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历史之最(曾半年暴涨70%的科创板)
今天我们来说说曾经半年暴涨70%、红透半边天的科创板。
一、科创板的历史
在美国,主要有两个交易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纽交所里面主要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
比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麦当劳,等等。
而一些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芯片、新能源汽车这类的企业,都主要在纳斯达克上市。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苹果、Google、FACEBOOK、英特尔、特斯拉这些企业,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新兴行业的特点,在于增长速度快,都很缺钱,需要快速上市融资,以求更快的发展。
这些公司对上市地的要求是上市周期快,上市对营业收入、对盈利的要求低。
这两条,纳斯达克都符合,所以多数科技公司就更喜欢纳斯达克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纳斯达克,才让这些科技公司能够肆无忌惮的野蛮生长,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回看A股,我们常说的主板,就类似于纽交所。
而我们一直缺一个,门槛更低,要求更低的板块,来给我们自己的科技类企业上市使用。
其实最早是想让创业板来承担这个重任的。
A股的创业板,最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划了,可惜还没等弄出来,美国科网泡沫在2000年被捅破了,股价一落千丈。
师傅都被别人打残了,徒弟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学拳的动力。
在2004年我们先搞了个中小板,想试一试,但也没试出什么名堂。
2009年,时隔10年,创业板终于成立,但不是注册制,而是审核制,也就是要排队的那种。
一排队排好几年,企业若真是急需用钱,在排队过程中可能已经饿死了。
所以在那段时间,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更多会选择去海外上市。
就这么过了很久,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一直没能完成。
直到2018年底,中央决定,再搞一个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给高科技企业上市服务。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
7月底,首批科创板企业就上市了,可谓是火箭速度。
A股终于有了注册制的股市板块,具有重大意义。
说来也奇怪,搞了20年没搞出来的创业板注册制,就在科创板成立之后不到1年,也就是2020年的4月份,也搞定了。
这就有点像教育孩子。
你儿子天资聪慧,没怎么使劲学就能在班级里考第一。他就是没动力去考清华,怎么办?
去找校长,把学年中同样聪明且努力上进想考清华的同学调到他身边,跟他做同桌,就行了。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二、科创板的成绩
科创板开板之后,先度过了一段没有指数的日子。
也很好理解,就那么几个股票,数量太少,想知道涨跌直接看股票就行了。
在科创板开板后的一年,2020年7月23日,科创板终于有了属于他的第一只指数——科创50。
科创50指数起始时间是2019年12月31日,那天它的点位是1000点。
到2022年4月1日,指数点位是1089.19点。貌似没什么变化,其实中途还是经历了不小的颠簸的。
比方说在2020年,开年不到2个月,科创板就涨了40%。
到了7月分则涨了70%多,那时候的科创板基金是非常火的。
只不过,股票市场最终都难逃估值的地心引力,后面科创板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慢慢消化之前较高的估值。
三、编制方案及权重
科创50指数的编制方案,简单的说就是把科创板所有股票按市值大小排名,排名前50的,就是这个指数的成分股了。
在加权的时候,是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且单个股票的最高权重不能超过10%。
在这样的编制方案下,截止2022年4月1日,科创50指数前20大成分股及行业分布是这样的
乍一看,大家可能就会对这个指数十大权重股有概念了,绝大多数都是信息技术和工业。
我把行业数据做了详细的拆分,也可以印证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的。
这个指数中,有一半的股票都是信息技术行业。还有20%的工业行业,以及15%的医药卫生行业。
从行业分布上看,确实符合科创板这一称号。
四、指数估值
科创板中的公司都是以科技型企业为主,预计这类公司的增长速度会高于主板的传统企业。
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也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万一技术路线选择错了,公司可能就会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淘汰。
我们在给这类企业估值的时候,既要乐观,又要谨慎。我个人对科创50的利润增速预估是年化20%。
根据对应表,20%的增速对应的合理市盈率是25倍,上下浮动30%,低估线17.5倍,高估线32.5倍。
截止目前,科创50的市盈率是55.68倍。
基于这个估值,我个人会选择持续观察这个指数。
持续观察,你们懂的。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