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历史年龄之最大(张宁:历经沉浮,大器晚
文|体育风云录
编辑|体育风云录
“历经沉浮、大器晚成”是人们对张宁的一致评价。
2004年,当与她同期的女单选手基本退役之时,29岁的张宁迎来了自己首个奥运冠。
原以为这是退役前的辉煌,不曾想,这仅仅是她创造奇迹的起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卫冕成功,创下了世界羽坛的记录
第一个夺得奥运冠的单打球员,首位夺得奥运冠年龄最大的球员。
不止事业起伏,两度结婚、分居异国的感情经历,也让她的生活充满起伏。
01
张宁羽毛球的启蒙教练,是她的父亲。
十岁那年,张父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准备教她练球。
本意是强身健体,没想到,张宁一拿起球拍就不愿放下了。
那时候,她一有时间就会拉着父亲练球,要是张父没有时间,她就拉着其他小伙伴一起练。
久而久之,她打羽毛球的技术就锻炼了出来。
后来,在一次校园比赛,因为表现优异被锦州体校的杜志新教练挖掘,从而开启半专业训练。
说实话,那时候张宁的身材优势不算突出,甚至可以说算不上有天赋,但她的眼神中有一股子执着和专注。
正是这股子劲儿,让杜志新决定收她入队,只可惜,训练了几个月,张宁的母亲就将其劝回了家。
一方面是体校离家太远,以至于张宁每天四点多就要起床,睡眠不足影响发育。
另一方面是张母身体不好,家里的弟弟需要照顾。
考虑到家中状况,张宁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球场。
,离开体校的她并没有放弃羽毛球,而是依旧利用空闲时间自我练习。
看着女儿如此努力,张家父母于心不忍,终究是松了口让她回到了体校。
机会来之不易,张宁也十分努力。
12岁被选入省队,16岁进入国家队,19岁夺得职业生涯第一个重量级的单打冠。
那时,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体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连国家队也对她寄予厚望,给了她参加尤伯杯比赛的机会。
谁也没想到,尤伯杯比赛中,还没等张宁大显身手,就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那场比赛,中国队pk印尼队。
前四场两队2比2打成平局,一局定胜负时,中国队派出了“杀手锏”张宁。
原以为张宁会力挽狂澜,不料因压力过大输给了印尼天才少女张海丽。
比赛结束,丢掉了中国队保持五年的尤伯杯,而她也因为这场比赛的失利,陷入了“决赛不胜”的怪圈。
1995年城运会、全国锦标赛,1996年尤伯杯,1999年韩国公开赛等大大小小的比赛,她都屈居第二。
“千年老二”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她还因为多次发挥失常,痛失了参加亚特兰大奥运的机会。
糟糕的表现,让27岁的张宁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她想要放弃,但教练却说
“相信我,再有两年,你一定会迎来属于你的辉煌。”
后来,一语成谶。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她静下心努力提升实力,最终重回巅峰。
02
2003年,英国羽毛球世锦赛,张宁如同一匹黑马,一举将世女子单打冠收入囊中。
这次成功,是她运动生涯中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同事也是她以后一路过关的开端。
2004年雅典奥运会,状态神勇的她登上最高领奖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比赛中,她一雪前耻,以二比一的优秀战绩击败了当初打败过她的名将张海丽。
赛后接受采访,她忍不住喜极而泣
“1994年她战胜了我,今天我终于一雪前耻战胜了她!”
那时候,很多人认为雅典奥运会已经是张宁的极限,毕竟那一年她已经29岁。
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这位已经33岁的老将勇敢站上了战场。
大众对张宁此举,呈两极分化的现象
有人支持,表示她的实力依旧能担得起大梁;
有人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大,另一方面是参赛前一年伤复发。
右膝关节因为长期磨损出现严重积水,那时候,她的跟腱每天都需要被队医撕开,一管一管的往外抽水。
一个成年男子都忍受不了的疼痛,何况张宁?每一次她都会因为受不住而哭出声。
反反复复,最终导致她的抵抗力逐渐下降。
后来发烧感冒成为了家常便饭,再后来,就连睡个好觉也都成为了奢望。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腿肿的让人不能直视,她也依旧在训练馆锻炼。
这种行为,本该令人敬佩,但当大众得知一位33岁并且身体患有疾的老将要参加比赛为国争光之时,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
“她的身体能为国争光吗?”
“要不还是换一位勇士吧”
......
质疑的声音多了,就连张宁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好在,教练顶住了压力,义无反顾地坚持让张宁参赛,这也才有我们看到的张宁。
只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宁已经不能够在球场肆无忌惮的奔跑。
所以奥运会之后,功成身退的张宁接过了前辈手中的“金鞭”,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了羽毛球赛场。
担任国家羽毛球队女子单打主教练,用自己出类拔萃的能力带领队伍一路过关斩将。
春蝉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即便她后来从教练队伍退出,也依旧做着和羽毛球相关的工作。
为国家找优秀的羽毛球苗子,帮中国羽毛球储备后备力量。
遗憾的是,职场得意,情场失意。
在张宁正不留余力为国家招募人才之时,她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03
1991年,16岁的张宁进入国家队,在这里,她遇见了同样来自辽宁的于洋。
是缘分也好,是巧合也罢,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熟悉起来。
一起训练,一起成长,互相照应成为了家常便饭。
他会用攒下的钱为她买喜欢的零食,他会在她受伤和生的时候对她嘘寒问暖,他会在她受挫时给予鼓励。
,只要张宁遇到问题,于洋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她的身边。
久而久之,张宁就被于洋的贴心打动。
后来,两人的友情升华为爱情,再后来,张宁于洋共同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唯一遗憾的是,当时两人结婚的很仓促。
没有求婚、没有鲜花、没有结婚戒指,就这样“一穷二白”的步入了婚姻殿堂。
领证时,对两人来说最有意义的,或许就是时间,2001年11月1日,寓意
一心一意过一生。
直到04年,于洋才为她补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
婚礼那天,张宁以一句“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作为对丈夫于洋的承诺。
很甜蜜、很幸福,再好的感情也抵不过时间和距离。
张宁是羽毛球队的主心骨,几乎每天都要外出参加比赛,而于洋是“金牌教练”,也需要带队比赛。
一年365天,两人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尤其是备战奥运会,想要见面更是难于上青天。
作为运动员,于洋理解妻子的忙,但这并不代表于洋的父母也理解。
于家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抱上孙子,但按照于洋夫妻这样发展,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最终,两人于2008年底结束了这段让大多数人惊羡的婚姻。
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一起共白头,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孩子,不存在任何纠纷。
离婚后,张宁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
在这期间,也有很多朋友为她介绍过对象,但都被她一一拒绝。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男人只会影响她“拔刀”的速度。
那时的她就想着不结婚一个人也挺好,但李昂的出现,让她推翻了之前的言论。
和张宁一样,李昂也是羽毛球运动员,也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早在之前李昂就对这位“羽坛皇后”有所了解,也曾对她钦慕不已。
但当时张宁家庭幸福,所以他就压下了心中的小九九,直到张宁离婚,他才敢有下一步动作。
起初李昂在国外,两人只能通过手机软件交流,但当两人确定关系之后,李昂就经常从德国飞回国内和张宁相聚。
2012年3月,李昂张宁步入婚姻殿堂,同年12月张宁在北京五洲医院产下一女。
宝宝很健康,不但个头大,就连手臂也十分修长,以至于孩子出生那一天,医生异口同声的表示
“又一个奥运冠出生了。”
以后是不是冠我们无从所知,唯一只知道的是和李昂在一起后,张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2018年,张宁从教练退位,此后没多久,李昂回到内发展,一家三口终于幸福团聚。
在关注冠张宁的,人们也在关注她前夫于洋。
小道消息称,于洋也找到了心上人,并且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于洋和张宁都没有怀旧,而是一鼓作气的往前走。
而正是如此,才能各自找到真爱,才能各自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