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之最早历史记录(探寻楼兰古迹,揭开楼
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鄯善国,并迁都扜泥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
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约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婼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前后经历了约600余年的鄯善国(楼兰国),至此灭亡。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西汉时,楼兰的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将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汉朝并没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候、开井渠、屯田积谷”,楼兰仍很兴旺。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行》)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隆重镇。,不知在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鄯善国,并迁都扜泥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
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约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婼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前后经历了约600余年的鄯善国(楼兰国),至此灭亡。
楼兰之名始见《史记》所载,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刘恒。公元前60年,属汉朝西域都护府。楼兰是西域最东边的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汉匈为争夺西域都欲控制楼兰,楼兰在汉匈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元前77年,西汉勇士、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杀楼兰王更其国名为鄯善,汉朝应鄯善之请求,派兵在其境内的伊循城内屯田。
楼兰历史
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
元封三年(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即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曾在汉朝做质子的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
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后汉政府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城--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北魏灭鄯善国,约600年鄯善国(楼兰国)至此灭亡。
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几处古城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
《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城,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城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民众南移,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的遗迹。
遗迹现状
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运河西南的中部,有3间木构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汉文文书、木简及早期粟特文和佉卢文文书,估计为衙署遗迹。其西的一组庭院,可能是宦宅邸,南边分布着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
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片废墟。
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佉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里就是楼兰古城。
古城平面近正方形,边长在330米左右,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
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年,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
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对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巴州人的骄傲。也意味着挖掘、整理、研究楼兰文化,以各种方式展示楼兰及古西域文化,巴州人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当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时代向巴州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就是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契机,以经济实力的全面增长为前提,有计划地开发楼兰及古城文化遗产。使它们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楼兰文化以新的生命。
据《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等曾多次来此盗掘。50年代后,中国学者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墙头草的政策,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
自博望侯张骞成功出使西域后,汉武帝听从张骞的建议,于是命令从票侯赵破奴率兵数万出击楼兰和姑师两国。武帝命令数受楼兰追杀、拦截的王恢辅佐赵破奴,赵破奴率七百先锋,攻破楼兰和姑师,俘虏楼兰王。汉朝的威也震慑了乌孙、大宛等西域国家。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命汉将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楼兰王。汉将奉上命斥责楼兰王,楼兰王回答说“小国夹在大国间,不两面称臣就无法自安。我愿意举国迁徙入居汉朝。”汉武帝体谅其处境,放他回国,也派遣使者通知了匈奴,以后匈奴也不甚亲近楼兰了。
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由于楼兰王子在汉朝时经常触犯刑律,被处以宫刑,不便送其回国,所以汉朝拒绝了楼兰之请。于是楼兰改立他人为王。后楼兰王又,匈奴先将楼兰质子送回国即位。汉朝遣使诏令新王入朝觐见,天子将加厚赏。楼兰王后,也是先王之妻妾、王之继母,劝说楼兰王“先王遣了两个质子入汉都不见回来,你怎么能去呢?”楼兰王听从了她的计策,于是谢绝汉使说“我新立为王,国家形势尚未稳定,愿待后年入朝拜见天子。”楼兰国的东陲紧挨汉朝边境,有一片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水草匮乏,汉朝便命楼兰负责汉使和途经汉朝商队的粮食和饮水,后来楼兰却仰仗匈奴的支持,数次出兵攻劫、袭杀汉使。楼兰王弟尉屠耆投降了汉朝后,将这些情况都报告给了汉庭。至此,楼兰彻底倒向匈奴,继续拦截攻杀汉使,成为了匈奴的耳目,致使西汉与西域诸国之间的往来交通受到了很大阻碍。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前往刺杀楼兰王。傅介子到了楼兰,骗楼兰王说汉庭对他有赏赐,于是王很高兴地与介子饮酒,酒醉后,介子和两名壮士便杀了他,显贵侍从皆四散逃走了。傅介子向众人传达汉庭的谕令“楼兰王负罪于朝廷,天子遣我来诛杀他,现在当更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新王。汉朝的队马上就能赶到,你们如果轻举妄动,不过是自己招来灭国之灾罢了!“于是傅介子便斩下楼兰王的首级归汉复命,被封为义阳侯。王弟尉屠耆被立为新王,汉朝赐宫女为夫人,也听从了新王的请求,派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在伊循这个地方屯田镇抚。此后,楼兰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扞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楼兰之战
楼兰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扼西汉通往西域的要冲。西南通扞泥、且末、小宛、精绝、于阗等国,北通车师(姑师),西北通焉耆、龟兹等,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国都为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沙漠多,水草少,以畜牧业为主,农田不多。人口1万余,胜兵二、三千。
汉武帝通西域后,想要打通前往大宛等国的路径,楼兰、姑师两国正好挡在汉使出使的路上,他们竟攻击劫掠汉使王恢等,充当匈奴耳目,向其密报汉使动向,让匈奴出兵拦截汉使,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受到很大阻碍。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从票侯赵破奴及王恢率兵数万击姑师(车师)及楼兰。姑师也多次袭杀汉使。赵破奴领700轻骑率先赶到,攻破楼兰,俘楼兰王。楼兰降服于西汉。汉武帝封王恢为浩侯。
匈奴闻楼兰降汉,遂发兵出击楼兰。楼兰不敢抵敌,只好分遣王子入质西汉与匈奴,向两面称臣。李广利征大宛时,楼兰受匈奴指使欲发兵袭取汉后队,被汉发觉。汉将正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楼兰王。楼兰王诉苦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汉武帝体谅其处境,放他回国。以后匈奴不甚亲近楼兰。
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王。楼兰国遣使来接在汉为质的王子回国即位。但汉以王子犯罪,已将其处以宫刑,不便送其回国,乃找借口,拒绝楼兰之请。于是楼兰改立他人为王。后楼兰王又,匈奴先将楼兰质子安归送回国即位。自此,楼兰倒向匈奴,继续拦截汉使。安归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西汉。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扞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其后西汉常遣吏卒在其伊循城(今新疆若羌东米兰附近)屯田,镇抚其国。并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楼兰之谜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这可以从王昌龄的《从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看出。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何非要破楼兰呢?
消失之谜
有说楼兰的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造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一击的,是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一一村子,一一家子。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徙一样,都是被迫的。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哪里去,哪里能活命,就往哪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楼兰人欲哭无泪。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梦只能是梦。而且,梦到,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亡的王国。
孔雀河与车尔臣河汇入塔里木河,经库鲁克河流入罗布泊。罗布泊是古楼兰的生命之源,罗布泊的迁移,使楼兰水源枯竭,植物亡,导致了气候恶劣,楼兰人继续留在这里只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只好弃城别走,楼兰古城也就在历史上消失。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西汉时,楼兰的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将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汉朝并没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候、开井渠、屯田积谷”,楼兰仍很兴旺。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行》)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隆重镇。,不知在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进。中国维吾尔族人爱克迪在返回原路寻找丢失的铁斧,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这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达这神秘城堡,发掘不少文物,经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时古楼兰城。
楼兰城的出现,引得各国探险家争相前往探险觅宝。
楼兰城从沙丘下被人发现了,但一个更大的谜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绿洲变成沙漠、戈壁,沙进城埋呢? 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它占地面积为10万8千多平方米。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辩;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筑,墙厚1.1米,残高2米,座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城东的土丘原是居民们拜佛的佛塔。 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我的楼兰》由刀郎作曲,苏柳作词,云朵演唱。“想问姻缘借那一根红线,深埋生命脉相连;用丝绸去润泽你的肌肤,我就在那个怀抱里缠绵”。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把遗弃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连接起来,所有的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第50至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中。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有特色、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有了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谁与美人共沙河互为一天地,谁与美人共枕夕阳长醉两千年,从未说出我是你的尘埃,但你却是我的楼兰”,歌曲将衰落的楼兰古国比喻为一位沉睡沙漠的的绝世美人,表达作者对楼兰衰落的惋惜之情,也让悠久的楼兰文化历史走入人们的视线,看清楼兰曾经美丽的容颜。
我的楼兰MV中云朵身披红白两色薄纱,赤脚走在金色戈壁滩上,微风吹动着她的长裙与秀发,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楼兰公主, 站在早已经销声匿迹的楼兰古国的遗迹上轻声吟唱着美丽的传说。 为了打造歌曲中“美人、沙河互为一天地”的效果,云朵与创作团队不远万里奔赴新疆鄯善地区的库木塔格沙漠实地取景拍摄。这支MV拍摄期正值一月,是当地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节,由于当地早晚温差很大,云朵和工作人员的情绪也随着温度的变化忽冷忽热。午后强烈的阳光直射在沙砾上,反射着大漠中独有的金黄色光芒。云朵按照导演的要求慵懒地躺在沙漠上自由地翻滚着,沙漠被晒的暖暖得,仿佛躺在了一张天然的大床上,片刻的休闲让云朵此刻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居然在拍摄的空挡躺在沙漠上睡着了。沙漠上昼夜温差相差大,黃昏时分镜头中的落日美不胜数, 拍摄现场一袭纱裙的云朵却冷的一度被冻哭。拍摄的一日气温骤降,拍摄时工作人员都穿着防寒衣,云朵却穿着薄纱在风中一遍遍按照导演要求重复着MV中的动作, 她的敬业精神令在场所有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 拍摄期间云朵几乎是带坚持工作的。她说自己很喜欢音乐, 能为音乐做一些事情就算天天工作她也乐意。 此次拍摄也让她深深的体会到面对大自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也期待《我的楼兰》MV能够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楼兰古城的魅力。《我的楼兰》充满浓郁的西域特色,神秘大气的曲风营造出诗意又深远的历史意境,云朵高亢穿透力的音色凄美深情的演绎,使歌曲十分动听震撼又吸引人心,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一直循环放不能停止。相信这首好的歌曲也会如楼兰文化一样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