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历史之最(二战时苏德士兵为啥那么能打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0www.nygn.cn考古学家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当大多数苏联人还在睡梦中时,一支由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以及190艘舰组成的德国队静悄悄的逼近苏联边境地区,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他们兵分三路对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发起猛攻,在短短18天之内,德深入苏联腹地600公里。仅仅是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空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大量苏边境据点被德迅速包围,红边防守拼抵抗,一路势如破竹的希特勒在看到胜利的曙光后,一度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了苏联。

战意高昂的苏联红

为了赢得这场卫国战争的胜利,苏在与德对峙的1418天内,经常会端着波波沙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下狂奔,而德也同样战意高昂,他们甚至可以保持七天七夜不睡觉,一直驾驶坦克向苏联进攻,作为一个普通人类,你是否好奇过,苏和德哪来的这么强的战斗意志?同样是有有肉的凡人之躯,为何他们会这么能打?这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为了打赢战争,两国士兵其实都采取了“外部刺激”的非正常作战手段。

我们来看一看苏,提起苏联红,我们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就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唱着喀秋莎,高声喊乌拉!”不知不觉中,伏特加已经成了苏联红的“代表作”,从彼得大帝起喝酒便已经成了俄国的“祖传艺能”,当时彼得大帝还颁发了一道法令“任何农妇如果在酒馆里强行带走她们正在喝酒的丈夫,就必须要接受鞭刑;俄国不能只有男人,女人也必须喝酒。”俄国人对酒的痴迷就像是英国人迷恋红茶,美国人钟情可乐,所以在苏德战场上,苏就是靠伏特加来提升战斗力的。

喝酒驱寒的苏

根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苏德战争期间,伏特加是最受苏欢迎,也是提升红战意最为有效的奖品,当时苏联政府还特意为红大部队的伏特加供给制定了严格的分配制度当天在和德国人作战中获胜的士兵,允许200克的额外伏特加配给,当天在和德国人作战中失败或者没有战事的前线士兵,额外允许100克的伏特加配给,处于前线位置中,但没有作战任务的士兵,可在节日期间获得伏特加配给,所以在一些关于二战的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苏集体喝得酩酊大醉的情况,这其实并不是夸张。

苏联女兵与男兵同饮

不过战场饮酒向来是兵家大忌,因为喝酒误事在各国的历史上都有过明确的记载,所以一般国家在士兵上阵杀敌前都会实施严格的禁酒令,那为什么只有苏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不禁酒,反而还将其作为奖品奖励给前线士兵呢?

实际上,斯大林也并非没有想过要控制士兵饮酒,此前苏第1近卫集团第44近卫师的一名手,在喝完了定量的伏特加后,觉得意犹未尽,又猛灌了不少用酒精勾兑出来的烈酒,结果在战场上直接发起了酒疯,操起对着友就来了一梭子,导致数名苏联红不幸中弹。

苏手

无独有偶,在与德对抗期间,一次苏幸运收复了被德占据的巴勒斯坦火车站,车站的仓库中堆积有大量的面包、奶酪、红酒以及甲醇,无酒不欢的在大快朵颐的也萌生了更为“刺激”的喝法,他们将红酒、甲醇和伏特加勾兑在一起,本想着能痛快的过一把酒瘾,结果却因甲醇中导致数名士兵长睡不醒。

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继续发生,1940年冬季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国防人民委员会先后颁发了两次禁酒令,在这份明文规定的禁酒令中,喝酒的士兵不仅会被处以扣津贴、降职等处分,严重误事的还有可能会被押上事法庭,在其他国家看来,这应该算是正常国家的士兵该有的样子,但很快苏联领导们就发现队出问题了。

无酒不欢的苏

因为没有酒喝,苏联红的战斗意志开始大幅度下跌,心也跟着涣散,不少士兵一旦酒瘾上来甚至还会做出不可控的荒唐事,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个问题才引起斯大林的高度重视,由于当时德的战斗力太不正常了,短短18天,德的装甲车就向苏联推进了600公里,几乎可以说是没日没夜的在进攻,难道他们不需要休息的吗?为了破开这个谜团,苏联参谋们开始搜集各种有关于德的情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很快苏联就发现了德靠的是物刺激,士兵通过嗑使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快速结束战斗。

面对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德,斯大林也在想着有什么方法可以刺激一下苏联红,思来想去之后,斯大林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伏特加上面,于是乎在士兵的欢呼声中,斯大林解除了禁酒令,不过斯大林也将传统伏特加的度数做了大幅度修改,从原本高达60度改为35度以下,这样既可以满足士兵的酒瘾,也能保证他们不会太上头。

,斯大林还专门在队设立了督战员,为的就是控制士兵不过量饮酒,督战员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事态严重时,他们可以直接就地正法,所以在二战战场上,经常会出现苏干了一口伏特加后,端起波波沙喊着乌拉向敌人发起冲锋,战斗力之高丝毫不亚于嗑的德国士兵。

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伏特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不耽误前线士兵的饮用,苏联研发出一批专门用于运输伏特加的列车罐,每月定时定量的向前线部队运输伏特加,有了伏特加的加持,苏的乌拉之声此起彼伏,在冰天雪地中,他们一口闷掉伏特加,一路冲向德营地。

苏联女兵

那么德嗑的又是什么,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效力呢?德国作家诺曼·奥勒在《亢奋战纳粹嗑史》一书中说道“那是一群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超级战士”,几乎所有德国民众——从家庭主妇,到数百万前线士兵,再到高级指挥部,特别是希特勒本人,皆是服用者。”奥勒在书中所说的品名为Pervitin,学名脱氧麻黄碱,早在二战爆发前,这种可以助人兴奋的剂就已经在德国黑市上公开售卖,当时德国人叫它“泛巧克力” ,意思是像巧克力一样来出售。

Pervitin

本来这种品并没有引起德国元首的注意,因为一个国家的队如果靠这种方式来维持的话,未免有些可笑,直到闪电战发明后,元首逐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它才被广泛投入到队使用。

大家都知道闪电战讲究的是一个快字,在对手还来不及反应之时就要攻克其要害,但问题在于当时有很多国家的领土面积已经超出了闪电战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从德国开坦克到巴黎,马力全开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而一旦士兵挺进的速度不够快,闪电战的优势就会被对手的战略纵深所消化,该怎么提高效率呢?

德国队

当时古德里安提议说“如果有必要,要求士兵至少三天不休息。”但士兵也是肉体凡胎,谁能保证72小时不犯困呢,于是“嗑”一事正式被提上了日程,有资料显示,二战期间泰姆勒制厂每周会提供数百万粒Pervitin供德在战场上使用,仅1940年一年,制厂就为德国陆和空生产了3500万粒Pervitin,每当德受伤或者有困意时,他们都可以获得两粒,截止苏德战争结束后,德累积消耗了2亿粒品,所以闪电战之所以会获得如此惊人的效果,嗑的德“功不可没”。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德完美地发挥出了闪电战的优势,两天两夜跨过阿登森林,27天征服波兰,1天击溃丹麦,23天收割挪威,5天打垮荷兰,18天占领比利时,39天打服号称“欧洲最强陆”的法国,直到在苏德战场上遇到“酒驾”的苏联红,德势如破竹的攻势才戛止,而这场嗑和醉汉的对决,最终也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自我搞笑的德

德战力提升的“秘诀”被破解后,美国人也盯上了这种可以发挥“奇效”的品,几十年后他们将这种送到了越南战场上“喂养”前线士兵,仅在1966年至1969年间,美国陆就吞下了约2.25亿粒,不过“是三分”,更何况是这种违背身体正常循环的刺激性物,当年德国元首就是长期依靠神经物来维持高亢的工作节奏,最终导致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而在士兵中,停就出现戒断反应的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会出现休克和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