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最的反义词是啥(语言学概论学习打卡第
第五章
第一节 语义概说
1. 语义【名词解释】
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2. 语义的分类【选择】
(1)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2)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
(3)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3. 语义的特点
(1)概括性
(2)模糊性
(3)民族性
第二节 词语意义
1. 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选择/简答】
词的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客观世界事物的反应,而且是概括性的反应。
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包括感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三个方面
感彩——人的主观态度
语体色彩——不同的交际场合
形象色彩——视觉或听觉联想
2. 语素意义【选择】
(1)1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意义就是语素义。
(2)2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意义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词义差不多就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比如“象牙”。另一种情况是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的意义推导而来,比如“国家”。
3. 义项
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义项包括理性意义,也包括非理性意义。
4. 义素
由义项分解出来的词义的区别特征。不与语音形式相关联。
比如母亲(有子女的女子)
义素 女性 有子女 长辈
方法对比法。
5. 单义词和多义词【选择】
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多义词包含互相联系的几个义项。
本义最初的那个意义
基本义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
6. 词典【名词/选择】
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英汉词典》(读音、书写、意义、用法);
历史语文词典《辞源》,收集古代词语、说明词语发展来源的词典;
描写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英汉词典》、《杜登图解英语词典》。
7. 同义词和反义词【名词/选择】
(1)同义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分为
等义词(绝对)意义完全相同。
近义词(相对)意义不完全相同但具有同义关系的词。
①理性意义不同成立——建立
②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A.感彩果断——武断 B.语体色彩诚恳——诚挚
(2)反义词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绝对反义词具有矛盾关系的词,比如“正和反”“生和”
相对反义词具有反对关系的词,比如“黑和白”“长和短”
8. 语义场【名词/选择】
由一组在意义上由密切联系的词语构成的集合,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第三节 句子意义
1.句子的语言意义【选择/名词】
词汇意义、关系意义、语气意义。
2.语义结构【选择】
“论元结构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的角色”
3.论元结构【名词/选择】
由一个“谓语”和若干个“论元”组成的一种“论元结构”。
论元名词性成分,充当的主语和宾语。谓语动词性成分,起到支配作用。
4.语义指向【选择】
我吃快了。 我吃饱了。 蛋糕他们全吃了。
5.语义特征的语义角色
施事发出者;受事承受着;与事间接对象;工具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手段;
结果表示由动作行为而产生的事物; 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之处。
6.歧义的特性【选择/简答】
歧义不等于模糊、不等于笼统、理解上有难易程度的区别。
7.产生歧义的原因【选择】
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语汇歧义和组合歧义)
8.语汇歧义【名词/选择】
同音同形(“方便的时候”) 多义词“菜不热了”“店铺关门了”
9.语法结构歧义(结构层次、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
结构层次“两个学校的校长”;结构关系“学生家长都来了”;语义结构“鸡不吃了”
注意“牛不吃了”没有歧义。
10.消除歧义的方法【简答/分析】
(1)利用特定的语言环境
(2)采用停顿、轻重音等语言手段
(3)采用替换、添加和变换等语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