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统一难度历史之最(秦一统七国,最难打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秦朝,从前221年建立,到前207年崩塌,仅仅存在了14年。

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秦朝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秦朝扫六合吞八荒,一统七国,北击匈奴,南灭百越,土地辽阔。

秦朝的很多制度,后世仍然沿袭使用。

秦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哪个国家最难打?

战国四名将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秦国两个,白起、王翦。赵国两个李牧、廉颇。

,其他五国也有很多绝顶战将,跟这四个人比,还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秦国征服其他六国的时间灭韩1年;灭魏3个月;灭楚4年;灭燕6年;灭齐,一个月不到。

秦灭赵,14年。

四战之地

赵国和秦国同是飞廉的两个儿子的后代,赵国为季胜之后,秦国为恶来之后。

都是黄帝的五世孙伯益的后代。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被赐嬴姓,其部族被称为嬴姓部落。

赢姓部族因帮助商汤攻灭夏朝,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王朝

武王伐纣的时候,飞廉与长子恶来共同为纣王效力,恶来战。

飞廉在北方为纣王办事,没有于灭商的战争中。

飞廉返回后在霍太山祭祀纣王,之后与次子季胜隐居在霍太山。

飞廉后,季胜成为赢姓部落的宗主。

季胜的儿子孟增在周成王的时候,获得了宠信,并赐其皋狼地,逐渐在周朝显贵。

孟增的孙子造父善于御戎,曾为周穆王驾车,在平定徐偃王时,立下大功,受封于赵城。

赵国地处太行山附近,周边有燕、齐、魏、秦四个诸侯国,北方还有匈奴,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四方都不得安宁。

就是这样的生存条件,反而磨砺了赵国人坚强、勇敢的性格。

赵国四面环敌,几乎是全民皆兵,善战尚武。

赵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兵强马壮,赵国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力有了质的飞跃。

赵国抵抗秦国近百余年,秦国与赵国曾经多次交锋,互有胜负。

当东方五国还在贪图享乐时,赵国早就成为阻挡秦国的第一道屏障。

战国前期,秦国想西进以图天下,被吴起的被魏武卒打压,只能收刀回鞘,忍辱负重,后来秦国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盛。

战国中期,齐国是秦国最强大的对手,但齐国被乐毅打垮了。

战国后期,除了赵国,楚国,其他几国根本没有能力抵抗秦国。

赵国的队战斗力极强,名将辈出。赵国与秦国的七次大规模交锋中,赢了五阵输了两阵。

长平之战,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战长平

长平之战中,赵国老将廉颇构筑了深沟坚垒,坚守不出。如果战局就这样僵持下去的话,秦的补给跟不上,只能撤。

赵王认为廉颇是消极避战,几次责备廉颇。秦王这时又派人去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赵王听信了谣言,命赵括去前线代替廉颇出任赵主将。秦王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喜,派上了自己的王牌,白起去前线出任主将。秦王还命令秦国15岁以上男丁全部奔赴前线,负责后勤补给,甚至阻击赵国援兵。而赵括,也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

白起把赵括大引出了廉颇辛苦构筑的壁垒,又用骑兵截断赵退路,赵断粮四十日后,彻底崩溃。秦国也是惨胜,损伤极大,秦王拒绝了白起进攻邯郸的建议。

一将功成万骨枯,长平之战,白起杀神千古,赵国也再无实力与秦国硬碰。

灭韩王国的第二年,嬴政派老谋深算 的大将王翦,继续进攻赵国。

赵国战神李牧奋起反击,出其不意地击败了王翦。

这让嬴政大吃一惊,想不到被摧残到遍体鳞伤的赵国后劲还如此足,频频出现力挽狂澜的人物。

赵国在战国时代,名将辈出,廉颇、赵奢 、李牧都是一等一的将,这可能和赵国在事上的变法有很大关系。

嬴政见赵国有李牧这张护身符,很难拿下,所以乞灵于诡计。

他派间谍到赵国散谣言说,李牧要谋反。

赵国领导人赵迁(赵幽缪王 )有着低人三等的智商,立即相信李牧要谋反,毫不客气地杀掉李牧,亲手摧毁了这张护身符。

反间计之所以能成功,不是施计者手法多么高明,而是受计者愚蠢透顶。

受计者之所以愚蠢,是因为当时的情势容不得半点差错,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就会犯蠢,赵迁就是这样的人。

前 228 年,王翦再度出兵攻赵,没有了李牧的赵王国顷刻溃败,赵迁被活捉。

但他的儿子赵嘉却跑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国国王。

六年后,秦兵团从楚王国战场腾出手来,将它轻而易举灭掉,赵国灭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