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河流之最(准确认识灵沼、沣河、西周
大会报告中
会场
会场
灵沼街办领导高度赞扬了曹会长的报告
一、世界上最早的双子星都城---丰镐
3100年前,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在沣河两岸分别建成了丰镐二京。相距几十里,隔河在望,一桥相通。镐京为两京之主都城,周武王和他的后继者治国理政在此,丰京是宗庙社稷所在,承担着周都城的传统地位和宗法传承作用。
丰镐两京见证了西周王朝从建国、发展、强盛到衰落的全过程,历时三百五十多年,
在政治、经济、文化、事、外交诸方面,共同承担着管理各诸候国的中枢作用。以沣河为城中河,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双子星都城”。
二、沣河是西安的母亲河
八水绕长安,其中渭河是关中地区的过境河流,其他七水最终均汇入渭河。在“八水”当中,除过渭河和渭北的泾河,沣河是其中的“老大”。这不仅因为它的长度和流域面积为六条河流之最,还因为沣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据说大禹治理的第一条河流就是沣河,《诗经》记载“沣水东注,惟禹之绩”。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毫不夸张的说,沣河是“长安八水”中,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水。而且从文王建周到盛唐,长安城的供水主要依赖于沣河。尤其是唐代,修建了清明渠、永安渠、漕渠从沣河、潏河引水入城。所以沣河是西安的母亲河。
三、灵沼地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周公在丰京"制礼作乐",是对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
具体地说,礼的作用是维持秩序,乐的作用是安定人心。人心安定,秩序就能维持;秩序井然,社会就会稳定;社会稳定,政权就能巩固。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工程。
在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上,周朝人率先把饮酒活动规范成礼仪和制度,让人们在饮酒的时候不但享受物质的刺激,更能接受到“礼”和“规”的约束。
周朝进入了很高的文明时代,在饮酒方面格外注重礼仪,可以说,中国的酒礼从周朝开始,也从周朝定型。
在沣水两岸一直流传着仪狄酿旨酒献大禹的传说。仪狄采用的“曲发酵酿造技术”对中国酿酒史具有划时代意义,有专家学者将“曲发酵酿造技术”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传承至今的中国酿酒“六必”原则“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堪称中国最早的酿酒行业规范标准。“六必酿酒法”是西周时在沣西灵沼这里制定的。
后稷在灵沼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端。这里是“曲发酵技术”的诞生地,“六必酿酒法”规范的诞生地。所以灵沼地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四、周代在灵囿饲养麋鹿是为了确定冬至节气的时间
麋鹿为中国特有物种,因其角像鹿、头脸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得名“四不像”。
麋鹿被古代先民视为“祥瑞”,这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鹿完全不同的脱角时间。麋鹿是唯一会在冬至前后脱角的鹿科动物。历代皇室禁止民间饲养,仅供皇家禁苑饲养。
周代的新年元旦是冬至,非常重要的节日。周人为了确定冬至的准确时间,专门在灵囿饲养麋鹿,观察麋鹿断角时间确定冬至的时间。
这就是72候“麋角解”的来历。
对灵沼地区文化旅游方面的几点建议
1、成书于周代的《周礼》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清酒从周代开始一直是王室祭祀和饮用酒,最高级别酒品。沣水两岸是世界清酒的发祥地,建议在灵沼地区恢复周代清酒生产,这将是一个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
2、建议在灵台附近建设麋鹿观赏园。麋鹿有很好的寓意富贵祥和,生命力旺盛,生生不息,保佑生意兴隆和升发财。加上周代麋解角判断冬至的典故,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特色的旅游项目。
3、建议将漆器制作非遗项目引入灵沼。漆器在周代秦代汉代是非常高贵的器物,而且秦岭有着巨大的漆树的资源,目前陕西的漆器产业还非常弱,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漆器古琴、餐具酒具、艺术品产品种类很多。漆器制作非遗项目也可以研学进校园。
当代陕西研究会 曹卫民
二〇二三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