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价格历史之最(大姜价格今天涨了1块钱,涨得
家在济南市莱芜区。莱芜是“中国生姜之乡”名字响亮,但价格还是昌邑说了算。曾经辉煌过,规模大,市场上货量多,现在没落了,市场也没有了,但种姜的还不少,卖姜要去收姜代收点去卖。
去年的姜大丰收,价格却不尽人意,春天四五月份,四毛来钱。老百姓看到姜不值钱,不如出去打工,减种三分之一还多。
先说去年的姜,雨水大,不耐贮存,偏巧今年夏天雨水又大,百分之七十的姜井上水,赶早的,贵贱换了点钱,晚的,用锨除上来,成了姜泥,臭洪洪的晒满路两边。这一下,去了一半还得多点。没上水的,到了出姜前后,也烂得不轻,留到出姜后,去了四分之三。
再说今年的姜,种姜时地温低,苗没出齐,在地里烂了一部分。出来苗,一下子热起来了,烤得苗搭蔫,还是个不长。还没到上大肥,雨水连天,姜越长越抽抽。定了雨水,又是一段个数月的干旱日子,今年的姜真是历经八十一难。
出姜的时候,真是傻眼了,地里出不了多少姜。又瘦又小,种姜半辈子,头一回见这么歉收的年成。好的顶多四五千斤亩产,百分之十是个顶,平常二千斤左右,大幅度减产,去年出一万斤,今年三千来斤,就这么大差距。
秋天的价格还行,但老百姓不舍得卖,很快价格便落了下来。出姜前,不卖不行,还得放今年的,少卖点能放得下就行。结果出姜前价格一天比一天差,到了一块钱左右。
出完了姜,疫情紧张了,市场不景气,价格起起落落,没什么起色。不过老百姓手里陈姜也糟蹋的确实不多了。
进入十二月份,疫情放开,不再管控,这才彻底把三年的锁链打开。满天飞,赶巧,某院士讲为湿,生姜红糖水可祛寒防疫有效。这一下,吃姜的多了,姜供不应求,这些天一天一个价,三毛五毛往上涨,昌邑今天涨得狠,直接飚升了一元。
啥事也是赶巧,总体说姜就是少,现在出售得还是去年的老黄姜,老黄姜还有点,但也没多少了。新姜当时不卖,老百姓就这三核桃俩枣,不舍得卖,留着明年卖,明年再留点姜种,那个量也透明了。
都说明年的价格比今年还要好,总产量太少了。今年的姜坑苦了老百姓,明年有姜的老百姓可能要发财了。老百姓风里雨里真不容易,也该找补找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