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之最主题绘画作品(河南画作《刘邓大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6月27日,由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展览共展出作品近180件,其中,由我省画家创作的两件作品——国画刘邓大千里跃进大别山》、油画《西北革命烽火》入展。这两幅作品均长8米,高3米,气势恢弘,引人注目。

此次展览主要聚焦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勋,作品主要来自“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以下简称“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各地近年创作的部分党史题材及现实题材美术作品。

“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作品规模最多、专业水准最高、社会参与度最广的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之一。我省画家马国强、房巍、乔云共同创作的《刘邓大千里跃进大别山》,正是源自于这个重磅工程,从全国报送的2000余个选题中脱颖而出。回首创作过程,马国强深有感触地说“从参与确定竞选题材,到多次草图审查,到被选中接受任务,艰苦创作到作品展出,已经将近三年的时间了。遇到这样重要的历史性时刻、这样鸿篇巨制的创作题材,作为河南画家没有缺位,让我能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是一份莫大的光荣。”

为何会选择申报“刘邓大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主题进行创作?马国强表示,这个重大事件发生在河南,这是一段可歌可泣、值得铭记的历史。正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主力强渡黄河,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为推动解放战争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确定创作主题后,马国强和两位青年画家先后到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事博物馆等地调研,熟悉历史,寻找当年的服装、器械、枪炮,然后找事专家、党史专家进行考证。马国强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他说,“当时刘邓大还没有换装,穿的还是八路的装,跟我们印象中的解放装还不一样,如果不去认真考究很难发现,但我们必须尊重史实,表达准确。”

马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赞扬房巍、乔云两位年轻夫妻画家,由于作画地点是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他们作为该校的老师,承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组织学生模特等事性工作并承担了创作的主笔任务,应记首功。

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刘邓大千里跃进大别山》采用了三联画的形式,通过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描绘了《过黄泛区》《激战汝河》《风雪大别山》三个场景。画面以恢弘的构图、坚实的形象、凝重的笔调、诗性的情怀,突破了历史的局限,生动表现了革命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一张张坚毅的面孔,眉宇间透露出英雄史诗般的革命热情;在抚摸擦拭的微小动作里,在战马嘶鸣中,红旗猎猎……另一幅入选的油画《西北革命烽火》,是由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侯震创作。这幅画作是以20世纪三十年代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为主要创作背景,展现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史。

侯震直言这次创作是最艰难的一次,从2018年8月接到任务后,开始查阅大量史料,认真观看相关纪录片,并前往陕甘地区,对当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革命历史作深入调研,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选题的确定到草图的绘制,从改稿修稿到的定稿,直至作品的最终完成,历经无数次修改打磨。对作品的历史环境、地貌特征,乃至当时人物的具体服装、武器等各个细节都力求精准。他趣怪网希望能通过作品,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丰功伟绩。

侯震说,绘画创作是画家的本职,但我们更应该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重大历史事件面前,艺术工作者要带着使命感去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趣怪网希望能以此画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答卷。

编辑王向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