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c乐队历史之最(硬核分析——如何评价周杰伦的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2www.nygn.cn考古学家

粉丝刘忠南提问如何回答、评价周杰伦的艺术之问“第一名还要怎么变”?

周杰伦在外网的发布信息


答周杰伦飘了,给自己招黑。艺术第一是中国人专属内卷思维,流行音乐称不上艺术

虽然古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的生活之中,第一名的攀比概念根深蒂固上学考试第一名二十年、上班绩效第一名三十年、抱孙子最快第一名二十年、练琴考级第一名十年......等等,都充斥着一种功利主义和攀比内卷心理,除了自嗨没有任何意义。周杰伦步入中年后,中二症状也进入了这种内卷思维。

对于泛指的艺术领域,都要内卷评个第一、第二,就是智商为负的表现。名次的前提必须要有明确的硬性指标,比如声乐的全球共用A4-440hz音域标准。而艺术的定义就是基于非硬性标准的主观思想联觉感受,也就是说艺术不具备大众的客观性,而客观性是名次的基石,所以艺术是不可能有名次,只有喜好。

反之,有主观名次的东西一定不是艺术。比如周杰伦说自己是第一,就很不艺术,和艺术没关系。你赚了多少钱,就是赚了多少钱的排名,和艺术没关系。

周杰伦所属的商业流行音乐在东方文化之中还达不到艺术的基本“非逐利”标准和主观思想深度。周杰伦在华语市场的定位更偏向于杰威尔公司的资本、商人、音乐消费产品、公司利润为基础的商业音乐。即时性的商业产品嘛,就不要碰艺术的瓷儿。流行音乐只是音乐的商业表现,但不意味着是音乐艺术的整体。

西方媒体、你我老百姓夸耀周杰伦、张惠妹是艺术家这是可以的,本质上是对周杰伦一种肯定和赞扬,但中国文化对于艺术家的定义不同于欧美的泛滥,是有品德、道德要求和非逐利标准。如果周杰伦自己说自己是艺术家,那就是有点脸部脂肪偏厚了。要命的是,周杰伦是在外网说的,这就很尴尬,在韩国人面前使劲输出,却忘了自己在华语内部的资本形象。

陈丹青的一句话艺术就是装,但周杰伦这个装的稍微有点呲,给自己招黑。即使是蔡徐坤鹿晗、踩缝纫机的加拿大电鳗都不会说自己第一名,即使他们真的是各自领域的第一名,更不会去碰艺术的瓷。啥瓷都可以碰,唯独不要碰艺术的瓷。因为在艺术领域大佬何其多,周杰伦这个业余声乐出身,业余钢琴出身的孩子,胆够肥才敢标榜艺术。

对于欧美而言,对于非国区的地区而言,没有第一名的执念,第一名没有任何的光环和噱头。这就是为什么“领奖台上,铜牌的老外如此开心,如同中了五百万。而银牌的我们运动健儿悲痛欲绝、嚎啕大哭”。

第一了又如何?何况周杰伦口中所说的“第一”,不过是全世界唱片一年的专辑销量总冠而已,这还是压了三年之后的爆发专辑,三年专辑总量可以拿一个全球一年的专辑销量总冠的人,还是有很多的火星哥、阿黛尔、霉霉、黄老板等人都可以做到。何况ACDC、平克·弗洛伊德皇后乐队滚石乐队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等真正的人类天花板音乐大佬的粉丝都没说话呢。

迈克尔杰克逊单单一张《Thriller》比周杰伦20年生涯专辑总销量都还高一倍,周杰伦口中的第一,是哪门子的第一?答案是周杰伦口中的第一,是局限在华语音乐的第一。一个世界非主流乐坛,这个世界的主流音乐即使再不想承认,也从来不是华语音乐,而是西方古典培养的欧美流行。包括周杰伦的创作知识、所谓的华流本质上也是西方古典音乐培养的作曲思维和训练。

巴赫会说自己第一吗?贝多芬会说自己第一名?三百年的巴赫、两百年的贝多芬,二十年的周杰伦。周杰伦对比于巴赫、贝多芬称得上艺术吗?可能他觉得称得上,也可能你觉得称不上,但我不管称不称得上,周杰伦的分量在艺术长河面前太轻太轻了。


周杰伦的音乐态度开始有点中年危机了;

自从结婚之后,周杰伦的音乐态度就非常奇幻,堪称一部奇幻冒险。序章游戏-英雄联盟;第一章日享一杯奶茶;第二章多种美食代言;第三章高尔夫、游艇、旅行的周游记;第四章公司-杰威尔版权盈利;第五章演唱会封闭针;终章低质量专辑;番外三个孩子。

就是,富人生活什么都有,唯独忘了自己是个歌手、创作者、音乐制作者。作为歌手,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有如下几件


1音阶开嗓;2音域练声;3节奏训练;4找声乐老师进行护嗓训练和音域拓展;

作为以钢琴为主的创作者每天做的也有如下几件


1练一练哈农跑一跑手指,保证基本功;2八度、琶音、二十四大小调音阶;3每天即兴一下存档,纪录灵感,为下一张专辑打基础;对于创作者,每天的灵感积累极为重要,那是灵魂的馈赠;4听新歌,增加审美对比;

和音乐有关需要行动、时间、坚持的基本功训练,周杰伦身上很少看到,大部分都是演唱会前几天特训一下,新专辑之前即兴抱佛脚一下。

音乐艺术的不公平在于天赋,周杰伦的作曲天赋即使是专业作曲系音乐生也少有,音乐艺术的公平就在于努力上。再五音不全的老百姓,最多5-8年的努力依旧可以达到下限水准钢琴十级,进入专业领域的大门,在高的天赋,李云迪也会从古典坠入流行和综艺。周杰伦就属于一个天赋和努力极度不匹配的状态。

步入中年,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学习的惰性,逐渐变得不想学习,逐渐丧失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的丧失,会导致人生事业追求的下降,专项知识和敏感度的下降。逐渐把自己的热爱当做一种赚钱的途径,当热爱和赚钱对等时,不差钱时就不会再有丝毫的学习进步欲望。这就是周杰伦当下最大的中年危机。

这位曾20年前的音乐翘楚,当下没有丝毫音乐进取的想法,这恰恰才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最难以改变的地方,生于忧患于安乐的道理就在此处。教育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步入中年、老年依旧保持学习能力的几率就越大。周杰伦的教育隐患也在暴露,毕竟和周杰伦同为高中学历的韩寒,也表达过人生的教育无奈。


虽然有点失望,但未来还是趣怪网希望周杰伦能够幡然醒悟;

整体而言,周杰伦依旧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音乐人,也许是《土耳其冰淇淋》的受挫让他觉得心不被认同,就我个人听感上《土耳其冰淇淋》的确不是很好听,更像是偏向于《红楼梦》式的堆料,本质上并没有《夜曲》时的惊艳。

到了他这个层次,其实完全可以一张主流专辑赚钱,一张实验性专辑尝试进步,这样口碑、人品两不误,赚钱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当下华语音乐太缺太缺实验性专辑,还是趣怪网希望周杰伦未来可以朝着实验性走一走,让大量的业余、半专业听众有一个盼头。周杰伦越发中二,就显得罗大佑的《之乎者也》越发伟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