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世界历史之最(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一
相信我,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一个月的备考时间一定来得及。
相信我,我是个老实人不会骗你的,只要肯付出,什么都能做到。
相信我,我曾经也是个备考人,不会骗人的,虽然我复习了一年时间,但真正的学习时长也就一个多月……
你相信我吧,反正现在备考的也不是我。
扯淡不吗,但这就是b乎事考现状。
,我也可以告诉你,我身边就有复习35天成功考上市直事业单位的,他的职测好到爆炸。
我也可以告诉你,我还见过复习1个月考上公务员的,但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的是乡镇。
我自己是专科毕业,过了一年996,007的生活之后,辞职全职复习了78天,只考公基,一次考入家乡乡镇三不限岗位的,笔面双第一。
论学历,估计知乎上没人比我更低;
论基础,高考文综100多分,之前从没看过任意一条法律条文;
论学习能力,以上内容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你每一条都比我强,又只考公基,那么一个月的时间备考事业单位,还是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考得上。
全职事考回忆录
生活上的安排
决定考事业单位之后,我就有了辞职的打算。我知道很多人是在职备考的,但对于我来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难度未免有点儿过大了,为了防止我中途放弃,我还是把工作辞掉了,全职备考,破釜沉舟,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
准备工作一共用了四天的时间,先在某宝上下单要用的资料,然后我就拖着行李箱回家住了,起码未来几个月自己没有薪水入账,也不会没有饭吃。唯一要克服的就是来自左邻右舍的关心,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
回家之后,收拾自己的卧室,把衣柜撤掉,搬进来一个书桌,换了一个亮一点的灯泡,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用了一天的时间。
又用了一天时间找回学习状态,列出自己未来的学习计划,加了好几个事考群,趣怪网希望能够获得什么内幕消息。
把自己毕业后用工资买的pad整理了一下,把除了微信,百度云之外的APP都删掉了,手机上的娱乐软件也都删除了,就留了一个喜马拉雅用来听公基。
图书馆里有电脑,平常去图书馆的时候就只带个手机,在家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在卧室外面防止自己去玩儿,后期做真题卷子的时候,就把手机当闹钟和计时器来用。
每天早上7点起,晚上11点睡觉,中午图书馆闭馆我就回来午休,每天两趟步行回家当做锻炼时间。
复习安排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只有一个月时间的跳过,只用整理框架)
河南统考的卷子是考公基和职测的,我要报考的岗位只考公基,且历年真题极其难找,我就暂时放弃了只复习重点的偷懒想法,决定先把全部的知识点过一遍再说。
备考资料
粉笔《公共基础知识(上中下)》(全面详细,有框架和考点清单,公基必备教材)
粉笔《决战公共基础知识5000题》(真题居多,答案详细,刷题必备)
活页笔记本(用来记框架和整理笔记)
学习任务
1. 地毯式学习,不放过任意一个角;
2. 法律、马原、中特、科技等需要理解的部分能弄懂的就弄懂,不懂的先记下来,等到后面再处理;
3. 整理知识点框架,尤其是马原和d史,法律,文史部分。
学习安排
1. 先把粉笔公基教材上的每一字都看了一遍,有不懂的先做个标记;
2. 按照粉笔上面已经有的框架和思维导图等内容整理自己的,把考点清单上面的知识点做一个重点标记;
3. 每一个章节看完,我就会去把粉笔5000题上面对应的题型做一遍。后面第二轮还要用,我就拿了几张白纸,在白纸上面写下自己的答案;
4. 对完答案之后,把错题圈出来,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再看一遍书;
5. 全部过完一遍之后,我拿了一张公基的真题卷子(通用的),掐着时间点自己做了做,看哪些部分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哪些知识点没有记住,在下一个阶段进行重点突破。
第二轮有重点的突破(一个月备考的从这里开始看)
既然是考试,就要有重点,自己也有优势科目和做的不好的科目,所以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就是我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科目,补齐自己的短板科目,以及记忆公基重点知识点的时间。
备考资料
《秦叶事考红宝课》(帮助记忆效果没的说,小白或者二三战的宝友跟着看就对了)
《罗红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方面的大佬,没有基础的接受不了,建议打好基础之后再去看法律部分)
粉笔《决战公共基础知识5000题》(第二次刷题)
第一轮的笔记本(用自己列的框架辅助记忆知识点)
活页错题本(整理错题)
学习任务
1. 把握重点,考点,巩固自己的优势,补齐自己的短板;
2. 记忆公基知识点;
3. 整理自己的全部错题,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的。
学习安排
1. 看秦叶事考红宝课,跟着老师把公基知识点再梳理一遍,有些自己看教材没有弄明白的内容,再跟着老师学习一遍;
2. 每听完一节课,我就会把自带的课后自检习题做一遍,巩固自己在课上学过的内容;
3. 上一节课的内容,老师会在讲下一节课之前再复习一遍,每个章节讲完以后,还会梳理回顾。所以我在课下基本没有再用很长的时间去背知识点了,一般都是在早上拿着自己的框架把之前学过的内容在脑子里回忆一遍,记不住的就再看一遍教材就差不多了;
4. 两个星期把秦叶事考红宝课看完了之后,我又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罗红老师的法律部分;
5. 看完全部课之后,我把5000题里面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又做了一遍,这一次我是直接在书上做的,做完之后整理错题。
错题整理方法
公基的题目和知识点普遍很长,尤其是法律和文史部分,如果还按照传统的知识点整理方法的话,工作量会非常大,也会非常浪费时间,所以我就偷了个懒,不抄题目,只记知识点。
1. 我是先按照做错的题目,一个一个的整理涉及的知识点,比如第一题是马原里面的哲学派别问题,第二题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题是联系和发展等等。
2. 等到一整个模块整理完了之后,我会在教材上面按照顺序,在对应的知识点上面把自己的题号标上去,这样就可以看到每个知识点自己错的多还是少了,短板在哪儿,后续复习拔高的时候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第三轮分析真题,掌握考点和时政热点
经过前面两轮的学习,基本的知识点我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该记的也都记住了,剩下的就该用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以及让自己适应考试的难度和氛围。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随心选,中公,华图和粉笔的,事考论坛的,我都用了)
活页错题本(记录错题)
时政一本通(时政小册子)
人民日报APP(每天看新闻,让自己了解近期国家大事,科技民生)
学习任务
1. 限时做题,让自己适应考试的节奏;
2. 揣摩出题人意图,避开出题人陷阱;
3. 开始复习时政的内容。
学习安排
1. 做真题的时候,我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的,因为之前一直是做的专项,从来没有放在一起做过,所以一定要在考前不断的模拟,让自己能够适应做几道题就换一个模块的做题方式;
2. 我前期是一天一套题,做完之后分析就能分析一天。后期熟练了之后一般是一天做两套题,上午一套下午一套,其余时间用来改正错题,分析试卷,揣摩出题人出题倾向和挖坑方式,让自己少掉坑;
3. 出现的错题,我还是按照之前的错题整理的方法,一道一道的给整理好,留作后面拔高成绩的时候用;
4. 时政我也开始看了,公基一般会考近半年的时政内容,重点是近三个月,我就每天早上看那本时政小册子,能背的就背下来。然后利用零散时间刷人民日报的手机APP,记下每天最新的时政消息。
5. 每天早上复习一个章节的公基的知识点,不让自己把好不容易记住的内容再遗忘掉。
注意事业单位的考试科目比较混乱,有只考公基的,有考公基和职测的,还有考公基和作文的,所以一张真题卷子上只有公基部分是比较难找的,我就直接在某宝上搜公基真题,出来哪个我就用了哪个,用的比较杂。
,事业单位考试网里面有一个论坛,里面还有很多公基真题,我也充了个会员,给下来并且打印着做了。
第四轮的冲刺
一个星期,我基本没有再去做新题了。
备考资料
错题本(之前整理过的全部错题)
笔记本(记框架的那一个)
粉笔APP(做错的地方需要更多的题目巩固)
学习任务
1. 回忆全部知识点;
2. 解决自己的所有错题。
学习安排
1. 之前是一天回忆一个或者两个章节的公基知识点,几天,我把全部的知识点都回顾了一遍,看自己还有哪里是没有记住的,去看一遍秦叶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是公基教材;
2. 新题不再做了,我把之前做错的题目都拿出来,从头到尾的做一遍,包括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做对的题目;
3. 错第三次的题,我会去把它的知识点复习一遍,然后去粉笔APP上面做对应的习题,让自己完全掌握住这个知识点。
公基各个科目学习的一点心得
1. 法律不管是哪里的事业单位考试,法律都是必不可少也通常是占比最多的一部分。法律在学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记硬背,除了法理学,没有硬背就能做对题的说法,一定要理解理解理解!
2. 政治政治也大部分都是理解的部分,尤其是马原,如果不能理解那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很难做对题。D史部分最好是列一个时间轴,把这部分的历史和中特的发展史给结合起来记,因为考试出题的时候最喜欢把这俩结合在一起考。
3. 时政河南考时政考的比较克制,不像广东,时政就占了30%了。一般时政大部分考的是民生,科技进步(航空航天),重大会议精神,对外会议达成了什么协议,周年纪念日等等。
4. 文史文史也要列时间轴,不然光那些朝代和对应的人物就很难记了。只列中国史就行,中国史里面考的多的是古代史,近代史一般当做d史考了。
夏商周部分的宗法制,分封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汉大一统,三国两晋的世族和九品中正,唐的科举制,五代十国的纷乱,两宋文学科技的发展和耻辱,元曲,明清小说和资本主义萌芽等等,一直到虎门销烟,八国联侵华……一整个能顺下来就够了。
5. 省情地理多关注本省的地理常识,以及红色旅游景点。
6. 其他管理,公文,科技等等,大部分都是记忆的,公文只要弄明白各个文体的使用场景和格式就够了。
一个月事考,不是学霸的专属,也不是学渣的奇迹,
是一个事考人为了能上岸自己理想的岗位付出的汗水与辛劳的缩影。
如果你离事考还有一个月,请不要放弃,你永远也想象不到比你还困难的人有多拼命。
如果你打算明年再考,那就珍惜现在,每一个面临绝境,在知乎上提问短期备考要怎么做的人都是被自己逼得。
谁都想一战上岸,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现实中考个两三回才考上的比比皆是。
所以,如果你在准备事考,请珍惜现在,玩命看书吧,
我曾经是个事考人,未来还会是个考公人,我不会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