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历史文化之最作文(萧山白虎山游记:名江、
萧山南阳街道古时属于盐县,因为在江之北岸,阳光普照,故名为南阳,后因钱塘江主航道改走北门,南大门淤积,南沙等地淤积与萧山连为一体。嘉庆十八年(1813)浙江省政府将蜀山以南原归属海宁的南沙片区(主要包括现在的南阳、河庄、义蓬、新湾)划归萧山管辖。
南阳西北有座白虎山,因山形如虎而得名。白虎山历史上叫河庄山(相传山附近过去就有村落沿河而建,故称“河庄”,山也就称为河庄山)。白虎山与青龙山(历史上叫岩门山)齐名,算是南阳街道的两座名山。
宋时钱塘江航道
清初钱塘江航道
今天就走入白虎山一探究竟。这次白虎山探究游记分三篇,前面第一篇重点写了黄山庙,第二篇写了高氏宗祠;这篇是第三篇,重点写白虎山整体状况。
01 白虎山位置
白虎山位于萧山市东北部20公里处,隶属于南阳街道龙虎村。白虎山东邻青龙山与岩峰村,山南是龙虎村,西临乌龟山、钱塘江,北临闻潮天下小区、河庄街道三联村。
白虎山面积不大,东西长,大约1.4公里;南北短,大约0.4公里,面积大约0.56平方公里。山体不高,主峰海拔78米。
白虎山山体范围
白虎山主要有五个上山路口第1个是东北角的上山口,从此山口可以开车前往黄山庙、高氏祠堂等白虎山主要景点;第2个上山口是正北面甘露禅寺的山脚下,此处上山口可以开车直抵甘露禅寺大门口,然后步行上山;第3个上山口位于西边观十五线“萧山南阳洋燕休闲山庄”边,此处上山路口因为百合房产在建潮闻天下山体排屋而截断无法上山;第4个上山口是位于南面龙虎村的西边美狮路,此处可以开车前往山顶;第5个上山口也是位于南面龙虎村的高氏祠堂旁,此处上山口需要穿过龙虎村村中道路上山。此次(2022年3月初)选择了开车抵达甘露禅寺步行上山的游览方式。
白虎山主要上山入口
02 甘露禅寺
从正北开车上山来到甘露禅寺山脚下。甘露禅寺也称为小南海,位于白虎山北麓。寺庙有个简陋的小山门。走进禅寺门口,发现禅寺在重建中(印象中该寺庙2020年就开始在重建,接近2年还未完工),其中正中央的圆通宝殿已基本建好,东边可能是厢房仍在建设中,西边的厢房是原先的老建筑。圆通宝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因为维修重建未能进入参观。
甘露禅寺门口
甘露禅寺原西厢房
新建的圆通宝殿
新建的东厢房
从甘露禅寺圆通宝殿的西边有条小路可以步行上山。上山不久有个分叉口,选择了左转(正确应该是往西前行可抵达高家祠堂边),到达甘露禅寺的后山,居然意外发现一处甘露禅寺师傅比丘尼(名字模糊未能辨认清楚)的圆寂之处,立碑时间是1996年,墓为六角形,墓顶盖瓦,墓身为水泥筑造。
甘露禅寺后山看寺庙
比丘尼圆寂处1
比丘尼圆寂处2
03 黄山新老庙
由于分错方向,又不想折返,于是靠着导航方向,扒开山间树林,前往黄山新庙。黄山庙旁边正在建造百合房产的山体排屋,经杭州市宗教局等部门批准,黄山庙迁至白虎山顶。黄山新庙坐落于白虎山主峰下挖出的一块平地。目前正在加紧建造施工,已经建好中间一座主体大殿,其余建筑还在施工中。
黄山新庙
沿着山脊柏油路前往黄山庙,路上看到多处山鸡养殖场,白虎山还真是充满野趣的地方。山路上看到一处写有“创高农业”的养殖大棚,原来这里是创高农业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的树下铁皮石斛的生产基地。
白虎山脊柏油路
创高农业铁皮石斛生产基地
山鸡养殖场
从新庙走了大约20多分钟,来到黄山老庙。老庙旁边百合房产正在建造山体排屋。黄山老庙前有座亭子,亭子上的对联很有意思,上联是“忍得一时气,终身无医问”,下联是“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黄山老庙不大,属于道教正一派,里面主要有三大明王殿、大雄宝殿、丰都殿、文昌阁等建筑。里面供奉的主要是三大明王。据说当年赵构南逃,得到白虎山当地三位农民的帮助,康王赵构在临安(杭州)登基做了皇帝,为了感谢救命之恩,敕封三位农民为三大明王黄山大王、宴赭二王、蒋宁明王。为长江以南都土地之首职。以老大黄山为庙名,故称黄山庙。(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看编者的一篇头条文章)
黄山老庙外面
三大明王殿外面
三大明王殿内部
文昌阁
大雄宝殿
黄山老庙外的亭子
04 戌城遗址
黄山老庙旁边就是钱塘江。据说明代嘉靖年间,倭寇袭扰东南沿海,进犯海宁南阳等地,南阳等地人民纷纷组织抵抗,至今留有多处遗迹。其中就有戌城遗址,始建于明代,旧称“赭山巡检司城”。占地约6000平方米。传为明海宁县尹施公所建,故又名“司城”,“施城”。史载系明胡大海建,为抗倭防地,南设烟墩以报警,卫戌杭城,现仅踏跺。本人此次未发现,照片是网上找来的。
戌城抗倭遗址
戌城抗倭遗址
05 将殿(护国寺)
在新老黄山庙的山间道路上,过创高农业西边不多远,有一处寺庙,名叫护国寺,也叫将殿。护国寺侧门口有一幅对联“爱国护国敬畏之心,为民亲民善待至诚”,很符合寺庙的名字。
护国寺很小,只有一座大殿,殿里有一座佛像,是纪念一个救过朱元璋的名叫曹春的渔民。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元在钱塘江发生水战,落水,幸亏被当地渔民曹春救起,曹春落水身亡,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将曹春封为十八潮神之一。
护国寺
护国寺
06 高氏宗祠建筑群
从黄山庙折回高家祠堂。龙虎村村民中大都姓高。白虎山与青龙山两山之间,旧时称之为岩门,龙虎村高氏自称为岩门高氏。岩门高氏一族来历出于大宋建炎年间,高琼的六世孙世英、世定、世则等二百余人护驾宋高宗南渡。高氏家谱称世英、世定、世则三位为“南渡三公”。其中世英就是岩门高氏始祖高翥的爷爷。世英之子叫高选,高选之子高翥是一位诗人,他率族人在白虎山定居的。
高氏宗祠主要建筑有最右边(东)的灵栖塔,居中的宗祠,最左边(西)的高公馆。还增设了牌坊、崇德亭、停车场、接待室等建筑物。灵栖塔雄伟高大;高氏宗祠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文物古迹“贞节亭”;高氏牌坊宽大高耸。更为详细的介绍请看编者的一篇头条文章。
高氏宗祠
报本堂
崇德亭
高氏牌坊
灵栖塔
07 结束语
至此,有关白虎山的三篇游记到此结束。可以说,白虎山虽然不大,历史遗迹众多。既有多处道教、佛教寺庙,民抗倭历史,还有海塘变迁带来的沙地史。而且白虎山目前仍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充满着一些原始野趣,值得一游。
,码字不易,请多多点赞关注,分享转发,留言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