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史之最(两条线路将延伸到凤岗、长安!深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0www.nygn.cn考古学家

近期,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轨道五期顺利开工建设。本次规划共有11条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线路数量及里程均为深圳历史之最。其中,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将突破行政区界限延伸至东莞凤岗长安居民到深圳中心区将可实现1小时通达。

凤岗、长安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

此次开工建设的深圳市轨道五期项目中,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突破行政区限制打通深莞两市“断头路”,进一步加强跨市轨道交通联系,将按照“成熟一条、开工一条”原则加快推进。

莞深如何通过这2条地铁衔接?记者留意到,在2022年9月5日,深圳市发改委公布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其中,10号线东延(深圳段)为既有10号线的延伸线,起于双拥街站/黄阁坑站,主要功能是联系平湖中心、东莞凤岗和龙岗中心。项目建成后,实现东莞凤岗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目标。

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为既有11号线的延伸线,起于碧头站,主要功能是联系松岗和东莞长安,衔接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东莞长安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目标,支持“空港新城 滨海湾新区”西部集合城市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

凤岗、长安与深圳连接更为紧密。记者了解到,此次轨道交通五期规划线路的建设全面铺开,预计于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不仅为深圳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也为莞深两地市民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尚未取得建设规划批复

不过,尽管深圳方面表示,10号线东延(东莞段)、11号线北延(东莞段)由东莞市相关部门负责公示工作。但截至目前,东莞轨道部门并未就相关工程环评进行公示。

今年3月21日,有市民通过政府服务热线提出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有关问题。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在回复中称,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需完成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取得批复后方能实施。目前,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尚未取得建设规划批复,具体实施时间暂未能确定。

“深圳22号线预留对接东莞地铁1号线支线,能否尽快动工与深圳方面联动协调推进。”对于深圳与东莞的“携手”,市民非常期待,在采访中,居住于塘厦的陈先生期盼,企业、员工在两市之间接驾车通勤,地铁的延伸不仅可以推动临深片区的整体发展,也可大大缓解区域交通拥堵。

从目前施工进展来看,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的推进会更快速一些。

据介绍,2号线三期设虎门北站、虎门大道站、虎门金捷路站、虎门光明路站、滨海湾站、青创城站、港澳码头站、交椅湾西站、交椅湾站等9座车站,全部是地下站。虎门大道站预留与规划10号线换乘条件,滨海湾站可与深江铁路、规划中南虎城际等线路换乘,港澳码头站预留与规划14号线换乘条件,交椅湾站预留与规划3号线、深圳20号线换乘条件。该线路全长17.1公里,总投资143亿元,2022年8月开工,计划2027年建成。

尽管2号线三期征地拆迁量较大,滨海湾新区、虎门镇正结合项目工期计划,全力推进相关站点及车辆基地的征地拆迁工作,提供施工作业面。

2号线三期建成运营后,将实现东莞市区与虎门镇中心区、滨海湾新区的轨道连接,未来将与3号线、规划深圳20号线、规划广州22号线、深茂铁路、中南虎城际实现换乘接驳,大幅增强市区与新区之间的联系,有力推动东莞的新区与沿海片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十四五”预留多条线路衔接广深

在未来,东莞预留了多条线路连接周边城市,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发展。

今年3月2日,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公布了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及TOD开发最新进展,在城市轨道对接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对接研究,莞穗、莞深城市轨道交通对接通道已基本达成共识。

其中,根据规划,莞穗城市轨道交通对接通道共6处东莞1号线与广州5号线、25号线,广州22号线延伸至东莞,广州27号线延伸至东莞,东莞4号线延伸至广州增城,广州28号线延伸至东莞,广州3号线与东莞13号线。

莞深城市轨道交通对接通道共6处东莞1号线与深圳6号线支线、东莞2号线与深圳20号线、东莞5号线与深圳13号线、东莞3号线与深圳11号线、东莞1号线支线与深圳22号线、深圳10号线东延线(途经凤岗镇)。

“目前,我们跟广州、深圳相关部门的交流不断的加强,已经明确了莞穗、莞深的轨道对接通道。”6月10日,在做客东莞阳光网“阳光热线”节目中,东莞市轨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等工程的建设,争取尽早开通试运营,也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推进莞穗、莞深对接线路实时实施。

【文字】南方 记者 欧雅琴

【摄影】何绮莹 部分受访者提供

【作者】 欧雅琴;何绮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