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王朝之最都是哪些(中国古建之最(八))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1www.nygn.cn考古学家

不经意间已连载八回近百处古建,初时仅考虑20余处精华代表以飨广大读者,但伴随着资料的深入收集和拓展,一处处的“最”和“唯一”呈现于视野,令人感叹于中国古建的博大与惊艳。

瑰丽的中国古建

你看似千篇一律,但实则功能种类、形制变化多端,涉及宫殿、坛庙、寺观、塔构、石窟、园林、陵寝、城垣、民居、桥梁水利等,且每一时期细看皆有不同的风格体现。尤其是中国古建种类之繁多,例如光纪念点缀性建筑就有市楼、钟鼓楼、过街楼、牌坊、影壁、碑刻等,这是另两大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与伊斯兰建筑所不具备的特点。

瑰丽的中国古建

另一方面,“最”与“唯一”又几近囊括了过半的遗存经典建筑,其多数历经千年百年,沧桑古朴,虽有保护,但木构之形态饱经风霜,保存完好度参差不一,有一种见一处便少一处的焦迫感。此处分享,意在领略传统文化之魅力,留住千古风韵之记忆。,感谢广大读者对文中谬误之处的及时更正,后期拟一并勘误。

88【现存牌坊尊贵华丽之最―琉璃坊】

牌坊多见于纯石木结构,而琉璃坊之精美奢华堪称牌坊中的豪门贵族。其形制规格较高,现存数量稀少,并不多见,但北京算是个例外。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琉璃牌坊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琉璃牌坊(与普陀宗乘之庙前琉璃坊几乎一样,仅从坊前一对石象中予以区别)

山西介休太和岩琉璃牌坊,现存琉璃坊中唯一不同的四柱三间三楼结构

国内现存13座琉璃牌坊,其中11座均建于清乾隆时期,除了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山西介休太和岩的3处,其余10座皆位于北京,北京的几处虽清一色的四柱三间七楼的形制,但每一座都是惊艳到极致的艺术珍品。

东岳庙琉璃牌坊,这是北京唯一一处辨识度较高的琉璃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北京西山卧佛寺琉璃牌坊

北京香山昭庙琉璃牌坊

北京的10座琉璃牌坊中,北海公园就占了5座,而北海小西天又独占了4席。这小西天是清乾隆帝为祈福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大寿而建,其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殿,为一组“坛城”式建筑,坐落于水池之上,表征佛之世界。与极乐世界殿相连的是4座石桥,每座石桥尽头各设一座琉璃牌坊,象征着四大部洲。有点遗憾的是,其形制如同复制粘贴般一模一样,仅从额题文字中方能区别。

北海华藏界琉璃坊

北海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坛城”式建筑

北海小西天极乐世界殿

北海小西天四座琉璃坊

另一处较为特殊的是国子监琉璃牌坊,其位于“辟雍”殿之前,可视作辟雍的大门。横额正面书“圜桥教泽”,背面为“学海节观”,意指辟雍四面环水、周边水流不断,象征教化不息,而皇帝临雍视学时不得不把学生分开听讲。在北京现存的几座琉璃牌坊中,它是唯一不属于寺院的一座(其规格较高,覆黄色琉璃屋顶,而寺院为绿色琉璃);更是全国所有牌坊中,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而设立,是为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典范。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

颐和园智慧海及前侧的琉璃坊,应该是国内现存琉璃建筑最为壮观的一处。智慧海是颐和园万寿山最高处的一座佛教建筑,整座建筑外层均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琉璃瓦盖顶,加之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精致的琉璃佛,让整座建筑显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琉璃坊与智慧海的结合,更是彰显其气势恢宏,惊艳到令人窒息。

颐和园智慧海琉璃牌坊

89【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

登封中岳庙,五岳中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群

中岳庙一览,始创于秦(前221—前207年)

这一处概念有点大,仅能从面上作以简介。“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分布于河南郑州登封嵩山腹地及周围,包括世界文化遗产8处1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涵盖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一部古老的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中岳汉三阙,左上为启母阙,左下为少室阙,右为太室阙

会善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

嵩阳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初建于北魏(484年),原为寺庙,宋景祐二年(1035年)改为嵩阳书院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少林寺常住院全貌一览

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初祖庵,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遴选与评价为“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的庙、阙、寺、塔、台和书院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各代的礼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建筑学成就,是中国中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的源头和三教集大成之地,是中国多元文化的载体和典范。”

少林寺塔林俯瞰

少林寺塔林,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

嵩岳寺塔,始建于永平二年(509年)

登封净藏师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

登封观星台,始建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其主要遴选的文化遗产为中岳庙、汉三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及初祖庵,嵩岳寺塔、观星台等。遗产价值主要有四点其一,以汉三阙中岳庙为代表的礼制文化与建筑,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力;其二,彰显了以嵩岳寺塔、会善寺、少林寺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其三,以观星台、嵩阳书院为代表建筑科技文化,显示了我国早期天文科技、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嵩山文化“天地之中”的信仰理念,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四,嵩山历史建筑群为数众多的佛塔、墓塔、天文台、庙阙等砖石建筑,是为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建筑发展水平弥足珍贵的实物例证。

90【江南现存最大木构殿堂建筑―苏州玄妙观三清殿】(1982年第二批国保)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三清殿外立面一览

江南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千年木构殿堂近乎绝迹,唯留保国寺与华林寺等寥寥使人窥其千年之古韵。而这玄妙观三清殿,虽无千年,也是难得罕见的宋代建筑,与福州华林寺、宁波保国寺同誉为江南古建之花,视为遗存古建之经典杰作。

三清殿内部空间

三清殿为玄妙观正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距今840余年历史。建筑形制为面阔9间,广45.64米,进深6间,深25.25米,通高约27米,重檐歇山九脊顶。殿内当心间4金柱,8架椽,翼似乳状,仍保存宋代建筑营造手法。其建筑架构严谨,柱头微具卷杀,柱础作莲花覆盆形,柱间只施阑额,不用普柏枋;斗拱雄大,斗底作皿板形,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朵,斗拱和椽檩之间,施以道教彩绘图案;而上檐内槽斗拱之“六铺作重抄上昂斗拱”形式,为国内现存“唯一孤例,至为珍贵”(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三清殿剖面结构及上檐斗拱仰视平面,典型的殿堂型架构

左为下檐补间铺作,右上为内檐带上昂铺作,右下为下檐转角铺作

上檐补间及转角铺作

内部梁架及天花(这是编者目前看到的唯一一例梁架、铺作、柱体都上了保护漆的明清以前的古建筑)

800余年来,三清殿历经战乱兵燹,虽经后代不断修葺,但仍然保留了当初的构架与原貌。其形制巍峨壮丽,斗拱雄健、月梁硕壮、出檐深远、翼角高翘,既保留有宋代建筑的风韵,又体现了江南建筑的地域特点,能遗存至今,实为奇迹中的奇迹。

91【“万里长江第一阁”―湖北鄂州观音阁】(2006年第六批国保)

湖北鄂州龙蟠矶观音阁

这处位于江心巨礁之上的古建筑群,颇具视觉冲击力入夏汛期,江水上涨漫淹至观音阁,水中之阁若浮于莲花之上,飘逸随波;枯水季节龙蟠矶像一条巨大鳌鱼,浮出水面,宽厚背脊驮着巍峨观音阁,稳立江中。能令人联想到类似场景的,也只有另一处奇观—重庆的石宝寨

重庆石宝寨

此处便是湖北鄂州著名的龙蟠矶观音阁,这江心巨礁便是龙蟠矶,其距岸约200米,石势蜿蜒,矫若金龙,故而得名。而观音阁便建于矶石之上,坐东朝西,逆水而立。其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为木构架亭阁式建筑,阁长约24米,宽约10米,高约14米,基座以条石垒成,阁身墙体以青砖砌就,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余平。

江水上涨,飘逸随波

汛期降水淹至门窗

汛期水淹观音阁

观音阁近景俯瞰

它的景观奇特之处在于,建筑布局极为精致紧凑,整体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尽显雄峻巍峨、瑰丽磅礴之势。数百年来,其巍然屹立于江心,纵览长江历经洪峰肆虐与狂澜汹涌。每至汛潮,水漫楼阁,只剩楼台窗口,甚至仅剩檐牙龙吻与中亭,犹如江中巨船旋潜于浩淼江水之中;一旦汛期过去,它又水落石出,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枯水季节的观音阁

汛期一过,水落石出,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杰阁峻峥傲石矶,清代姜愃《龙蟠晓渡》有诗云“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岂堪龙久卧,但见石长留。云影轻帆处,桡声夜渡头。问津何处是,一柱砥中流。”所谓“中流砥柱”,何其应景。

92【现存古建彩塑艺术之瑰宝―山西平遥镇国寺、双林寺彩塑群】

左为镇国寺万佛殿,右为双林寺

平遥古城一城两寺,即镇国寺与双林寺,除了建筑本身,寺内陈列的五代及元明彩塑群更是闻名遐迩。虽然彩塑规模不是现存最大的一处,但彩塑种类之丰富、雕塑工艺之精湛、人物形象之饱满,实属难得罕见的艺术瑰宝。

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彩塑

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全殿共有塑像14尊。其中除3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彩塑一览

平遥另一座双林寺,尤以元明彩塑闻名于世,其存世数量之巨,造型之细腻生动,令人叹为观止。现存彩塑两千多尊(其中1560尊保存完好),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形神兼备,各具特色其塑像光滑细腻质感强,立体效果呈现鲜明;塑像人眼采用黑色琉璃珠嵌入,历经数百年依旧生动传神;其整体注重人物个性刻画与人物间呼应联系,大小两千多尊彩塑,每尊皆各具神态,无一雷同。

双林寺天王殿廊檐下四大力士彩塑

天王殿四大力士表情细节,写实与夸张结合,表现力丰富

天王殿四大天王

天王殿天冠弥勒、帝释梵天、八大菩萨

天王殿廊檐下一字排开四座巨大的金刚像,为元代作品。其上身或披巾或系腰裙,浓眉怒目,展现出力士雄壮身姿尽显威仪震慑之态。殿内天冠弥勒、帝释、梵天、四大天王、八大菩萨等塑造精细华美,面部表情生动拟人,冠饰精细非凡。

释迦殿释迦普渡众生至磐涅的一生

释迦殿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及渡海观音像

释迦殿场景不一、生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壁塑

释迦殿渡海观音

释迦殿协侍菩萨

释迦殿内沿前后壁及山墙塑满释迦牟尼成佛和渡化众生的一生,极具连环画的既视感;壁塑更是集结三教九流各等形象,涉及王公大臣、宫娥彩女、门吏马夫、市井百姓各阶层人物。其场面或宫庭饮宴、或歌舞弹唱,或鱼猎耕种、或集市贸易,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而释迦牟尼影壁后的渡海观音,安详典雅端坐于莲瓣,漂浮海中乘浪而行,满屏的动感与不可思议的出神入化。

罗汉殿罗汉塑像,有有肉、生动活泼

罗汉殿罗汉塑像,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其罗汉殿的18罗汉,不同于以往寺庙罗汉的不食人间烟火形象,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表情夸张活泼有趣,几近写实,此类风格遗存极为罕见。

千佛殿自在观音与韦驮

千佛殿神态各异的塑像

千佛殿供养人塑像

韦驮像,孔武有力,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

韦驮像细节

韦驮像近观

千佛殿的“自在观音”,曲蹲搭手于膝,潇洒坐在台上,表情惬意豁达,令人过目难忘。而殿内的韦驮像,更是精品中之极品,被誉为“全国寺院第一韦驮”。其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身如强弓,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深入,身躯夸张变形孔武有力,面部表情逼真传神。

地藏殿地藏菩萨、判等

菩萨殿大型彩塑及悬臂塑像

双林寺彩塑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实为中国元、明彩塑精华之所在。

93【现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堡式城门―南京中华门】(1982年第二批国保)

中华门瓮城平面俯视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于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年)于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门旧址拓建而成,是明代南京都城城墙的13座城门之一。其坐北朝南,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横贯东西,不仅是南京老城南的交通咽喉所在,也是明代南京都城的正南门。明代将聚宝门作为保卫南京南面的重要安全关口,投资巨大、规模极其宏伟。

中华门主城门及两侧马道

中华门主城门远观

中华门在城门内侧设置了三道瓮城,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设计最奇巧的古代城门。其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1.52万平;主体建筑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瓮城两侧各有马道,可直达城顶;整座瓮城整体设有藏兵洞27处,规模可达战时3000余士兵的洞藏与所需生活物资的囤积。

城墙藏兵洞

中华门主城门分上、中、下3层,通高21.45米,上层原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可惜毁于1937年日本侵华攻占南京时的炮火,现仅存遗址;中层设置藏兵洞,下层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3处藏兵洞。主城门以内二至四道辅助城门均为二层结构,其上为木构城楼,可惜木构均已不存。

中华门内部瓮城

中华门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及下部结构,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异常坚固。最值得一提的是城砖质量的检验制度,即每块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员的姓名,一旦发现不合格制品,立即追究责任,这应该是世界上采用的质量品控追踪制度。因其质量追踪责罚严苛,故而城砖质地过硬,其后600余年虽历经朝代更迭、太平天国战火、抗日战争等,但城门主体结构依旧保存完好。

城墙砖侧面印记,记录有制砖工匠与监造员的姓名

中华门是为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式瓮城,“天下第一瓮城”之誉名副其实。

94【现存中国历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清末及民初旧影,可见其规模

上世纪30年代末日本侵华期间的南京贡院明远楼

江南贡院位于江苏省南京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员的摇篮”。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明远楼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

江南贡院明远楼

江南贡院明远楼

江南贡院明远楼及两侧考舍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历史使命。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其历史底蕴之深厚、科举文化之昌盛可见一斑。

复建的江南贡院考舍

复原的江南贡院考舍场景

复原的江南贡院考舍场景

不过如今之江南贡院,早已不复当初宏大的规模,仅保留了明远楼、贡院碑刻等重要文物古迹,另复建有考试号舍40间并改为博物馆。现在的贡院陈列馆大门,就是当初贡院的中心明远楼,这座位处秦淮河畔的小楼,是为监视考生而设,亦为当年科举考场考生服务中心。

95【现存最早的抱厦结构实例―正定隆兴寺摩尼殿】(1961年首批国保)

摩尼殿平立面实景图,四出歇山抱厦,山花向前

讲一下什么是抱厦。所谓抱厦,明清以前叫做“龟头屋”,指在原建筑前后或两侧接建出来的房子。该形式源于隋唐时期,伴随建筑功能需要和体量扩大,组合不断丰富而产生,在宋代此类形式曾一度流行,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中亦有“龟头”、“龟头殿”的详细记载。而遗存有抱厦的建筑,其形式多样也并不少见,如下图。

万荣飞云楼,二、三层四出抱厦

故宫养心殿,卷棚顶抱厦

北海城团承光殿歇山抱厦

北京北顶娘娘庙,卷棚歇山顶抱厦

北京龙泉寺,卷棚顶抱厦

大同府文庙,正面抱厦

它的作用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效果。其一,能扩大建筑内部空间,可作为建筑入口通道的过渡性空间,后者有点类似于现代建筑譬如酒店、宾馆大堂门厅前的露天雨棚结构;其二,抱厦与主体建筑组合,可极大丰富建筑空间层次与立面形象。

故宫御花园绛雪轩,卷棚歇山顶抱厦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正面抱厦

湖南零陵武庙正殿,歇山顶抱厦

清远楼,正面歇山顶抱厦

山西介休祆神楼,二层三出抱厦

山西平遥清虚观纯阳宫,歇山顶抱厦

山西曲沃四牌楼,每面中间出抱厦

山西榆次市楼,一、二层歇山顶抱厦

陕西蒲城林则徐纪念馆,“凤凰抱厦八卦亭”

抱厦形式风格多样,有在主体建筑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与建筑呈丁字相交单层建筑中的运用;亦有卷棚、悬山、硬山、歇山等形式的抱厦与主体勾连搭接的抱厦建筑;亦或是复杂一点的重檐与主体建筑相交、搭接;也可以作为纯粹的装饰性用途,例如故宫角楼,四出重檐歇山抱厦依附在歇山主体建筑上,极具节奏韵律与美感。

故宫角楼,四出抱厦

还有一类,即所谓“破风式抱厦建筑”,其严格意义上是“破风”结构,与抱厦有一定区别。不过国内现存古建实物例证暂缺,倒是在日本发展的风生水起,称之为“唐破风”其弯弓形的抱厦屋顶与主体建筑屋顶的直线屋檐形成强烈的曲直对比,打破了建筑立面横平竖直的传统构图形式,先不论其美丑,这是日本古建后期区别于中国传统古建最明显的外观特征之一。抱厦与破风有何区别?这里不再展开,仅看下图对比有个直观的印象即可。

南宋《蓬壶侣仙图》画作中的抱厦

左为日本建筑之破风,右为中国古建之抱厦

言归正传,简要介绍一下这处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有何独特之处。其重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大殿为十字形平面布局,南北轴线呈狭长方形。摩尼殿独特的建筑布局形式,是为海内孤例,注意此处孤例并非单指抱厦,而是整体的结构特点。

隆兴寺摩尼殿正立面

摩尼殿平面及立面示意图

其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殿四面正中又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从空中俯瞰为十字形。重檐歇山顶 四出抱厦,使殿堂立面层次丰富,颜值立马提升,如果去掉四处兼具装饰性的抱厦,你会发现大殿构建比例极不协调,与周边建筑韵律格格不入。但四出抱厦造成的最大缺点是,采光通风欠佳,尤其是这种有围封门窗的抱厦结构。权衡利弊,古人显然认为建筑物立面的美观大气最为重要。

摩尼殿柱网及架构示意

其独特的平面布局,使柱网布设采用了“副阶周匝金箱斗底槽”的样式,也就是布设内外三圈,将室内空间分为内外槽,核心是内圈金柱8根用以支撑梁架及屋顶,作为沉重的支柱。这样的布局,使大殿获得了面阔七间(广33米)、进深七间(深27米)的较大空间。

摩尼殿木架构拆解示意

屋顶与柱网、墙体结构拆解,整体空间布局示意

其核心的梁架系统内金柱由阑额、梁架连接,组成摩尼殿上部主要承重大木构架。内外金柱由乳袱连接,与中心的主体梁架构成殿上檐的木框架结构。而下层檐柱与外金柱之间也用乳袱连接,使下层檐木构架与上层檐木构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稳定的木框架体系。整体架构布局严谨、构建有条不紊。

摩尼殿内部空间及梁柱架构

而铺作层斗拱健硕巨大,多达20余种不同样式遍布柱头、补间与转角。上下檐铺作皆为单抄单下昂,内檐出双抄。补间和柱头部分铺作还用了45度斜拱,构成了摩尼殿结构上的又一重要特点。从斗拱的特点看,宋代建筑在实用性与外观华美两者之间构建了和谐的统一。

柱头、补间及转角铺作

这座摩尼殿,被建筑史学者梁思成誉为“重叠雄伟,艺臻极品”,曾在有生之年四度探访、亲自测绘结构,并将其收录为古建实物中罕见的珍例,其艺术研究价值可想而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