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女性之最(历史中那些惊才绝艳的女子
谢道韫 东晋时期诗人,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谢卖的女儿。凭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故事而扬名,人称“咏絮之才"。千年来提到谢道榅的诗文太多了,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第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在这判词中的“咏絮才”指的就是谢道韫。
谢道韫出生在风气豁达、文采风流的东晋豪门--谢家。父亲谢奕是豫州刺史;叔叔谢安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哥哥谢玄,少年英才,芝兰玉树,是拥兵百万的车骑将。成长在这样的家庭,谢道韫自然气度不凡。
可谢道韫的一生也并不顺遂,到了适婚的年纪,所嫁非心上人,中年又丧夫丧子,晚年选择寡居。她寡居时开设学堂,传道解惑,在教书育人中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谢道韫一生,登过高山,跌过谷底,起起伏伏,却始终能在低谷里站起来。少女时代,她咏絮辩理,雍容地做一朵人间富贵花;后来的人生里,频遇坎坷,灵魂却总能焕发新生机。
吴藻 清代著名女词人。戏曲家、画家,字苹香,自号玉岑子。幼而好学,以文章乐事,被称为“夙世书仙”。她以另类的写作风格、富于男子气概的做派,在古代才媛中特别醒目。吴藻自幼濡染墨香,夙慧异禀,年至及笄便已蜚声文坛。工词曲,被誉为“当朝柳永”; 擅剧作,亦曾名震吴中。吴藻之志不止于此,她自小便仰慕屈原,渴望效仿魏晋名士,真正施展抱负。但身为女子,任凭本事再高,这样的志向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了。吴藻深觉“生长闺门,束缚形骸”,她喜扮男装,白天与雅士们吟文赏墨,很是快活;夜灯下却又常感于身世,黯然沉痛。吴藻的人格既得男性之倜傥,又得女性之柔美,其作品亦融豪放与婉约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了解其生平,品读其词作,深为其作为女子却“不甘雌伏”的心灵叹服。在封建余晖残照的清代,她敢为女性代言,唱出了超于时代的女性心声。
商景兰 字媚生,明末清初女词人,父亲商周祚是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因抗击倭寇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商景兰热爱诗词,顺境时用诗词锦上添花,逆境时用诗词燃烧岁月,成就了女性诗社传奇 商景兰出身名门,精通文墨,俊慧灵秀,却不矜不伐,全无娇蛮之气。她命运坎坷,历经磨难,尝遍艰辛,却坚韧不拔,姿态傲然优雅。明末清初,山河动荡,世人皆如芦苇般飘摇,不知何去何从,何处可依。商景兰却凭借对诗词的热爱,始终把命运之舵掌握在自己手中,引领女子诵诗作词风气,成就了不朽的诗社传奇。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美人志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芒闪耀的一章。才华高妙的李清照,写下许多经典的诗词,至今读来仍引人共鸣。除了有才华,李清照还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女子。在当时封建闭塞、重男轻女,连诗词歌赋都是男人之事的宋朝,她喝酒、过文坛大咖、打离婚司,活得恣意洒脱。她不只会写闺中哀怨,还会写家国情怀。她不是“三从四德”的好妻子,在婚姻里,她不是贤内助,人人提倡守节的时候,她敢于再嫁,可一旦发现这段婚姻是一个错误,她宁愿坐牢都要离婚。
这就是李清照。她做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的性格,她的勇气,至今仍值得很多人学习。
卓文君 汉代才女,原名文后,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姿色娇关,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卓文君绝对是一名要妥的“白富美”在临邛,她的父亲卓王孙是位大富豪。卓王孙在文君很小时便请人数她弹琴、画画。卓文君也非常聪明,不管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透,很快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西京杂记》卷二 ),堪称才貌双全。卓文君的第一段婚姻很不幸,出嫁没多久,丈夫便去世了。后来,守寡在家的卓文君,遇到了音乐家司马相如。两人以琴相知,最终确定双方的情意,决定在一起。虽然司马相如一贫如洗,卓文君没有为比放弃这段感情,反而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和司马相如开酒肆当垆卖酒。过了几年平淡安稳的日子之后,司马相如得到了汉武带的赏识,赴京上任,飞黄腾达。后来,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动了休妻的念头,卓文君以一首《白头吟》表明了自己决绝的态度,流传后世。卓文君年轻时敢于追求所爱;生活窘困时不畏世俗闲话而当垆卖酒;年华老去、险遭背弃时,也能不卑不亢应对。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这样有勇气的女子也是非常难得的。
(节选自《她们惊艳了时光》,来自网络 ,如侵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