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创建历史之最(【代表风采】人大代表曾
“今年7月,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筹办大运会,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完善各种文体设施,让大家在家门口共享大运惠民带来的服务和便利……”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崇德社区的“大运会课堂”上,现场座无虚席,辖区内百余名党员、居民、社会组织代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宣讲;一位满脸亲切笑容、干练短发的女士正激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着大运会给社区居民们带来的便利。
这位女士的名字叫曾明秀,是崇德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成都市龙泉驿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
来到崇德社区,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干净整洁,人气旺!只见,有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廊、堆满绿植的微花园、古色古香的微茶馆、明亮宽敞的美食阵地……还未到下班时间,小区门口的人行道就有点水泄不通了,老人们围坐在路边喝茶晒太阳摆龙门阵,小孩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牵成长队做着游戏……“咱崇德社区是龙泉驿区规模最大的农民集中安置区,有4个院落、6861户、2.4万余人。这2.4万余常住居民来自8个乡镇,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身份角色的转变过程并不简单。”曾明秀聊起社区的数据几乎是脱口而出,“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大运主题小公园’,以前是一片11亩的荒地,在我们社区的提议下,修建成了如今的健身休闲公园,这是借大运会的东风,给我们社区环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转变。”
不仅于此,如今的崇德社区,社区配套愈加完善——有社区早教托育中心乐萌亲子园,有正在修建的社区食堂,还有书法活动基地等各类社区组织……
曾明秀认为,龙泉驿区生态本底良好,要抓机遇、发挥优势,借助大运会,结合本地实际,挖掘本土文化,积极推动社区治理示范样板建设。,要以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加大对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秩序整治,提升城市环境,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让大运会建设成果服务城市、惠及市民。5年来,她提出的《关于依托生态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关于推进社区健康治理保障人民健康需求的建议》《关于加强大运会期间成都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名片传推广的建议》等22件建议均得到各承办单位的认真落实和圆满答复。
2021年有一部“成都造”电影《温暖的桥》,就是以曾明秀为故事原型拍摄的,电影将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办好事、做实事的故事和素材搬上银幕,让小人物也有大情怀,生动展现了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成都社区工作者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曾明秀倾情倾力服务居民。群众有困难,她立即出现在他们身边帮助协调解决;社区有矛盾,她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有效化解;崇德社区定期组织开展“7点民情访谈坝坝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累计70余场,化解矛盾800余个,十余年来实现零上访;她千方百计带民创收致富,社区以“惠民服务站”为载体,创办“崇德嫂子家政”“巧媳妇手工坊”“成都崇德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等社区企业,有效解决了居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500余万元,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150余人,努力让居民迁得出、稳得住、融得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曾明秀很注重社区“微治理”建设,创新建立了“楼栋微治理”机制,通过“七微治理”模式推进居民自治,日常不打招呼的居民热络起来,平时鸡毛蒜皮的邻里小事变成了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零距离工作法”促进服务升级。,社区还把党小组建在小区院落、党员责任区划分到楼栋、“党员服务岗”设置到居民门口,切实发挥党员作用,零距离与居民面对面的提供服务,实现组织联系零距离。
在平凡的基层工作岗位上,曾明秀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朴素为民情怀,全心全意,将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曾明秀如是说“大家都说我是架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与关怀的桥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温暖的桥梁,联通彼此,守护心灵,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努力与理解,让我们为崇德的美好未来一同努力!”
图文来源赖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