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历史文化之最(绥德的狮子大开口和天下第一
几乎中国人都知道那句“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名谚。上次没有看到米脂婆姨的看客已经不满意了,不过这次依然看不到绥德的汉。对于这些地方而言我仅仅是个过客、游客而已,岂能信口妄言。
不过我有两个陕北的好朋友,一个是当兵时的小猴,一个是著名的达人尼玛次仁。都是长得高高大大,十分威猛。看似腼腆、实则内敛。都是才高八斗的能人!让我对陕北的汉子徒生羡叹。
绥德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看地形貌似是建在河谷地段,无定河由县北向东南贯流。大理河由县西北向东南流,于县城东北入无定河。淮宁河由县西南向东北流,于邓家楼入无定河。这个无定河说明了它的水流大小不定,所以河道也不固定,故名无定河。而北京的永定河则反之。
绥德县的城建规模我感觉在陕北是比较大的,而且比较现代。街道四通八达,新楼鳞次栉比,桥梁多而宽大,新建大于老宅。一个地方语言封闭也预示着地域封闭。在绥德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商店旅馆,你是听不到普通话的。从街面上的小店也能看出来,都保持着非常传统的饮食和经营方式。这种城市的开放和语言的封闭反差是我难以理解的。
绥德的文化传承是显而易见,我们常见的广场舞同样也出现在这里,不同的是,这里的伴奏是大鼓和唢呐,这里的舞蹈是大秧歌。那个好听和好看难以言表。
在这里我又要说陕西的烧饼了。绥德的烧饼叫做油旋,它是用发面掺油分层烤制而成,大约也是15公分的直径,3公分的厚度。它的传统吃法是中间割开,夹上大约三四两的红烧猪头肉。称作狮子大开口。如果没记错的话是15元一个,绝对能让一个汉子吃饱!那个味道让人吃过不忘,我连吃了三天。
绥德最著名的建筑是“天下名州石牌楼”。 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 。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有书法名家钟明善的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
绥德的石雕工艺是传统手工技艺。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调查统计,按照不同用途可分为七大类别。其精湛的烧制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石狮子是绥德石雕工艺为代表的最重要、最精彩的文化系列。“石狮子”是流传在绥德民间的一种吉祥物,其当地民间崇狮风尚习俗久远。有珍藏炕头“保锁”娃娃,扶正祛邪的炕头狮,有置于庙堂高山威严的震山狮,亦有安放在公庭门前、广场、园林中高大威武的护神狮,还有置放家宅、墙头的震宅狮,以及建于公园、桥梁、寺庙栏杆可供人们观赏的千姿狮。如果你亲自看过绥德的石狮子一定会记一辈子。
绥德县城旁边的黄土文化风情园里的狮子更是登峰造极,大的占满一座山崖,小的藏在了小小的石缝里,威猛的气贯长虹,可爱的忍俊不已。我不知道为何绥德人对狮子能够喜爱到这种程度,这种文化渊源一定是深深植入到了绥德人的骨子里。
虽然此篇文章没有绥德的汉子,您看到绥德汉子的创造和精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