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历史之最(才貌双全潘安:古代第一美男子,
导语
要说谁是汉语文学中出镜率最高的美男子,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就是—西晋“花样美男”潘安了。毕竟“才比宋玉,貌似潘安”已经是中国人对男人的最高赞誉了。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中,都提到过潘安。那么潘安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美男子,他究竟长的多好看呢,杂谭君就和大家说下潘安的事迹。
年少成名,本名潘岳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花底》,让后人知道西晋年间有位大美男,他的名字叫潘安。可是你知道吗,其实诗中杜甫为了和仄押韵,没有称呼潘安的本名,而是取其中的一部分,这才有了名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人也多称呼这美男子为潘安,本名反而是知者甚少。
潘安本名为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县人。出生于中等宦家庭,其父出任过琅琊县的太守,祖父则是安平县的太守。
潘岳少年时期就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神童,都认为潘岳这小正太长大以后必有一番作为。不是“弱冠系虏请长缨”的大将,就是“贾生才情更无伦”的大才子。
潘岳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盼,司马炎建晋后,潘岳被太尉司空荀凯征招为辅助员司空掾,也就是现在的秘书,成为候补员的一份子。
之后潘岳更是借着晋武帝主持籍田活动的时候,给皇帝写了歌功颂德的千字文《籍田赋》,洒洒千言,文字优美,被众人所疾。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对这篇文章的评价颇高,认为潘岳是能和文学大师司马相如比肩的人物。
可也正是因为这篇歌颂皇帝的《籍田赋》,导致当时的朝廷员开始排挤潘岳,让他在候补员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蹉跎岁月,年近三十才出任了河阳县的七品县令。
荣登东晋版男人装
要说潘岳到底长的有多好看,在晋朝的人气有多大呢?
《晋书》中对于潘岳的容貌描述只有三个字-“美姿仪”,三个字把一个俊美风流、清秀风雅的美的形象立刻呈现在眼前。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其中的容止篇中就有详细介绍了。全篇讲述了三十九位帅哥的故事,可以说是东晋版的《男人装》了,其中潘岳位列其一,并且用了三个典故来展现潘岳的俊美和高人气。
第一个典故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了,相传少年时期的潘岳在洛阳街头游玩的时候,因为长的太好看了,经常让无数少女看的两眼放光,就连一些老妇人都为之着迷。这些女同志们把潘岳的牛车围起来,投掷各种新鲜的水果表示爱意,经常把牛车都装满了。
第二个典故就是连璧接茵,潘岳有位好友夏侯湛,正所谓物以类为聚,这夏侯湛也是位风采出众的美男子。他们经常一起出去游玩,这给人的视觉效应那是强强联手,每次都能造成轰动。围观的人称他们为“璧人”,再加上两人经常同坐一张垫子,就有了连璧接茵的典故了。
第三个典故就和东施效颦差不多了,左思和张载,是东晋有名的才子。这俩人长的那是相当磕碜,却没有自知之明。眼见潘岳出游如此受欢迎,自认才貌皆不比潘岳差的他们就效仿潘岳,也乘着牛车出游,准备一展风度。老百姓开始还以为是潘岳出游了,一看是这两磕碜货,这可不干了啊。于是,小孩子用石头,妇女们则是用口水来招呼他们的车架,搞的那是臭名远。
至情至孝
潘岳与宋玉,兰陵王,卫玠合称古代四大美男子,他们都是才貌双全,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对自己的妻子忠诚情深。
潘岳人长得帅,又有才华,想来有大把的美女愿意邀其做入幕之宾。可是,潘岳的感情世界却是相当的纯洁。他12岁时就和大儒杨肇的女儿定亲,成亲之后两人更是恩恩爱爱,伉俪情深。西晋元康八年,杨氏染去世后,潘岳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潘岳在任河阳县令时,当时他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之后更是因为母亲染思归故里,随即辞奉母回乡。《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岳的弃奉母的事。诗曰弃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流的仕途,被诛连三族
也许是世人太嫉妒他的完美,总要给人生一些缺憾,给生命涂上更多的颜色吧。虽然潘岳文采斐然,长的有帅气,放在现代绝对就是青春偶像巨星,他的仕途走的却是相当的坎坷。自从写了《籍田赋》遭到朝中大臣排挤后,郁郁不得志的潘岳对此是心怀不满,怨言不断,这也就更不讨上的喜欢,一直都在小阶段徘徊,后来更是因为母亲生而辞。
潘岳在辞照顾母亲的时候,回顾三十年的宦生活,仕途沉浮,一时心灰意懒,因而写下《闲居赋》,表达自己对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田园的意念。然后这只不过是潘岳一时的想法而已,醉心名利的他开始反省,最终得出自己不得志的原因是上面没人的结论。
此时掌握西晋朝廷大权的是傻子皇帝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她的外甥贾谧仗着外戚的身份在朝中结党营私。潘岳眼看这种情况,也不管贾谧的名声如何,就卖身投靠,成为贾谧麾下的“文章二十四友”的头号人物,帮贾南风助纣为虐起来。
潘岳也无愧自己的“文采斐然”,在贾南风排除政敌的过程中,成为了御用的舆论工具,更是在除太子一事起着重要作用。眼看着潘岳在政治斗争中越来越没有底线,他的母亲就劝潘岳不要再继续陷进去了,跟着贾氏集团是没有好下场的。可是认为自己站对位的潘岳只是口头接受,已经吃到有后台的甜头的他哪里还听得进去。
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铲除贾氏集团,潘岳因为和贾氏的关系太深,自然也成了被清算的对象,一意孤行的他注定要为贪婪付出代价。
司马伦囚禁晋惠帝后自立为帝,他的首席谋士孙秀当上了宰相。孙秀曾经在潘岳父亲手下当过小,负责照顾潘岳的起居生活,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侮辱他,也得罪了睚眦必报的孙秀。
不久,孙秀就诬告潘岳和石崇企图拥立淮南王司马允叛乱,将潘家夷灭三族,潘岳和他母亲,兄长,弟弟,侄子女全部被杀。当初孙秀当上宰相,潘岳还想着向孙秀求情,却不知道自己在孙秀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潘岳,魏晋时代的一代美男子,最终因为自己性轻躁,趋势利,选择了错误的投机被政治的漩涡所吞没。也许一个人在某方面太出众,往往其他地方就有大缺陷,总有一些不完美才能使得人生丰富饱满。
只是不知道当年在洛阳为他投掷瓜果的少女们会不会为他流下伤心的泪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