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藩王之最(大明秦宣王朱怀埢:昨日破落户,
前言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远在北京的明世宗朱厚璁收到了一份来自西安的讣报,大明身份最尊贵的亲王秦王朱惟焯去世了。这位秦王素以贤德闻名,两年前还曾向朝廷捐银一万两以资助修建太庙,嘉靖皇帝对他印象很好。
明代亲王爵位世袭,朱惟焯不但无嗣,还是其父秦昭王朱秉欆的独子,恍惚间明世宗想起来当年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和自己的关系。无非再来一次兄终弟及而已,朱厚璁没有太当一回事。最终礼部员报上来的承袭人选却是一个名叫朱怀埢的镇国中尉,还是让皇帝陛下大跌眼镜。
亲王之下是郡王,郡王之下是将。将还分为镇国、辅国和奉国三等,奉国将之下才是中尉。朱怀埢的高祖父秦安王朱公铭是已故秦王朱惟焯的曾祖父,可想而知二人之间统有多疏远。究竟堂堂的秦王府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才让朱怀埢这个远支宗室被从天而降的亲王爵位给砸中呢?这个事情说来话长,需要好好地捋一捋。
明世宗画像
兄终弟及,再一再二
明代的宗室人口,历来都饱受诟,认为这些人拖垮了大明的财政。著名史学家王世贞有一本大作《弇山堂别集》,里面有大量的明代宗室资料。而对其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明代宗室人炸式增长,主要“归功”于晋、周、代等少数几家王府,其他各支宗室的人口并不算离谱。
比如在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的时候,山西太原晋王府的宗室人口已经高达4979人(女性人口约占30%)。和晋王期分封的开国藩王,位于陕西西安的秦王府,却只有1007人。其中女性人口约占四分之一,还有15%的革爵庶人。当时晋王府除了晋王之外,还有12位郡王。而秦王府除了秦王之外,就只有1位郡王。可以说秦王一脉不但子嗣艰难,还是大宗绝嗣次数最多的一支藩王。
大明的首封秦王是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子朱樉,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三月二十日被宫人,终年40岁,后赐谥曰愍。老朱一共26个儿子,其中有仁厚的,有英武的,有刚烈的,有胡闹的,像朱樉那样奇葩的,也真不多。毕竟能在后还让老爹在祭文中还破口大骂的,朱樉是独一份。
今将谕祭秦王祝文,开写于后朕有天下,封建诸子,期在藩屏帝室。尔樉,年次东宫,首封于秦。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矣,余辜显然。特将尔存日所造罪恶,列款昭谕,尔其听之。—《太祖皇帝钦录》
一位父亲,在儿子后说出一句“余辜显然”,可以想象其内心有多么得悲愤和痛苦。秦愍王共6子,除长子朱尚炳袭封秦王外,其余五子朱尚烈封永兴王,朱尚煜封保安王,朱尚烐封兴平王,朱尚灴封永寿王,朱尚炌封安定王。
秦王封国西安
朱尚炳其实是秦愍王次妃、开国元勋卫国公邓愈之女邓氏所生,但既然祖父朱元璋愿意册封他为秦世子,那他自然可以被视作朱樉的嫡长子。这位嗣封秦王也是为不安分的主,在封国“言动时有错谬”,还曾经因为私自给生母邓氏赐谥,遭到四叔朱棣的训斥。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三月十一日朱尚炳去世,终年33岁,赐谥曰隐。秦隐王朱共4子,除嫡长子朱志堩袭封秦王外,其余三子朱志均封渭南王,朱志(土 絜)封富平王,朱志堢封宜川王。
从朱志堩开始,秦府大宗不断陷入绝嗣的轮回。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初七日朱志堩去世,年仅21岁,赐谥曰僖。由于秦僖王无嗣且是秦隐王仅有的嫡子,根据《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秦王爵位由其庶长兄渭南王承袭,这是秦王一脉第一次兄终弟及。
朱志均仅仅做了两年秦王,就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初七日去世,年仅24岁,赐谥曰怀。可怜此时的秦王妃张氏才过门十天就做了寡妇,显而易见的是秦怀王也没有子嗣。于是秦府只能“兄终弟及”,由秦怀王庶弟富平王进封秦王。
壬寅,命行在礼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张瑛、郎中陈敬为正、副使,持节封秦怀王庶长弟富平王志(土 絜)为秦王,妃陈氏为秦王妃。以怀王无嗣,故令弟袭其爵。—《明宣宗实录卷四十》
莲湖公园昔日秦王府的莲花池
三传之后,大宗绝嗣
富平王进封秦王之后,一共在位28年,生了四个儿子,算是稳住了两任秦王连续绝嗣的尴尬。史书对这位秦王的评价是“好古嗜学”,也是在他手上秦王府西安三护卫被正式裁撤至只剩一护卫。
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七月二十八日,秦王朱志(土 絜)去世,享年52岁,赐谥曰康。秦康王共4子,嫡长子朱公锡袭封秦王,其余三子朱公铭封临潼王,朱公镗封郃阳王,朱公鏳封汧阳王。
朱公锡在位29年,“以贤闻”,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二月二十四日去世,享年50岁,赐谥曰惠。秦惠王共2子,庶长子朱诚泳先封镇安王,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九月进封秦王。史书上曾经有秦惠王次子朱诚河的赐名记录,但从没有后续封爵来看,应该是没有成年就去世了。
甲申,赐秦惠王第二子名曰诚河。—《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
秦简王朱诚泳手迹拓片
朱诚泳在位11年,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六月十五日去世,享年41岁,赐谥曰简。这位秦简王虽然在位时间不算很长,口碑却非常好。在他去世的时候,《孝宗实录》破例花了大篇幅来介绍其生平善事,这是非常罕见的。朱诚泳“天性孝友,好礼谦恭”,自己醉心于学问不说,还能让利于民,堪称宗室贤王的典范。
撤鹰房以创侍从儒臣之馆,捐隙地以益正学书院之基。累蠲本府人役租税以二万计,一时宗室中称好贤乐善者归焉。所著有《小鸣稿》、《世德录》。—《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八》
可惜这位秦王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儿子。七十多年之后,秦府不但出现大宗绝嗣的尴尬场面,甚至这一次连兄终弟及都已无法做到。上文说过秦惠王只有两个儿子,次子朱诚河又已早夭,朝廷只能从秦康王庶长子朱公铭那一支子孙中选取新一任秦王。
朱公铭是本文主角朱怀埢的高祖父,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九月封临潼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八月去世,享年44岁,赐谥曰惠简。这位临潼惠简王去世之时,他的弟弟秦惠王朱公锡依然在世,恐怕朱公铭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孙子会在50多年之后成为秦王。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惠简王嫡长子朱诚澯袭封临潼王。朱诚澯是朱怀埢的曾伯祖,二人之间和秦王之位的联系依然差着十万八千里。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十二月,临潼王朱诚澯去世,享年40岁,赐谥曰和僖。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十一月和僖王庶长子朱秉欆袭封临潼王。秦简王后,秦藩一脉中和他关系最近的就是这位临潼王朱秉欆。
明代亲王九旒冕
秦府大宗又双叒叕绝嗣啦,这次馅饼砸到谁?
虽然从辈分上说,朱秉欆只是秦简王朱诚泳的从子(堂侄),大宗无人,只能由他进封秦王了。可是朱秉欆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十月进封秦王,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七月便不幸去世,年仅22岁,赐谥曰昭。
好在万幸中的万幸,秦昭王的时候留下了一个3岁的庶长子朱惟焯。由于朱惟焯年纪实在太小,朝廷也怕他活不到成年,让秦简王妃廖氏暂摄府事。其实和僖王一共有3个儿子,除了秦昭王以外,二人分别赐名朱秉杊和朱秉椟。从堂堂秦王府只能让王妃来管事来看,秦昭王的这两位兄弟应该也没有活到成年。
由于名义上管理府事的朱惟焯年幼,秦简王妃廖氏又是女流之辈,秦藩宗室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永兴王府奉国将朱诚浔带领一帮小混混闯入西安府仓,殴打监仓府同知郁敬修,强迫索要禄米。廖氏让朱惟焯对其“告庙示惩”,朱诚浔却不服管教。孝宗皇帝不得不颁下敕书强调朱惟焯的身份地位,称秦府“将、中尉、仪宾之属敢有抗违者,具奏处治”。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十月,10岁的朱惟焯终于袭封秦王,廖氏也算松了一口气。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三月,朝廷分别追封朱惟焯曾祖父临潼惠简王朱公铭和祖父临潼和僖王朱诚澯为秦王。至于朱惟焯本人,也因为有“贤行”受到朝廷嘉奖。
癸巳朔,秦王惟焯有贤行,陕西抚按任洛等以闻。得旨秦王忠孝尚义,贤德著闻。既经勘实,照例写敕,遣奖励。仍令有司具彩币、羊酒,并给坊扁以示表异。—《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秦康王后裔关系图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八月二十八日,秦王朱惟焯去世,享年47岁,赐谥曰定。秦定王后,秦府遇上大宗绝嗣的尴尬。当初秦昭王朱秉欆进封秦王之后,原本的临潼王爵位就被除封。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的时候定下由惠简王朱公铭庶长子镇国将朱诚润奉惠简王祀事。朱诚润后,由其嫡长子辅国将朱秉柎继续奉临潼国祀事。据史书记载,朱秉柎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惟熜早夭,另二子为奉国将朱惟燫和朱惟燔。
秦定王后,朝廷让朱惟燫之子镇国中尉朱怀埢以从侄的身份主丧并理府事。朱怀埢很乖巧,时其父奉国将朱惟燫依然在世,于是他提出自己只主丧事,府事则由朱惟燫管理,朝廷也答应了。朱惟燫自我感觉良好,向朝廷提出袭封秦王的要求,结果被明世宗一票否决。
乙未,敕故秦定王惟焯从侄怀埢管理府事,待终丧袭封。先是惟焯卒无嗣,继妃林氏奏以怀埢主丧管府事。怀埢自请主丧,而以管理让其父惟燫,得允。惟燫因是遂请进封。礼部奏覆非例。诏不许,敕惟燫归本府,还所降敕。—《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十二》
说实话朱惟燫这位奉国将,应该比他儿子更有资格进封秦王,难道朝廷恪守的原则是“我没有给,你不能要”?还是说一定要比照当年秦昭王朱秉欆以从侄身份继承秦简王朱诚泳爵位的先例不成?
秦简王墓出土文物
话说秦王这个爵位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有朱惟燫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前,还有人不心。朱怀埢的三叔奉国将朱惟燔不惜违反祖制,偷偷离开西安,打算去北京向嘉靖皇帝当面陈述。朱惟燔的脑子确实不好使,不说他的伦序还排在朱惟燫后面,就这越关赴京的行为已经足够削爵了。很快朱惟燔就收到了他的奖励,到凤阳高墙领取免费牢饭,期限终身。
己未,革秦府临潼王府奉国将惟燔爵,禁住高墙。以越关奏扰,与侄怀埢争袭故也。—《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九》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十二月,镇国中尉朱怀埢进封秦王,其妻恭人崔氏进封秦王妃。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秦王岁禄一万石,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水浒传》中花荣大闹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就是恭人,在命妇之中只有四品,和王妃之间也有着巨大的悬殊。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二月,朝廷追封秦王朱怀埢曾祖父朱诚润为秦恭王,祖父朱秉柎为秦顺王,生父朱惟燫为秦端王。这些人之中,最最郁闷的应该就是秦端王朱惟燫了吧。也不知道朱怀埢进封秦王的时候,他老人家还在不在世。不然父子二人见面的场景可就尴尬了,谁给谁行礼呢?
明代镇国中尉冠服
朱怀埢做了19年秦王,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去世,享年43岁,赐谥曰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四月秦宣王庶长子隆德王朱敬镕袭封秦王。其实当时朝廷刚刚定下王府旁支不许袭爵的条例,礼部提出秦宣王本身就是冒封,所以隆德王也不能袭爵。可是不让朱敬镕袭封,难道将秦王除封?这个担子太重,明穆宗也不愿意承担,最终还是允许由朱敬镕袭封秦王。
庚午,时新定各王府旁支不许袭爵之例。于是秦府隆德王敬镕,襄府安福王载尧俱以先是冒封,法当革职袭。礼部以为请。得旨敬镕、载尧伊父既系例前承继,并准袭封。—《明穆宗实录卷三十》
朱敬镕后赐谥曰靖,由其嫡长子朱谊澏袭封秦王。朱谊澏后赐谥曰敬,而秦府陷入大宗绝嗣的境地。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由敬王之弟紫阳王朱谊漶进封秦王。当年朱谊漶的祖父秦宣王朱怀埢以镇国中尉进封秦王,除了袭封秦王的后代以外,其他子孙都要降封,所以朱谊漶最初的爵位只是奉国中尉。他吃到的这个饼,比他的祖父还要舒服。
也许是首封秦王朱樉造孽太多,子孙后代受其连累而屡屡绝嗣。前文说到万历年间秦府只剩下一位郡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秦愍王朱樉诸子之中安定王朱尚炌在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因谋逆大罪而被废为庶人。朱尚烈的永兴国、朱尚煜的保安国日后都以冒封除国,朱尚烐的兴平国日后则以无嗣除国。
秦隐王朱尚炳诸子中三子先后进封秦王,朱志堢的宜川国日后以无嗣除国。
秦康王朱志(土 絜)诸子中朱公镗的郃阳国,朱公鏳的汧阳国先后以冒封和无嗣除国。
换句话说,当时秦府郡王之中,只有朱樉第五子永寿怀简王朱尚灴传下来的永寿王这一支郡王依然顽强地存在着。秦王这个爵位能够传到明末,还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