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残暴历史之最是谁啊(冷门皇帝刘粲:残暴到
(隐帝刘粲 形象)
刘粲,年少出众,文武双全。
这不是作者吹牛,史书上确有其事。
《晋书》少而俊杰,才兼文武。
刘粲这个人,是前赵皇室,根正苗红的帝国继承人。
前赵,是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政权,创始人是匈奴人刘渊。
刘渊当年是匈奴王室,西晋朝廷为了提防刘渊搞事儿不安分,把他弄到了西晋朝廷里来上班,,都是一些类似弼马温之类的工作,朝廷从不让刘渊掌权,也不让他领兵打仗,目的就是为了防住刘渊,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身边。
结果,后来八王之乱一爆发,朝廷大乱套,西晋官员张轨趁乱建立前凉,蜀汉流民李特趁机建立成汉,朝廷忙不过来,把刘渊就给疏忽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很显然,这是上天给刘渊机会,刘渊没有犹豫,二话不说,离开了朝廷,返回山西一带,召集旧部,建立了前赵。
在西晋东晋交替之际,建立个政权,不算什么大事儿,因为那段大分裂的时期可以说是天子满街有,皇帝遍地走,谁建立王朝,谁当上皇帝,那都不稀罕。
(汉光文帝刘渊 形象)
前赵政权之所以很值得单拿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那种很少见的古典蛮族帝国。
刘渊是匈奴人,按理说他建立王朝之后应该尊奉匈奴祖先,比如围刘邦于白登山的冒顿单于,或者迎娶王昭君的呼韩邪单于,,刘渊当了皇帝第一天,就把西汉,东汉,蜀汉的历代皇帝,供奉到了祖庙里,就连那个人人瞧不起的蜀汉后主刘禅,也被刘渊安上了怀帝的封号。
一个匈奴人,尊奉汉朝皇帝,打出兴复汉室的口号,可以说是十分魔幻了。
刘渊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物,称帝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岁左右了,所以只短短在位六年就驾崩了。
刘渊传长子刘和,结果刘和表现不太好,被弟弟刘聪抢走了皇位。
刘和死,刘聪立,这个刘聪也不是什么好鸟,当了 皇帝之后正事儿不干,稀里糊涂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刘聪死,刘粲立,这个我们刚才提到的刘粲,也是刘聪的嫡长子。
《资治通鉴》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
早在刘聪还没死,还是皇帝的时候,儿子刘粲就已经是朝廷里的丞相,身居要职,地位十分显赫。
如果刘粲是贤相,那没什么好说的,但问题是,刘粲这个人,人品实在是不咋地。
(前赵王朝)
一,刘粲独断专行,当了丞相就搞一言堂,大小事宜不和百官商量,全都由自己做主。
二,刘粲不结交贤良,不认识好人,反而天天和狐朋狗友们在一起瞎混。
三,刘粲这个人,性格不太好,平时还比较狂妄,经常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打压大臣。
这样的一个人,很显然是不适合当皇帝的。
匈奴人属于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的立储制度,一般是幼子继承制(如蒙古)或者秘密立储制度(如满人),在他们看来,选拔继承人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优秀的才能和人品,或者是年轻的生命力,,高度汉化的刘渊选择了把皇位传给了长子刘和,篡位的刘聪居然也把皇位传给了长子刘粲。
很显然,刘渊和刘聪人虽然是匈奴人,但内心仍然是大汉心呐。
刘粲当了皇帝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搞基建,也就是盖宫殿。
我们的刘粲同志可以说是个妥妥的黑心包工头,他在国内大量征发民工为他修宫殿,无偿劳动也就算了,问题是还不管饭。
老百姓们一个一个饿的面黄肌瘦,因伤因病死者甚多,结果前赵百姓对刘粲的怨恨值直接拉满,社会矛盾尖锐,民怨冲天,整个前赵随即陷入了黑暗之中。
刘粲的妻子,叫做靳氏,刘粲登基之后,把他封为了皇后,也就是靳皇后。
靳氏的父亲,叫做靳准,从亲戚关系上讲,靳准是刘粲的老丈人。
这位老国丈身份出众,不仅成了皇帝的爸爸,还在朝廷里担任大司空,是实打实的一品大员。
(靳准 形象)
对好逸恶劳的刘粲来说,勤政有为不如乐得自在。
年轻的刘粲很有志向,但问题是人各有志,每个人的志向,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爱山川,有人爱河流,有人爱花草,有人爱树木,有人当了皇帝之后充满理想和抱负,想要拯救苍生,创造幸福安定的社会,而有些人当了皇帝之后,只想要朝生暮死,痛痛快快,解放天性,过完自己这一辈子。
自己的岳父是当朝司空,凡事有他帮忙处理,国家大权有他帮我操持,自己岂不是可以甩手当掌柜?
于是,我们的刘粲同志把所有的政务工作全都交给了岳父靳准,转头扎进后宫,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快乐生活。
《晋书》粲晨夜蒸淫于内,志不在哀。
刘粲整天留恋后宫,朝基本上是不上了,沉迷温柔乡,那是相当的快活,他父亲,也就是先帝刘聪,刚刚下葬几天,他这个儿子的脸上,居然看不到一点点悲伤的神色。
刘粲很快乐,皇后靳氏很快乐,但岳父靳准却不是很开心。
虽然自己是国丈,虽然自己是权臣,虽然自己现在生活挺滋润,但女婿刘粲对他来说,就是一枚定时炸弹。
(靳氏皇后 形象)
别的就先不多了,自己之所以能成为权臣,靠的是女儿靳氏皇后,女儿受宠,自己借着这股风,官场得意,可一旦女儿人老花黄,或者突然失势,自己要怎么办?
刘粲一天比一天昏庸,一天比一天变态,哪天他心情不好,看我不顺眼,一刀把我给宰了,我找谁说理去?
靳准对自己的前途分外担忧,而造成他这种担忧的唯一原因,就是刘粲的不稳定性。
我们要知道,刘粲虽然是个昏庸帝王,但他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傀儡皇帝,而是一个极具攻击性的暴虐之君。
在靳准看来,刘粲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自己头顶,指不定哪天就要掉下来。
反吧!不反更待何时?
性命攸关,靳准不再犹豫,他立刻找到了朝廷里的一位大员
金紫光禄大夫王延。
王大夫官职不高,也没有实权,但这个人在朝野之间很有威望,号召力很强。
(王衍 形象)
靳准想要谋反,想要除掉刘粲,他就必须在舆论上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靳准提着礼物去拜见王延,向王延娓娓道来了自己的想法,并趣怪网希望王延能助他一臂之力,没想到王延听完之后啪一下,很快啊,拔腿就跑,奔着皇宫就去报信去了。
王延这个人,忠君爱国,就算刘粲的表现十分完蛋,但你让他参与谋反,他肯定是不干的,他不仅不干,他还豁出去,不要命的跑到了宫里去报信。
作为一个合格的朝廷官员,不参与谋反是基本原则,但光不参与谋反也不行啊,咱得去告发你们,咱得去保护皇帝啊。
刘粲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信任,值得拥戴的明主,相反,如果王衍跟靳准一起谋反,事成之后必然是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在官位和财富的诱惑之下,王衍还是选择了一条没有收益,但却充满风险的道路上。
帮助皇帝刘粲,刘粲未必会感谢他,而和靳准作对,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没有什么原因,只因为在王衍的心里,人生在世,总有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种东西,名曰忠义。
(靳康 形象)
于是,王衍同志撒腿就跑,一溜烟就已经跑到了皇宫的甬道上。
好死不死,王衍前脚踏上甬道,后脚就撞到了正在宫里巡逻的将军靳康。
碰见靳康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问题是,这个靳康不是一般人,他是靳准的堂弟,人家哥俩是一伙的。
结果,半路报信的王衍和靳康撞了个满怀,并且很快把靳康拦了下来。
没有得到靳准谋反这条关键消息的刘粲还在宫里吃喝玩乐,结果很快被靳准派出的卫士杀害在了大殿上。
刘粲,就这么死了。
皇帝暴毙,一般都是大臣悲伤,百姓哀痛,全国上下举丧,刘粲的死,却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昏君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去,除了获得了百姓们的几句嘲弄之外,再无其它。
(谢采伯 形象)
南宋有位官员,叫做谢采伯,很有文化,写小说一绝,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十六国时期的皇帝很多,刘渊,刘聪,刘粲,刘曜,石勒,石虎,冉闵,符生,赫连勃勃这样的昏君,做坏事儿都盖了冒了,他们遭遇横祸,纯纯是报应,活该。
石勒石虎是后赵皇帝,冉闵是冉魏皇帝,符生是前秦皇帝,赫连勃勃是胡夏皇帝,这都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暴虐君王。
,尽管名额不多,前赵的皇帝就占了四位。
汉光文帝刘渊,汉昭武帝刘聪,汉隐帝刘粲,以及之后的汉末帝刘曜。
古典蛮族帝国,古典起来令人感叹,野蛮起来令人生畏。
我们称呼前赵为古典蛮族帝国,是因为前赵皇帝基本上都是高度汉化的匈奴人,所以他们所建立的帝国,有着丰富的儒家和汉学基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和道德水平,就能达到和中原王朝一样的高度。
他们越是强调自己姓“刘”,越是说自己是汉室的后裔,其实就越证明他们缺少身份认同,也在追逐身份认同。
终其一生,他们都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