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冬奥会的历史之最(中国体育这十年——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其中35个小项参赛。中国冰雪健儿以昂扬的斗志、坚韧的毅力,奋勇拼搏,获得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作出重大贡献。今天《强我中华》系列报道《中国体育这十年体育强国》篇,请听第二集《北京冬奥创历史最佳 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四届冬奥会,跨越16年的跋涉与努力,徐梦桃终在家门口夺得中国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的首枚冬奥金牌,梦想成真,徐梦桃激动地说“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激励着我们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9金4银2铜,一幕幕精彩瞬间,见证中国冰雪健儿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拼搏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在获得北京冬奥会举办权时,在所有冬奥小项中有三分之一项目在中国还是空白。按照习大大总书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指示,中国冰雪人在筹备和备战冬奥会过程中,冰雪运动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竞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来自20个省区市,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的运动员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进入到冰雪项目国家队。
本届冬奥会闫文港在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创造了新的历史。2016年,在天津田径队练习跳远项目的闫文港通过跨界跨项选才,进入2015年才刚刚组建的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从队伍组建到登上领奖台,中国钢架雪车队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曾经连游乐园的过山车都不敢坐的跳远运动员闫文港,经过5年多的训练就拿到了冬奥会奖牌。而从铜牌到金牌,闫文港信心满满,“中国队这次参加冬奥会其实能力是具备的,但因为年轻经验上还是有些不足,尤其是大赛的经验都少,而且在心理上或者对器材的了解上还存在很大的进步,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好。”
因为冬奥会,中国北京有了第一条世界一流的雪车雪橇赛道,这无疑让中国队的训练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场地,打下更牢固的基础。中国钢架雪车领队孙帆表示,“通过北京冬奥会这个契机,把这项运动发展起来,把冰雪运动发展起来。通过我们未来持续地努力,我们相信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一块宝贵奖牌的基础上,在下一届冬奥会上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项目参赛”这一历史性突破,中国提前拿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枚金牌,奖牌成绩的影响力开启了中国冰雪运动在后冬奥时代的新开端。
从首钢滑雪大跳台吸粉打卡,到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雪飞燕”“雪游龙”“最美冬奥村”开园迎客,再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打造全冰面体验”……北京冬奥场馆的全面开放,不仅保障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还直接服务于大众体育和健身休闲,发挥体育惠民、服务于民的多种功能。
国庆假期某平台显示,国庆前3天,“滑雪”订单量月环比增长约498%;订单量排名全国前十的省份中,南方地区占据八席,广东省滑雪订单量、预订用户数和用户浏览热度均排名第一。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表示,北京冬奥会从筹备开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大的成就就是3亿人参与到冬季运动当中,“中国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准确的说,中国有3.46亿人参与到冬季运动中,这将全球冬季运动带入了新时代,也改变了世界冬季运动版图,带动全球冬季体育产业发展。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
体育力量催人奋进,体育精神鼓舞人心,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未来,中国冰雪人将以坚韧不拔的努力、攻坚克难的决心,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共赴奋勇向前的追梦之路。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