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历史之最模板(丹麦学前教育机构有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文|碎舟寒

编辑|碎舟寒


前言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学前教育是儿童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而丹麦作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儿童福利国家之一,其学前教育一直备受国际瞩目,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丹麦在学前教育又有哪些优势之处呢?


丹麦学前教育机构概况

丹麦的学前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71年,丹麦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布兰登堡幼儿园”,这也标志着丹麦的学前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

20世纪初,丹麦开始扩大学前儿童教育的规模,各地相继设立了幼儿园和托儿所。1953年,丹麦学校法规定学前教育应当作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并向所有学前儿童免费提供学前教育。

1975年后,学前教育机构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以自由和开放为核心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采用小班制教学,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

,丹麦政府不断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了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

到了21世纪,丹麦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经验不断丰富,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制度,为丹麦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丹麦教育体系与其他欧洲国家类似,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其中,幼儿教育阶段又分为托儿所(vuggestue)和幼儿园(børnehave)两个阶段。

托儿所主要接受0-2岁的幼儿,提供日托服务,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睡眠、安抚、安全性和婴幼儿食品。

与此,幼儿园则主要接受3-6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在学前教育阶段,丹麦教育注重对儿童的全面发展。

包括语言、数学、体育、音乐、艺术、自然探索、语言、社交和情感等8个方面,旨在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养成好习惯,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有趣的是,丹麦政府鼓励家长花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后的前52周内,政府每周支付相当于工资水平的90%给父母布置产假。

,幼儿园提供全天、半天或特殊服务,可根据家庭需要灵活选择。

丹麦教育体系的特点在于一是为确保所有儿童的平等机会,政府提供了普及性和免费的幼儿早期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同等的基本教育权利。

二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教育注重对儿童多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培养,着力提高整个幼儿教育领域的智商水平。2.3 学前教育机构分类及设置


丹麦学前教育机构特色

丹麦学前教育的自由发展教育理念是其独特的教育特色之一,该理念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强调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爱、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丹麦的幼儿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讲授者的角色。教师会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各种活动,例如绘画、玩具制作、音乐、舞蹈、科学探究等,帮助幼儿自由地探索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在学前教育中,丹麦的教师会注意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学习表现和成长,这有助于了解和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

自由发展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儿童个体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尊重,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该理念在推动幼儿教育的容纳性、人本主义、多元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启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关注幼儿个性化差异,注重幼儿的自我发展。

丹麦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旨在让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身体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语言方面,幼儿会通过听故事、唱歌、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活动,逐渐提高语言能力。在数学方面,幼儿会通过玩具游戏、数数、对比大小等活动,学习数学知识。

在体育方面,幼儿会通过跑步、爬绳梯、打球、跳绳等活动,锻炼身体和大运动能力。在艺术方面,幼儿会通过绘画、剪纸、手工等活动,发展艺术兴趣和创造性。

,丹麦幼儿园还注重自然环境教育,鼓励幼儿参与到与自然有关的活动中,例如种植花草、识别树叶、观察飞鸟等,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妙和规律。

,丹麦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满足了幼儿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习需求,也充分显示了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丹麦幼儿园注重家长的主体参与,的确家长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介入不仅能促进幼儿发展,还有助于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幼儿教育工作。

丹麦的幼儿园鼓励家长定期到幼儿园参观和参加活动,例如幼儿宝宝洗澡、阅读故事、郊游、庆祝节日等活动,家长可以亲身感受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状态,也可以与教育工作者交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与此,幼儿园还会定期为家长开展亲子活动,例如家庭访问和亲子工作坊等,旨在增强家长的育儿信心和技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协调和进步。

丹麦幼儿园注重家长的主体参与,这使得家庭和机构在幼儿教育中遵循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为综合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也启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应当建立互动和合作的教育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营造团队氛围和教育共同体。

丹麦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非常完善,主要分为政府管理和机构自管理两部分。

政府管理方面,主要由丹麦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联合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文件来规范和管理幼儿教育,例如《丹麦幼儿教育法》、《幼儿教育和儿童保育条例》等。

,政府还通过财政赞助、资助政策、人力资源和素质标准等措施来支持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幼儿教育服务。

机构自管理则强调幼儿园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监管,机构通过分工和协作,依据教育理念、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机构的发展和管理规划。

,幼儿园也通过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幼儿档案和评估制度、营造公开透明的机构文化等方式来优化机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幼儿发展的教育质量。

丹麦幼儿教育管理制度在政府管理和机构自管理方面都做的非常出色,保障了提供安全、健康、时尚和多元化教育服务的目标贯彻落实,也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整体水平和标准。


启示

从丹麦的自由发展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借鉴关注幼儿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活动和体验,促进他们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建立起师生共同学习、交流、探究和创造的良好关系,为幼儿提供多方位、有趣、有前途的学习体验。

注意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表现,建立科学有效完整的幼儿档案和评估机制,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精准和有效的指导。

在学前教育中,教育活动的内涵非常重要,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可以增加多元文化的元素,比如学习不同国家的音乐和舞蹈、尝试不同的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制品、介绍各类文化背景和民俗节庆等,让幼儿体验不同文化,增强认知和理解,扩大视野感知。

幼儿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增加科技教育元素,比如引导幼儿尝试玩具机器人编程、探索VR技术带来的视觉与空间感等,帮助幼儿在早期阶段培养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

环境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教育活动元素,可以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及资源回收等,展开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地球的能力培养,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增加社会实践元素,幼儿可以参与到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和集体互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集体协作和志愿服务的乐趣,加强社会适应力和互助精神。

学前教育的教育活动内涵需要不断拓展,多元素材质、激发兴趣、开拓视野并且注重实践,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最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完善,为进一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收集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以更好地服务家庭学前教育。

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体验、亲子讲座、亲子阅读等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亲子间的沟通,促进家庭教育的共同体。

家长可以成为班级志愿者,参与教学活动或组织活动等,既能够帮助老师,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还可以和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开展一些家长课堂,教育家长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如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通过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可以加强学前教育的品质、巩固幼儿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增强教育的协调性,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竺可桢,1948“幼儿教育的急迫问题”,载刘发扬著,《现代教育论丛》第3辑,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6-317页。

王志斌,2016“论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载《当代教育论丛》第4辑,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89-99页。

谢邦春,2018“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载《教育研究》第6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22-129页。

刘小翠等,2019“基于STEAM的学前教育探究”,载《科学教育与研究》第5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27-32页。

张慕青,2017“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载《教育与职业》第6期,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年,第76-80页。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END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