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历史文化之最(云南临沧凤庆鲁史古镇,茶马
简单了解一下云南鲁史
鲁史古镇是云南西部茶马古道第一镇,是中国最神秘的三大古镇之一,2002年鲁史古镇被评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鲁史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列为全国210个特色小镇之一;2013年,茶马古道鲁史段成为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云南大学在鲁史建云大书苑以保护古镇级开发滇西文化,鲁史古镇是云南50大古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抗战时期茶马古道从鲁史过成为国际救援中国的一条生命线,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消失了。
鲁史古镇是滇西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总体上看,街场的布局及民宅的建设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点。,由于鲁史古镇地处茶马古道要道上,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经商,街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广场”的集众家之长的独具一格的格局。以四方街为集镇经纬线的中心点,呈圆状分布。民宅建筑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四合院有花园,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
鲁史历史
鲁史,原称阿鲁司,鲁史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历史古镇。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明万历二十六年)在此设“阿鲁司巡检”,辟为街场,明朝有名的户部尚书龚彝就是鲁史人 。清朝年间,鲁史曾设阿鲁巡警司,彝语“阿鲁”意为“小城镇”,后称“阿鲁司”,再后来便转音“鲁史”了。民国2年(1913)设区团,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过往鲁史马帮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和茶马古道上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重要驿站。
鲁史古镇,是古时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直达印度,南进顺宁(今凤庆)、镇康,再西出缅甸的重要驿站,距今已近700年历史。徐霞客在1693年来到鲁史时,就感叹于鲁史的繁华。6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材、运出山风野俗。历史上鲁史乃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
鲁史的建筑特色
地处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东北部的鲁史,原称阿鲁司,系历史上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来。鲁史古镇是滇西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总体上看,街场的布局及民宅的建设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点。,由于鲁史古镇地处茶马古道要道上,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经商,街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广场”的集众家之长的独具一格的格局。以四方街为集镇经纬线的中心点,呈圆状分布。
民宅建筑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四合院有花园,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当地寻常人家门楣处都会贴上统一的对联“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
去过的朋友这么评价TA
(1)有着“茶马古道第一镇”之称,因为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古建筑群至今保护完好。古镇上的民宅建筑主要以北方四合院和江南风格的三合院为主。院落里鸟语花香,一派祥和之气。
(2)鲁史镇。非常好。到了那里才会知道什么叫茶马古道。什么叫真正的古镇。
(3)鲁史走好。好不容易发现了这个叫鲁史的地方,古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文化留存,总而言之是一片谥美之辞,让人觉得这里简直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块活化石。
旅游信息
交通情况
1.自驾车
昆明到凤庆,凤庆到鲁史,鲁史古镇离凤庆县城82公里,主要为油路,有部分二级路面,自驾车150分钟可以可以到达。
昆明到南涧,又到小湾,再到鲁史。
2.乘飞机转中巴
坐飞机到临沧,然后转临沧-凤庆中巴,然后坐凤庆-鲁史中巴。临沧车站每天早上801开始均有发往云南省内各地的班车,包括昆明、广通、大理、祥云、保山、昌宁、景洪、凤庆、勐海、勐连、澜沧、西盟、思茅、景谷、永平、南伞、镇康、永德、永康、孟定、耿马、沧源、勐省、双江、云县、双江等城市。
住宿攻略
鲁史古镇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商业旅游,所以是没有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的,可以住古镇上的旅社或者农家,价格比较便宜,当地居民非常淳朴热情,也可以返回凤庆县城住宿。
餐饮攻略
鲁史特色小吃臭豆腐煮鱼、豆粉粑粑卷、火腿、腊肉、酱豆腐果、豌豆粉、凉卷粉、香糯稀饭、米线、炸洋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