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世界之最(只有38年历史的民国,为何大
1912年至1949年,短短38年的历史中,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度绚烂的世界。
民国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动乱不止,不仅仅是反对北洋阀的战争,还是北洋阀之间的内乱问题,又或者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民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自然便是不太平,在人人自危的年代里,能够生存下去就已经是一种奢求。,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直到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作品依然影响着许多人。
近现代文艺界的主流人物中,但凡能被大家耳熟能详的,无一例外多是出自那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还有梁启超、梅兰芳、钱穆等等,又或者科学界的人物,也都是成长于那个年代之中,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不仅招揽了一批当时颇有盛名的学者,更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后继之人。
到了今天,很多人也在反思,为什么条件有限的民国时期,却诞生了极度繁荣的文化,但到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却“论文造假、大师徒有虚名”呢?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时,临场演讲时说了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说是化用孟子了《见梁惠王下》的经典论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梅贻琦在清华17载,为其带去了众多树新之风,也使得清华逐渐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其实,仔细看来,民国的文化繁荣很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忙于征战,诸士子也忙着著书立说,以期得到国君的重用,也恰恰是这种“百家争鸣”的环境给了它一定的生机,让中国的文化事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众多经典著作被人们所敬仰,赞叹于古人千年前的智慧。
而民国时期也同样如此,阀之间的相互倾轧,反而为文化上的繁荣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使得对于文化事业的管控有了放松,之后,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这都为文化事业的创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大胆的想象加上热情的创作,使得一些经典作品逐渐显现。
蔡元培执教北大之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让传统的封建思想逐渐沉寂于历史之中。民国时期,正是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一些沉寂于天朝幻梦的老腐朽们,依然整天是“之乎者也”,这对于文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下,蔡元培推陈出新,对文化、学习方式等等进行变革,让学生从思想深处得到改变,不再是按照旧中国的一套来办事。
其实,仔细看来,此时的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和自由的阶段。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喜好,也会有自己的创新。在民国阀争端不断的情况下,反而给了他们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也便有了文化界的盛世。
文人素有相轻的心理。民国时期,报纸是这些文人们的主战场,他们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成文发表于报刊之上,而一些人也会对此进行辩论,也正是在这样的辩论中,使得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辩解都是有理有据,并非是无稽之谈,也不是今天的无事生非能够相比的。
,除了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外,知识分子与祖国的命运时刻相连是现在的人很难理解的一个感情。鲁迅可以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唤醒更多麻木的中国人,因为不想让他们继续沉沦下去,继续生活在旧时代的阴影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人,将自己的所学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当时的中国相较于世界来说,一穷二白,他们从最基础的学起,试图将沉寂许久的东方巨龙唤醒。
这种民族责任感可能是众多人所缺乏的。看到今天一些人在自己生活多年的土地上转而攻击生养自己的国家,这样的人,又怎能对得起先辈们的付出与努力。
民国的自由开放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有那些敢想敢拼的人,尤其是能够对自己的祖国保持赤子之心的人。
“民国辈出大师”可能是今天一些人的伪命题,毕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确实那个时代留给了我们不少耳熟能详的人物,但并不代表,今天的祖国中,没有优秀的人物,没有我们的值得尊敬的人物。
在诸多的岗位上,有许多隐姓埋名的人,也有许多为国家贡献一生的人。可能在民国时期,那些颇负盛名的人物是极为耀眼,毕竟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十分有限,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本来就屈指可数,在今天的时代里,受教育的人多了,所学的更加精细化,反而少了一些那种被人们熟知的可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成就要低于民国的那些大师。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自由独立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价值观的问题,人们的麻木忽视了对“知识”的尊敬。当娱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时,自然就会忽视那些真正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毕竟人们所求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当很多人的梦想不再是科学家、航天员,而是娱乐明星的时候,确实是值得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让他们早已经放弃了一些赤诚。
很多人常常自怨自怜这个时代没有大师的时候,不妨好好看一下身边的英雄,那些到了暮年,躺在床之上,仍在心系祖国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们,他们难道不能承担一个“大师”的名号吗?与其羡慕昔日的人物,倒不如好好了解一下身边的英雄。
可能得不是这个时代,而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