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历史之最(三星堆出土世界之最,亮相央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1www.nygn.cn考古学家

昨晚央视虎年春晚大家都有看吗?

哪个节目是你的最爱?

要说哪个节目的“腕”最大

那一定是TA!

三星堆最新出土世界最大青铜面具

在央视春晚正式发布!

1月31日,央视虎年春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冉宏林和《国家宝藏》节目主持人张国立一起,现场向全国人民正式发布这一重大考古成果,为全国观众送来特别的新春大礼,也以此致敬中国考古百年。

穿越时空

遇见青铜大立人是什么体验?

威严的青铜大立人像、神秘的青铜面具……

创意舞蹈《金面》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

游览数千年前的古蜀国

“沉浸式”感受三星堆文化

↓↓↓

全世界体量最大青铜面具在春晚亮相

2021年6月23日下午,伴随着全体三星堆考古队员的惊叹和欢呼,这件青铜大面具破土而出!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目前已知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

三星堆最新出土世界最大青铜面具

这件青铜大面具宽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65.5公斤,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大型青铜面具。面具的眉部、眼睛、嘴唇线条流畅、棱角分明,面具呈“U”形,宽颐广额,粗长眉毛作扬起状,庄严肃穆的表情传递着威仪感。,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作为固定之用。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应是陈置在神庙中供人膜拜的神器。

三星堆最新出土世界最大青铜面具

据冉宏林介绍,这件面具出土时脸部正面朝下,鼻尖深埋于黄土之中,其上还叠压了近十根象牙。经过三个多月的细致清理,青铜大面具才全部露出。2021年6月23日,考古文保专家按精心拟定的方案将面具提取出坑。

位于3号坑的青铜大面具

青铜大面具提取出土的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面具保存非常完好,仅仅左耳脱落,左脸颊后方及嘴角处稍有残缺。文保人员对青铜大面具的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制作先分铸成型,将面部、脸颊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铸造,再焊接组合成一体。这既是青铜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表达。

,这件面具的右眼处还发现了丝绸残留,在古蜀文明中认为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丝绸与面具的组合,彰显神圣祭祀的内涵,也成为研究三星堆丝绸的重要物证。

面具的右眼处发现了丝绸残留

它从三件国宝文物中脱颖而出

三星堆青铜面具为何千里迢迢从四川广汉奔赴北京亮相春晚?

牛年央视春晚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天龙山佛首曾惊艳亮相,成为当晚最热话题。2021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诞生百年,三星堆考古发掘也持续吸引着国人的关注,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代考古学的积极探索。正是在此背景下,三星堆获邀登上央视春晚,讲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博大精深。这也是最新出土的这件大面具“全露脸”与广大观众见面。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000多件完整器物。这些文物中,铜顶尊跪坐人像、铜圆口方尊等文物均极有特色,不过最终节目组选择了体量够大、有视觉冲击力、最具三星堆特色的青铜大面具作为考古新发现的代表。

铜顶尊跪坐人像(左)铜圆口方尊(右) 余嘉 摄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勘探与发掘于2019年启动,从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在1986年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附近勘探发现了六个祭祀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0月,开始对新发现坑进行正式考古发掘。截至2021年底,三星堆六个祭祀坑共出土文物10000多件。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文物

国宝春晚“出差”幕后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在地底已经埋藏了3000多年,珍贵而脆弱的文物怎样从四川运往北京?全程又如何保障文物安全?

据了解,此次国宝“出差”,不仅惊动了国家文物局,还享有运送三级警卫、候场专门VIP房间、文保专家保驾护航、3D模型代为彩排等待遇……原来,众星云集的春晚上,最大的“腕”其实是它!

国宝“出差”方案先行

2021年11月,负责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了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邀约电话。

让文物上综艺节目?一向视文物为生命的考古人十分审慎。让文物长途跋涉赴京,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

为此,中央广电视总台专门请示国家文物局,获得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四川组织相关文博机构形成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实施文物清理、包装、运输、卸载、布展、警卫、保护等各项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青铜大面具的运输包装

国宝要和全国人民见面,不可能“蓬头垢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任俊锋和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主任余健是此次随文物一同进京的文保专家。据两人介绍,青铜大面具出土后,其实存在着锈蚀和表面有泥土等附着物的情况,看上去格外“沧桑”。,面具左耳脱落、左脸颊后方及嘴角处稍有残缺。在文物出土后,文保专家在科学研究分析了面具害后,有针对性地对表面泥渍、泥土覆盖物、硬结物、锈蚀物做了清除,确保文物状态稳定。正是大面具已经有条不紊整肃过妆容,并且够有三星堆特色,才一举被选中。

文保专家在检测、清理大面具

此后,以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领衔的文物修复团队遵循最少干预原则,精心设计了文物的加固防护方案,采用不锈钢钢构支架做完全物理性加固,确保文物状态满足了运输展示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铜面具右眼附着的珍贵丝绸残留物也进行了提取,才最终有了春晚节目上大面具的奕奕神采。

文保专家用不锈钢条物理固定面具

运输全程确保万无一失

任俊锋介绍,负责运送国宝的公司从包装环节开始就有详实方案。他们提前到三星堆博物馆,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原比例文物复制模型,用模型进行模拟包装演练。由于面具右眼部腐蚀严重较为脆弱,左耳断裂脱落,为免磕碰,面具和左耳单独包装。包装也有讲究,根据面具尺寸订制内外两层包装盒,中间再填减震材料,以缓解文物在运输中的冲击力。负责运输的车辆更是自带温湿度控制装置、气垫“减震”系统,让面具所处环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从四川广汉到北京约2000公里,一天不能抵达的情况下,夜晚文物怎样保障安全?在国家文物局协调下,博物馆和承运方制定了合理的运输路线,全程有安保人员押运,并且中途车辆过夜全部进入当地博物馆,确保万无一失。到了北京以后,文物也是搬运到符合文物存放环境和安防标准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暂存。

大面具装箱送入运输车辆

春晚最大的“腕”

众所周知,央视春晚出前要进行多次彩排,那么大面具经得起一轮又一轮彩排折腾吗?

余健介绍,无论是春晚的彩排还是联排,出场的均是文物3D模型。只有备和直两场,大面具才亲自登场。

这两次亮相的“规格”也不小。从“借住”的博物馆到央视直间的路途,运输公司向当地公安局申请执行了三级警卫,确保文物运输途中的顺畅和安全。到了电视台,节目组专门为文物安排了单独通道可以直接进入第一贵宾室“候场”,进了房间,大门外更是全程有安保人员防止闲杂人员靠近。而从电视台停车场到贵宾室以及从贵宾室到演厅的路段,也全部进行了清场。

在贵宾室,文保专家先把脱落的耳朵安装到面具上进行物理固定,再和运输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把面具通过定制的文物运输平台送到演厅里。

据介绍,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在结束此次“出差”任务后,将很快返回四川广汉。未来,观众有望继续在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见到它的身影。

期待与青铜大面具

线下见面的那一天

还有三星堆的更多新发现

来源 | 四川日报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提供

成都发布编辑 | 语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