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历史之最(韩信是如何忍下胯下之辱并成为
张良、萧何、韩信被刘邦呼为“汉初三杰”三人中,韩信的经历是最神奇而让人颇多疑问的,张良很清晰,韩国贵族,因秦始皇灭亡韩国而遭受国破家亡之痛,故一路追随反秦队伍而战斗不止;
萧何的来历和发展也脉络清晰,成长于秦末,任职于府,对于政治制度和僚制度了然于胸,尤其擅长治国理政,故刘邦在外征战,一直将大后方留给萧何治理,萧何不负重托,将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供需源源不断,故有后来的丞相之任。
独韩信让人颇多疑问。韩信的兵法是学谁的?他的武艺是师从哪位?都云山雾绕,不甚了了。韩信好像是突然由一个乡下无业青年,遇到刘邦后,就成为了顶级事家一样,这个跨度中间,是无限的空白,让人摸不着头脑。
唯独能够让人稍能猜测的是,韩信毕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像跨下之辱,漂母之恩,项羽之别,萧何之荐,拜将之举,等等,似乎是一条成就大事业的路子,这个发展虽然有断层式模糊,但毕竟还有一些能够说得通,天生异秉的人,往往会有惊人的发展。
下面说说史料记载的,韩信的成长经历。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当初家里穷,人又懒,经常去别人家蹭饭,为人所厌恶。有段时间,他经常到下乡南昌亭亭长家蹭饭,一蹭就是几个月,亭长妻子讨厌他,后来她每天很早把饭做好,在床上就吃了,韩信一去,饭菜已没了。韩信知道被讨厌,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再不登门。
青年韩信,整天无所事事,没饭吃,只得去淮阴城外河里钓鱼,有一顿没一顿。河边一位经常来漂洗丝絮的漂母看到韩信挨饿,心生怜悯,就天天带些饭食给他,一连数十日,竟无间断,让韩信十分感动。
淮阴有个年轻的屠夫,一贯看不起韩信,有一次调侃韩信说“你虽长得牛高马大,又常常刀剑相随,但其实是个胆小鬼。你若不怕,就来刺我;否则,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稍一思量,便低下身,趴在地上,从年轻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忍受了奇耻大辱。大丈夫能屈能伸,大概就是指韩信这种人。
项梁西征,韩信仗剑相随,不过一直默默无闻,不得重用。项梁战后,他又随了项羽,项羽任命他为郎中,他多次向项羽献计,都没采纳。刘邦入汉中,韩信投靠了刘邦,刘邦任他为连敖,负责少数民族外交事务的小,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一次,韩信等14人犯了案,被判刑立斩,13个人头都落了地,轮到他时,他抬头看见监斩的夏侯婴,大声喊道“汉王不是要争天下吗,为何杀壮士?”夏侯婴听他口气不凡,便刀下留人,一番交谈,竟心生佩服,因向汉王推荐,刘邦升他为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后来,韩信又多次与萧何对谈,萧何更是对他佩服得不行。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从此步入巅峰。
韩信之所以成为事奇才,队了萧何的推荐,刘邦的重用,关键是,他很有本领,他向刘邦献出了“汉中对”策略,使刘邦剑指关中,冲出汉中,占领关中。
韩信后与刘邦兵分两路东征,刘邦南向攻楚,韩信开辟北方战场,一连打下魏、赵、燕、齐等广大北方,为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刘邦建立汉朝,一半多的江山都是韩信打下的,他成了历史最著名的事奇才,成为了一代“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