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历史之最(潍坊坊子的历史故事——“坊茨小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1www.nygn.cn考古学家

“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让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存从此湮没,了无痕迹,再也无处寻。”坊茨小镇“镇长”冯义厚如是说道。而“坊茨小镇”的兴衰发展也是一段坊子百年历史的缩影。

名字的由来

据传,故驿道一般自州县向外十里为亭,二十里为堡,三十里为坊。

据《坊子区志》记载,唐代,在潍州南至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名曰“三十里井子”(此处距潍州衙门大堂正好三十里)。井旁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现土堆已平,水井保存至20世纪80年代,现不复存在。经当地居民指认,其位置在行政街与恒安街交叉口南约30米处)。清末,前宁家沟刘起有父子在驿道边、土堆旁开一客店,地处南北驿站间,过往客商络绎不绝,多在此处歇脚食宿,又加刘氏买卖实在,因而生意兴隆。大家便将刘氏路边店处称为“坊子店”,从此有了“坊子”之称。

坊茨小镇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两侧发展,曾经是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也是一个“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独立城区。据说,坊茨小镇本名“坊子”,“坊茨”是德国人的音译,可能是西方人对“子”咬字不清,才把“子”读成了“茨”。而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坊茨小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坊茨小镇的前世变迁

1869年因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坊子的煤炭资源进入德国人的视野。

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取得胶济铁路修筑权和沿线15公里范围的矿藏开采权。同年4月,德国人就在坊子地区勘探出煤炭储量。

1901年德国的山东煤矿公司在坊子开采出了煤炭。

1902年胶济铁路修到潍县时,一路向西的铁路却向南绕了一个大弯,绕到这个有煤炭资源的地方,并以“坊子”命名该火车站。

1903年: 随着坊子火车站开始运营,来自不同国度、带有不同目的的乘客在这里进进出出,渐渐催生了坊茨小镇(Fangtze Euroton)。

1905年: 坊茨小镇开始繁荣,德司令部、医院、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别墅区陆续出现。

1914年: 日本出兵青岛。

1915年: 日本以战胜国的身份强行接管了德国在坊子的一切权利,设立领事馆、建电厂、办洋行、贩烟草鸦片。

1945年: 抗战胜利,坊茨小镇进一步扩展、人口增长,空前繁荣。

1984年: 煤矿停产,胶济铁路复线改造,不再绕行坊子,一列客运列车驶离坊子火车站。

1995年: 坊子区政治中心北移,坊子就在种种历史原因中惨遭“遗弃”。

至此,坊茨小镇开始静默、衰败,德日建筑群逐渐废弃至无人问津,坊子火车站再也没有迎来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段历史挣扎着逐渐被人遗忘。

坊茨小镇的全新重生

经过时间的洗礼,褪去实际功用的坊茨小镇又因历史的眷顾而推开了旅游的大门。2008年,在潍坊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通过一系列收购、整合、修葺,坊茨小镇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利用德国修建的铁路设施沿线在原坊子火车站筹建----胶济铁路博物馆。

利用德式建筑相对独立的院落创办山东的“798”艺术区-----开设油画创作基地。

利用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小巷子。铁道、旧火车站、小旅馆、旧银行、布店、米铺等建设近代历史题材的影视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所有的博物馆也好,展览馆也罢,所有的纪念都为了不忘却这段百年历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