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历史之最有哪些人(来过固原的历史名人,你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镇戎等,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事重镇、交通要塞和中西方商贸、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因两千年的厚重承载而闻名于世,铸就了固原“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九边重镇”地位,使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慕名而来。你知道历史上来过固原的名人都有谁吗,哪一位是你最敬佩的?

尹吉甫

《史记·周本纪》卷四宣王既亡难过之师,乃料民于大原(今固原境内)。《诗·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大原。《竹书记年》尹吉甫师师伐猃狁,至于大原,《出车》中以一位武士口吻自叙的“天子命我,城彼朔方”。他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事家、诗人、哲学家,西周尹国的国君,相传为尹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因为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所以又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褒姒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非常熟悉,褒姒的名字很多人也应该有所了解。相传,西周时期,褒姒出生时被遗弃于清水河,被人救起。后成为周幽王宠妃,直至王后,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清水河,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固原、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在中卫的泉眼山西侧注入黄河。按照历史和传说来看,如果褒姒出生在清水河,那只能是在固原段。

义渠王

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公元前650年前,义渠在吞并了北地诸戎后,进一步向东向南发展,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秦国。双方进行多次残酷的战争,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34年后(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土并入秦国。义渠国灭亡后,逐渐汉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在固原境内设置乌氏县(在今原州区南),后又增设朝那县(今彭阳县古城镇)。

秦始皇

历史在向前发展,秦人在拼搏了百年之后国君也换成了秦惠文王孙子的孙子的儿子,也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他当政期间灭六国、统天下,铸钱币、统文字,修驰道、设郡县(固原属北地郡)。秦始皇不仅派蒙恬经乌氏、朝那,北渡黄河驱逐匈奴。秦始皇北巡后还经过固原境内的鸡头山、回中道返回咸阳。

蒙恬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固原是蒙恬北击匈奴的后方基地。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汉武帝

由于匈奴的崛起和入侵,汉朝时固原地理位置更为重要。为抗击匈奴,汉武帝从北地郡析置出安定郡,郡治高平县城,也就是现在原州区城,以萧关为依托,作为抗拒匈奴的大后方,并在此大力养马,为卫青霍去的胜利提供了大量的山地作战战马,奠定了击败匈奴的基础!汉武帝曾六巡固原说明了安定郡的战略意义,为丝绸之路的咽喉所在。回中道的开通,也是固原得以大规模开发的契机,对此后固原的城市建设、政治经济地位的确立、文化的繁荣都将起到了推动型的作用。

汉光武帝

西汉末年陇右形成了隈嚣集团,建武八年(32年),刘秀亲征隗嚣,光武帝挥直进,抵达高平第一城(固原)。当时,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隗嚣大将十三人及部众十万余人不战而降,隗嚣逃至西城,援陇蜀李育、田弇逃至上邽。汉占领了天水的16座属县,刘秀派吴汉、岑彭围西城,派耿彝围上邽。至此,隗嚣主力基本上被汉消灭,为东汉统一西北典型了基础。

班彪

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其子班超班固、女班昭,是历史学和文学上名家。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班彪,实际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继续。其女班昭等又补充固所未及完成者。其著名的《北征赋》就是在当时的安定(固原)所作!

宇文泰

周文帝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事家、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随父宇文肱加入鲜于修礼的起义队伍。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泰以步兵校尉的身份随贺拔岳入关,因镇压起义有功累迁至征西将、金紫光禄大夫,增邑三百户,加直阁将、行原州(固原)事,镇守原州。从此宇文泰以原州为基础,形成陇右事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家均出自这个集团之中。

唐太宗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起驾长安,亲临六盘,《资治通鉴》对此虽只记载了简短的一行“贞观二十年,帝逾陇山”,却又笔锋一转,结束在颇耐人寻味的几个字上——“至西瓦亭,观马政”。我国史书惯用“春秋笔法”,对事情记载往往是一笔带过,但这并不影响固原在唐代时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性。

王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著名的《使至塞上》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唐代固原多战事,来过固原的诗人非常多,我们以王维为例)

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八年(634年),检校原州都督(今宁夏固原)。程咬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没想到他也来过固原吧!

范仲淹

宋康定二年正月(1041年)宋夏好水川(今宁夏固原市境内)之战,宋朝大将任福及数十名战将阵亡,士兵10万人战,受伤、溃散的更多。这次历史上著名的战事,使宋廷“关信大震”,宋仁宗也“为之旰食”,即至晚上才用饭。欧阳修韩琦等朝臣宿将痛恨无比,纷纷上书自责,时夏竦,韩琦与范仲淹负责陕西防务,范仲淹因对西夏作战不利而被贬调职。面对塞外的清寒,忧虑的诗人吟诵出了境界庞大苍凉悲壮的爱国主义文学名篇《渔家傲秋思》。

成吉思汗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一次征伐西夏,他领兵渡河攻占积石州、临洮府洮河、西宁二州后,回师六盘山,破德顺等州后,盛夏时节避暑养于今泾源县城西南的凉殿峡。如今在凉殿峡内有议事亭台、红柳沟台、狮娃台和老城台等遗存,各处尚有残留的门墩、石条、石座、石槽、插旗座等,据说这里就是成吉思汗避暑行宫所在地。

杨一清

明代,作为事基地的固原更是成为了九边重镇之一,并在固原设立了“陕西苑马寺长乐监”,专门负责马的养殖。明朝弘治初年间,为防外族侵扰,朝廷在固原城设三边总制府,,在固原以北沿清水河流域修建了八座营城,既是牧马士兵的宿营地,又是马厩以此来抵御入侵。但由于各种原因,不久便荒废了。明朝弘治十七年时,后来至内阁首辅的当时陕西(明代固原属陕西省管辖)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的杨一清整顿陕西政时,将原本荒废的8座营盘重新修筑,大批中原牧民和拓荒者被安排于此。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在这八个营盘周围形成了村落,也就是现在固原八大营的雏形。杨一清在固原期间,清明廉洁,纪严明,受到百姓爱戴。所以最初流传的杨家将与八个营的故事可能说的杨一清,后来以讹传讹,变为了杨家将。无论说的是谁,都表达了推崇爱国精神、尊敬民族英雄的朴素感情。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代表作《仁学》,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的诗感情真挚,志趣豪迈,境界恢弘,笔力遒劲。他赴兰州途中经六盘山作《六盘山转铜谣》传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