高宗最终授意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于临安风波亭,时年39岁。

岳飞的悲惨结局原因也有两点,除了他违背了圣意之外,还有就是他得罪了同僚。为什么说他得罪了同僚呢?因为当时满朝文武几乎都是在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有岳飞这样的为数不多的人想有所作为。岳飞太正太直太执着,他能力太强,功劳太大,所以留给同僚的只有羡慕嫉妒恨了。他的抗金行动得到了全体国民的拥护和支持,他的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为历代人民群众所敬仰和爱戴,应该说他赢得了天下黎民,但也就得罪了满朝文武。那些同僚明着斗不过岳飞就玩阴的,在他受冤入狱时,满朝文武居然只有韩世忠一人为他说过公道话,估计其他同僚都在偷着乐。由此可见,岳飞是个头脑极其简单的人,也是个缺乏生存智慧的人,他不懂政治只会打仗,不知朝廷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所以他的结局也同样是一个悲剧。

选自网络

说说诸葛亮

诸葛亮是古代人才中结局最完美的一个,他可以说是生得逢时,得其所。

他出生在一个乱世,那正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加上他又遇上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这让他如鱼得水,终于找到了能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远大抱负的舞台,自此也开始了他光辉灿烂的人生。而他的更完美,他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的崇高理想,六出祁山攻打魏国,最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故于五丈原中,享年54岁。他用他的实现了“鞠躬尽瘁,而后已”的铮铮誓言,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选自网络

刘备造就了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自古以来被视作君臣关系的典范。如果没有刘备的慧眼和胸怀,诸葛亮这块金子恐怕还真闪不了光,他可能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野村夫。刘备敢于信任他重用他,给了诸葛亮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而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呕沥日夜操劳,完成了士人们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名垂青史、彪炳千秋,这是“为知己者”最好的例证。明代的李善长刘伯温也是大人才和大功臣,但他们没有诸葛亮幸运,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朱元璋,结果李善长被斩,刘伯温被害。历史是那么的冰冷,而诸葛亮的人生际遇和完美结局却被涂抹上了很多温情的色彩。

我们常常认为诸葛亮人才难得,实际上刘备更难得,因为历史上“诸葛亮”并不少见,而“刘备”却只有一位,所以千百年来诸葛亮与刘备的稀世之遇一直为士人们津津乐道。很多人抱怨人才难找,其实只能怪自己没眼光,要知道诸葛亮在刘表的地盘躬耕多年而且还跟刘表有着亲戚关系,刘表却没有发现诸葛亮这个一等一的人才,也就是说最容易得到诸葛亮的其实是刘表而不是刘备。可见刘表是个绝对的庸主,而刘备却是个难得的明主,结果刘表将祖宗留给他的地盘给弄丢了,而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却开疆拓土成就了一番霸业,明君与庸君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毕竟属于少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二八定律”,说的就是人才的数量是“二”,但他们的作用和贡献却是“八”。就因为人才的作用和贡献大,他们才会招致忌恨、孤立、排挤、打压甚至陷害,要知道权力有的时候被掌握在无能者的手中,这些权力拥有者因为无能而时时害怕地位不保,所以他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往往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来对人才加以控制和压制,以消除人才对自己的威胁。人才既然属于弱势群体,就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时时提防佞小人的暗算和陷害。常言道,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始终保持低调,锋芒不宜太露,学会媚上逢迎,宁可碌碌无为,这就是生存智慧,如果没有这种智慧,人才很难有个好的结局,鲜活的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些。

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最终会有一个公正的评判,只是到了那一天时,那些韩信岳飞们也只有“含笑九泉”了,这是人才的悲哀。

作者肖哲

作者肖哲

湖北孝感安陆人,非职业曲艺作家、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陆市作家协会会员、草根艺人(相声、小品、演唱)、主持人(综艺主持、婚礼主持)、节目编导、活动策划、活动撰稿、业余写手、共产党员、爱心人士。他著有《肖哲相声作品集》一书、创作有多个小品,以及多篇网络博文,也曾染指过多类奖项。他曾就职于孝感华农梦酒业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艺术团团长,现调职到大悟二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痛并快乐着”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文以致用、实用时效、反对纸上咏叹、反感无”是他的文学态度,“在艺术的追求上,宁做独行侠,甘为苦行僧,因爱坚守,不忘初心”则是他的艺术情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