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争之最主题手抄报(教学战争题材的课文,
01、战争中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品质永闪光芒
《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的故事》等,这类课文写战争中的孩子,他们身上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随着时间推进,在新时代里显得更加可贵,闪烁着永远的光芒。
学生学习这类课文,了解文中的历史事件,感受人物身上的品质,捕捉惊心动魄的细节进行详读,深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的心里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现在的孩子脱离了生活,进入了一个圈套,这个圈套叫做“学习”,只要学习,什么都不用去触碰,这其实是对学习的剥夺,因为学习是广泛的。素不知,精神上的建设在学习中、在人的一生中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是灵魂级别的。
学生心灵上的一次震撼就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是学生自觉接受的,而不是家长或老师强加给予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纪律是的,没有鲜活的事例作为支撑很难发挥说教的作用。在教育中,说教是频繁地存在着。
用孩子来感染孩子,年龄上没有距离,震慑力更强大。
02、促进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
当我在教学中问道“同学们,你们了解抗日战争吗?了解南京大屠杀吗?”“听说过鸦片战争吗?”
学生的眼神是空洞的,神情是淡漠的。我的内心是苍凉的,四年级的学生对近代史竟然一无所知!难怪他们没有什么学习热情,做作业拖拖拉拉;难怪他们少有敬畏之心,因为无知;难怪他们自私,少有宽容······
仿佛所有的不足都可以归于学生没能很好地阅读中国近代史。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有多少压迫就有多少反抗,有多少困境就有多少出路,有多少灾难就有多少英雄······处处有节气,有力量。这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前赴后继在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路,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
读近代史,不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阅读能力,因为每一个历史时刻、历史事件本身充满了性,自然地吸引着读者走进,就像走进自己母亲一样地自然和亲切。
历史这么厚重,学生的思想很空洞,其中脱节在于不了解,不阅读。行动起来,布置学生读几个专题,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卢沟桥事变,四渡赤水,以这样的事件来引领学生辐射阅读。因为历史画卷波澜壮阔,学生一时摸不到北,教师或家长要加以指导,慢慢蚕食。
一个月一个专题布置下去,再用一些方法辅助阅读,比如讲历史故事活动,做手抄报,制做历史事件演进表格,写感受······
03、读近代史不是要埋下仇恨,而是要吸取教训,传承精神,激发爱国,珍惜现在
一件事已经发生了,结束了,回望时,如果是为了记恨,那么你活在了过去。
我们从过去走到今天,过去为了把今天过得好,为明天做最好的准备。
历史中大大小小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的热值得我们传承。近代史上每一个光辉的事件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了这些,就像有了领路人,在你迷茫,在你失败,在你成功时,都可以停下来回想一下精神世界里的他们,让你获取力量继续前行。
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他们的思想,思考起来路子更宽,更加深刻。
在热爱祖国的道路上,学生们知道眼下要学习,要创新才有出路。
我国近代历史是精神食粮的源头,有着我们在一生中所需要的所有的精神支柱,好好阅读,不断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