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的历史之最(用脚步丈量宝山的历史与未来!
春光明媚,气温渐升
沿着宝山滨江“趣”徒步
从一座塔到另一座塔
用脚步丈量宝山的历史与未来
长滩观光塔
滨江轻徒步,就从一根“金箍棒”——长滩观光塔开始。圆柱形的“通天宝塔”、深蓝色的幕墙玻璃外装、“腰际”和“颈部”紫金色的“金箍”,长滩观光塔矗立在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口,独揽约1.75公里滨江岸线。
长滩观光塔直径25.7米、高约180米,圆筒状高耸结构,建筑外形如一根“定海神针”。整个塔身地下3层、地上19层,是目前宝山区最高的建筑。
除了有着令人惊艳的外部形象,它还拥有强大的服务功能,融入居住、文化、休闲、办公、旅游等不同功能元素,更拥有垂直建筑体所特有的文体服务项目,比如即将建成的空中花园、高空攀岩以及高空绳索公园等。
届时,登上这个宝山城市新地标极目远望,向东是日出江海的壮阔豪景,向南是国际邮轮城的万国风情,宝山滨江美景360度尽收眼底。
宝山滨江
180米高的“金箍棒”旁,是蓝灰相间的滨江步道,曾被誉为“魔都最美健身步道”。
不远处的码头上还在日以继夜地作业,一派繁忙景象与浩瀚无垠江面营造出反差感,生动又和谐。红白岸标搭配蓝天白云和路过的船只,无论白昼还是黄昏,随手一拍就很出片。
继续前行,滨江打了个漂亮的转角。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在宝山滨江既能看拂晓又能揽薄暮的神奇景象,仿佛日出的一头就连着落日。散步、骑行、慢跑、路冲、遛狗、放风筝,所有人放缓节奏,尽情享受生命带来的律动感。
“最美步道”一边是水天相接的江面,一边是绿影婆娑的植被,色彩搭配极度舒适,让人一眼便绝赏心悦目。堤岸旁的沙滩、滑滑梯则是孩子们的玩乐天堂。滨江岸线上设置了吴淞文脉地标,一幅宝山“五个百年”的风华长卷就此展开。
宝山滨江公园的绿影深处,融合办公、展示、培训、活动、直、驿站(志愿服务站)等功能于一体的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向市民游客常态化开放。
午后,很多人选择在这个宠物友好的公园里支起帐篷天幕,捕捉绿影间的阳光、轻柔的江风和惬意的时光。
零点广场
沿着吴淞口路继续一路向南,就能到达位于宝杨路1号的零点广场。
一群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东方之晴”客运中心临江相望,见证着宝山百年吴淞口的魅力。
矗立在广场上的水位钟是地标性的打卡点,也是宝山滨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站在广场中央,就能感受到历史长河滚滚而来的庄严与肃穆。零点广场名字来源于“吴淞零点”。“吴淞零点”是中国确立最早的高程基准面,也是我国最具标志性的长江入海口的基准面。
清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71-1900年),根据长期在张华浜人工水位站的水位观测记录,由海关巡工司在光绪二十六年左右制定了一个当时实测到的最低水下略低的高程,作为该站水尺零点。初设时名为“吴淞海关零点”,后改称“吴淞零点”,作为港口高程起算面。进出长江口、上海港的船舶都离不开吴淞水文站的水位作为指引。
上海吴淞炮国家湿地公园
零点广场旁就是上海吴淞炮国家湿地公园的北门。
地处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口的上海吴淞炮国家湿地公园,由湿地与陆地两部分组成,因古时在此建造水师炮台,故得名“炮”。
作为昔日的事要塞,这里见证了百年硝烟战火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新生。鸦片战争、“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解放上海吴淞战役,这里都是主战场。
除了炮台纪念广场,公园内还有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长江11号主题邮局、贝壳广场、日晖桥、矿坑花园等内涵与颜值并存的打卡点。
公园沿江岸线长达2公里,漫步亲水木栈道能欣赏到独特的江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斑嘴鸭、鸳鸯、织女银鸥等珍稀鸟类,感受野趣和人文共舞的美好。
吴淞口灯塔(远眺)
沿着上海吴淞炮国家湿地公园的沿江木栈道漫游远眺,一座美丽的白色钢筋混凝土灯塔伫立在石埂尽头,它就是吴淞口灯塔。
吴淞口灯塔的前身河塘灯桩建于1928年,是一座钢架结构,设置在堤坝坝端的警戒灯桩。
如今的吴淞口灯塔塔高20.1米,灯高17.4米,塔身纯白,加以“小红帽”点缀,整体设计为传统欧式塔型,局部采用民族特色的创新结构,备灯射程7海里,装有雷达应答器,在茫茫大海中熠熠发光。
作为一座无人值守的灯塔,吴淞口灯塔是中国与世界来往的第一道水上大门的重要助航标志,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港的标志性建筑和观景点之一,更是见证吴淞以港兴城、申城百年精彩蝶变的“上海港航道守卫者”。
徒步线路(长约4公里)
长滩观光塔——宝山滨江——零点广场——上海吴淞炮国家湿地公园
从长滩观光塔到吴淞口灯塔
走进宝山的历史
发现宝山的精彩
通讯员庄轶凡
编辑肖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